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筑央企海外业务梳理总结

一带一路智库   2024-01-31 14:09:07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央企纷纷公告了自己2023年的经营状况。其中境外业务新签合同数字很好看,了不得。

中国建筑,境外1755亿,同比增长15.42%

中国铁建,境外2528.45亿,同比-18.38%

中国中铁,境外1998.9亿,同比增长8.7%

中国交建,境外2951.26亿,同比增长42.45%

中国电建,境外2151.73亿,同比增长11.87%

中国能建,境外2807.31亿,同比增长18.07%

中国中冶,境外630.7亿,同比增长43.2%

中国化学,境外1006.06亿,同比增长165.48%

以上累计:15829.41亿。(月平均签约1319亿)

以上除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之外都是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化学自称海外“飞跃式突破”,中国中冶被媒体称为“破纪录”、“爆发式增长”;中国交建被媒体称作境外业务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展现了其境外业务能力的强大爆发力........

商务部公布的2023年1-11月工程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1251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折合1777.2亿美元, 同比下降9.2%)。以上简单推断仅去年12月,各大建筑央企的签约总额在3311亿左右。如果大家的签约都保持本月进度的话,那么全年就能有39732亿的签约,这将是一个多么可喜的局面啊。全球四处萧条,风景这边独好!真好!

2023年建筑央企海外业务梳理总结

图片

中国八大建筑央企分别是:中国建筑★在房屋建筑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尤其擅长超高层建筑,被誉为“房建王”,并在基础设施业务方面表现强劲。中国中铁★专注于铁路建设,参与了大部分中国铁路的建设工作,包括高铁、普铁和城轨等。中国铁建★:在高原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建设领域处于行业领导地位。中国交建★:擅长水运、港口机械、疏浚船舶、盾构设备、筑路机械等重大装备制造,并在中国的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电建★ 擅长水利电力工程,提供了国内几乎所有水电站的建设和维护服务。中国能建★:在能源电力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方面表现出色,其业绩在八大建筑央企中涨幅最大。中冶集团★: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之一,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中国化学★:在建筑工程、环境治理、工艺工程技术开发、勘察、设计及服务领域一枝独秀。

这些企业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有着显著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实力,共同构成了中国基建行业的核心力量。

八大建筑央企实力排行第八名:中国化学营收:1584.37亿元中国化学业务覆盖建筑工程、环境治理、工艺工程技术开发等服务。通过持续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多个工程领域的全过程服务和产业运营、资本运营,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第七名:中国能建营收:3663.93亿元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是一家为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等行业提供发展方案和服务的综合性特大型集团公司,连续9年进入世界500强,业务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六名:中国电建营收:5726.13亿元中国电建现拥有员工18万人,业务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的引领者,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骨干力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龙头企业。第五名:中冶集团营收:5926.69亿元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冶集团)是中国特大型企业集团,是新中国最早一支钢铁工业建设力量,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主力军。第四名:中国交建营收:7202.75亿元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等,为客户提供投资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一体化服务。第三名:中国铁建营收:10963.13亿元中国铁建是全球最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39,公司业务涵盖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等,经营范围遍及全国以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二名:中国中铁营收:11543.58亿元中国中铁是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等和其他新兴业务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全球最大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中国中铁连续17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22年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34位。第一名:中国建筑营收:20550.52亿元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拥有上市公司8家,二级控股子公司100余家。

以下内容可能会出现市场面、基本面、估值、技术面等相关内容等,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投资建议,相关数据以公司公告及机构研报内容为准。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图片

1. “一带一路”催化建筑板块行情,带来超额收益

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历经四个重要阶段。“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2015 年,集中事件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顶层设计规划的出台,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配套资金平台的建立;

第二、三阶段主要集中于 2017、2019 年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重要事件包括中国与众 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合同。

