国轩高科第三季度净利暴增1434%,创历史新高
国轩高科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单季度实现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猛增1434.42%,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惊人的利润增长主要源于公司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股份因其港股上市带来的公允价值大幅变动。
前三季度,国轩高科总营收达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总体净利润为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
01 业绩速览:表面亮眼,内涵待增
从表面数据看,国轩高科的三季报确实令人振奋。
第三季度公司营收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434.42%。
前三季度总体表现同样可观,营收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达到1.4元,同比增幅508.7%,显示出显著提升的股东回报能力。
然而,细看利润结构,反映主业真实盈利能力的扣非指标呈现另一番景象。
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仅为8537.77万元,虽然同比增长49.33%,但与近300亿元的营收和25亿元的账面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
02 奇瑞股权收益主导
国轩高科业绩“神话”源自于对奇瑞汽车的早期投资。
根据财报,对奇瑞汽车的早期投资贡献了24.38亿元的投资收益,这笔“意外之财”成为推高净利润的主要驱动力。
第三季度单季,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仅为1250.70万元,同比增长54.19%。
与21.6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形成巨大差距。
在剔除奇瑞汽车这笔投资收益后,国轩高科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显得较为孱弱。
前三季度反映公司主业真实盈利能力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不到1亿元,与近300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这一数字显得格外单薄。
03 激进扩张下的债务压力
国轩高科在主业盈利能力孱弱的情况下,产能扩张反而更加激进。
三季度末,公司总负债已达868.8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1.72%,在制造业中属于偏高水平。
截至2025年三季报,公司短期借款高达187.1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90.56亿元。
而同期货币资金只有143.77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流动比率仅为0.86,低于安全阈值1,短期偿债能力偏弱。
有息资产负债率为39.71%,且有息负债总额与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之比达24.36%,表明债务压力较高。
04 融资成本侵蚀利润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高达291.01亿元,同比增长18.07%,高于营收增速,表明成本控制面临压力。
费用方面,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总计27.45亿元,三费占营收比例9.3%,同比上升8.13%,显示费用负担加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前三季度的财务费用为10.47亿元,其中利息费用高达11.88亿元,而利息收入仅2.80亿元。
持续高企的融资成本正在不断侵蚀公司并不丰厚的利润。
另一方面,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7亿元,同比增长87.72%,现金创造能力有所改善。
05 战略布局:产能扩张与技术押注
尽管盈利能力表现不一,国轩高科的扩张步伐并未减缓。
根据财报数据,前三季度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71亿元,较上期发生额-37.89亿元进一步扩大。
在建工程规模从年初的147.99亿元激增至210.40亿元,增幅高达42.16%,显示出公司在建项目大幅增加。
2025年8月底,国轩高科连续宣布扩张产能,计划在安徽省芜湖市和南京市六合经济开发区分别建设年产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投资总额各不超40亿元。
研发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6.05亿元,变动比例为17.10%。
公司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路线上寻求突破,东兴证券研报指出,国轩高科固态电池进展稳居国内领先阵营。
---
审视这份“炸裂”的三季报,国轩高科看似迎来了高光时刻,但表面的辉煌难掩实际挑战。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轩高科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
亮眼净利润与薄弱主业盈利形成的反差,以及激进扩张与沉重债务负担的矛盾,共同构成了国轩高科的发展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