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中非推动洛比托走廊项目 恐难达成预期目标
据美国知名地缘政治分析咨询机构反映,在刚过去不久的G20峰会上,美国提出要联合中东、非洲、欧洲国家建造两条“走廊”,即“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和非洲“洛比托走廊”。尽管美国再三重申相关项目并非针对中国“一带一路”,但其实质仍是通过对冲“一带一路”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影响力竞争。
目前,由于巴以冲突,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计划暂时搁浅,预计下步美国将着力推动洛比托走廊(Lobito Corridor)的建设工作。洛比托走廊是去年5月美国提出的位于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旨在通过建设新的铁路和公路,将刚果(金)和赞比亚的矿区与安哥拉洛比托港连接起来,通过提升运输能力使非洲丰富的矿物原料更快地运到全球市场。依照美国白宫发布的公告,项目将于近期启动为期6个月的可行性研究,项目整体预计建设时间为5年,预计使用资金160亿美元,美国、欧盟、非洲开发银行、非洲金融公司、以及部分西方私营公司将对项目进行资助。美国推动洛比托走廊项目显然意在借助项目保证在当地的矿产供应链,同时与中国争夺地区影响力,但不管是项目实际建设还是影响力争夺,美国可能较难达成预期目标。
洛比托走廊项目的目标是为中非的矿产建立一条新的出口替代路线。刚果(金)与赞比亚的钴矿和锂矿通常是由矿区向南穿过津巴布韦和南非北部,最终在南非的德班港装船,但由于该路线不仅路况极差,且沿途抢劫、盗窃、动乱频发,越来越多的卡车司机选择经由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前往其它港口以避开南非北部的危险路段,由此导致运输时间往往增加至一月有余。而洛比托走廊项目一旦建成,则可以大大降低刚果(金)和赞比亚矿产出口的运输时间。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对非洲钴、锂等资源需求的上升,洛比托走廊项目对中非矿产出口愈发重要。
红色虚线为拟建的洛比托走廊铁路项目,红色实线则是目前刚果(金)与赞比亚矿物出口的公路运输线路。
融资与物流方面的困境可能造成项目进度大幅推迟。洛比托走廊项目一旦完成,将会为非洲矿产原料提供一条更快、更安全、更有效的出口路线,同时还将为刚果(金)、赞比亚和安哥拉三国的跨国贸易和旅游业带来更多商业机会。但是一方面项目融资仍处于初期阶段,尽管各出资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但并未就具体的出资比例和资金结构达成共识,未来项目很可能面临融资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项目沿途经过大量非洲农村地区,不仅运输建筑材料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而且还面临着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外界普遍认为洛比托走廊项目很难在2030年之前完工,项目最终完工很可能要比预期推迟数年时间。
尽管有利于保证矿产供应,但项目很难对中国的地区影响力造成较大冲击。未来洛比托走廊项目的成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美国与中非地方政府在获得采矿合同方面的谈判地位,同时也有助于美国加强与安哥拉的国家关系,但是一方面洛比托走廊并不会改变中国的采矿权,中国仍是当地最大的矿产开采方,中国的矿产供应链不仅不会受到冲击,甚至可能会因运输效率的提升而受益;另一方面中国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存在长达数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美国很难依靠个别项目的建设取代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