第四阶段:2023 年预计举办第三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十周年”蓄力再前行。

“一带一路”相关主题事件催化建筑板块行情,均取得显著超额收益。以八大建筑央企和四大国际工程公司作为标的池构建等权重指数,基期设为 2012/12/31(与一 带一路指数相同),发现八大建筑和四大国际工程央企指数与一带一路指数的走势高度相关且弹性更大。2013 年以来,“一带一路”顶层设计出台、峰会举行等主题事件催化八大建筑及四大国际工程央企指数出现 4 轮明显行情,且每轮均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1)第一轮行情(2013.9-2015.6):第一轮行情受一带一路顶层设计阶段主题事件 的催化,叠加 2014-2015 年上半年期间央行连续降息降准迎来的牛市,区间内一带一路指数最大累计涨跌幅为 249.08%,八大建筑及四大国际工程央企指数最大累计涨跌幅 为 326.33%,较沪深 300 的超额收益高达 219.01%。

2)第二轮行情(2016.8-2017.5):此轮行情始于 2016 年 8 月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座谈会的举办,在 2017 年 5 月首届峰会举办后结束,区间内一带一路指数、八大建筑及四大国际工程央企指数最大累计涨跌幅分别为 159.82%、215.52%,较沪深 300的超额收益高达120.41%、176.11%。

3)第三轮行情(2018.8-2019.4):此轮行情主要受 2019 年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 路峰会论坛影响,区间内一带一路指数、八大建筑及四大国际工程央企指数最大累计涨 跌幅分别为 125.08%、133.48%,较沪深 300 的超额收益分别为 51.42%、59.82%。

4)第四轮行情(2022.11-至今):此区间主要因为一带一路十周年来临及预计 2023 年将举行第三届峰会等原因,迎来一轮短暂的主题行情,截至 2023/9/28,区间内一带一路指数、八大建筑及四大国际工程央企指数最大累计涨跌幅分别为 190.90%、196.53%,较沪深 300 的超额收益分别为 129.87%、135.50%。

图片

2. 八大建筑央企及四大国际工程公司海外业务总结

2.1 订单端:海外新签订单同步受益“一带一路”战略发展

从订单端看,海外新签订单受“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大,第三届峰会背景下订单有 望回暖。“一带一路”沿线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建设加快,新建基础设施建设缺口大;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老旧,普遍存在更新升级的必要,所以整体基建工程需求较大。八大央企及四大国际工程公司的海外新签合同额受“一带一路” 峰会论坛及配套政策落地、疫情爆发、国际形势变化等重大事件影响。主要分为以下阶段:

1)“一带一路”顶层设计提出阶段(2013 下半年-2015 年):2014-2015 年国家围 绕“一带一路”集中出台了多项倡议及规划设计,并成立亚投行、丝路基金等资金支持平台,其中大型建筑央企及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作为“走出去”的排头兵优先受益,2015 年八大建筑央企及三家代表性国际工程公司海外新签合同额的平均增速高达 32.6%,其中中国建筑、中国中冶、中国化学、中材国际增长较快,2015 年海外新签订单额同比分别为37.2%、140.9%、31.5%、31.3%。

2)首届“一带一路”峰会举办阶段(2016 下半年-2017 上半年):2017 年 5 月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围绕倡议下的国际多双边合作不断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较为旺盛,大型建筑央企凭借较强的技术、管理和融资能力占据明显竞争优势,2016、2017 年八 大建筑央企及三家代表性国际工程公司的海外新签合同额平均增速分别为 29.9%、10.9%,其中 2016 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冶、中国交建、中国化学、中工国际的海外新增业务表现亮眼,海外新签订单额同比分别为 49.6%、25.0%、39.5%、43.17%、87.7%、41.7%;2017 年中国建筑、中国能建、中材国际也在海外订单端发力,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74.8%、14.4%、24.7%。

3)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国际形势变化阶段(2018 年):2018 年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突出,国际经济的发展速度减缓、各国债务负担加重,叠加部分国家财政困难和政局不稳等因素,国际资本避险情绪增强,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提高加大海外业务风险,2018 年八大建筑央企及三家国际工程公司的海外新签合同额平均增速为 3.1%,较 2017 年下降 7.8 个 pct,整体海外业务开拓速度放缓。

4)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举办阶段(2019 年):2019 年 4 月举办的第二届“一 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丰硕,继续明确以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重点。2019 年,又有 16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截至 2019 年底总数已超过 200 份,商签范围由亚欧地区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平洋、西欧等相关国家。“一带一路”朋友圈扩大、倡议的深化落实加快了我国建筑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2019 年八大建筑央企及三家国际工程公司的海外新签合同额平均增 速为 28.6%,相较 2018 年得到较强修复,其中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 化学的海外新签订单增速分别高达 21.6%、106.8%、23.15%、171.1%,大型建筑央企及国际承包商海外业务有所回暖。

5)疫情全球化阶段(2020-2022 年):2020 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的全球化爆发,各国不得不采取封国断航 、停工停产等各种措施来应对挑战,阻碍资本、人员、物资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从而加大建筑企业的海外工程承包难度;而且从融资角度看,疫情下政府税收大幅下降,而各国政府在公共卫生、失业救济、社会保障、补贴拨款等方面支出却不断飙升,导致政府债务急剧增加。以共建“一带一路”亚洲国家为例,2020 年,大部分国家中央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增加明显,其进而导致部分“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动力不足。2020/2021/2022 年八大建筑央企及三家国际工程公司的海外新签合同额平均增速分别 为 7.1%/2.1%/2.8%,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增速低点。

6)后疫情时代及第三届“一带一路”峰会阶段(2022 年底至今):2023Q2 八大建 筑央企及三家国际工程公司的海外新签合同额累计同比均值为 30.0%,中国交建/中国电 建 / 中国能建 / 中材国际 / 中钢国际的海外累计新签合同额分别同增 22.2%/56.5%/11.28%/152.99%/95.8%,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在全球疫情管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建筑企业的国际工程业务最坏的阶段大概率已经过去,同时考虑到海外国家在新冠以来陆续推出了系列经济刺激计划,海外基建需求有望在疫情缓和后复苏,叠加今 年系“一带一路”十周年以及预计第三届国际峰会论坛的举办,后续海外工程业务板块 的需求有望显著提升。

2.2 收入端:海外收入释放一般滞后于订单落地 1-2 年

从收入端看,一般海外业务营收增长滞后于新签订单 1-2 年,在“一带一路”峰 会举办后的年份集中释放。复盘 2014-2022 年八大建筑央企和三大国际工程央企的境 外营收同比增速与新签订单同比的趋势,可以发现在前两届“一带一路”峰会论坛举办时境外订单增速达到高位后的 1-2 年,建筑央企及国际工程企业的境外营收增长相应释放,且营收同比增速的波动幅度小于新签合同增速。具体从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交建和中国铁建的境外新签订单同比增速与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来看,订单领先的趋势较为明显。随着订单端的复苏、合同逐步落地,建筑央企及国际工程企业的业绩有望实现弹性向上。

2.3 盈利端:海外毛利率整体低于国内,但差距有望缩小

从盈利端看,建筑企业海外业务毛利率水平整体低于国内,疫情防控缓解后差距有 望缩小。2022 年八大建筑央企和四大国际工程公司的平均境外毛利率为 10.3%,低于境内毛利率 1.8 个 pct,除中国中冶、中国化学等企业由于可利用境外较为廉价的能源矿产资源及境内外业务结构存在差异从而境外毛利率较高,大部分建筑企业由于海外较高的用工、用料及运输成本,境外业务盈利能力低于国内水平。2016 年以来由于“一带一路”政策助力建筑企业承包较高合同金额的海外业务、降低海外融资成本等原因,八大建筑央企和四大国际工程公司境外业务平均毛利率持续提升,于 2019 年达到 14.0%,反超境内毛利率 2.2 个 pct。而 2020 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全球流行,各国人员出入境和设备物资供应受阻,部分企业海外在建项目停产停工,合同履约风险加大、成本提高,2020 年起八大建筑央企和四大国际工程公司境外业务平均毛利率不断下降,与境内毛利率水平差距先缩小后扩大。2022 年八大建筑央企和四大国际工程公司的境外业务平均毛利率水平同比下降 1.1 个 pct,相比 2021 年同比下降 1.5 个 pct 得到边际改善。随着海外疫情影响的不断减弱,国际工程业务的履约难度将逐渐降低,盈利水平提升可期,与境内差距有望缩小。

人民币汇率贬值利好建筑行业,驱动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区别于国内建造项目,汇 率波动是影响境外工程业务盈利水平的重要要素,由于建筑企业签订境外合同以美元结算为主,人民币汇率贬值会通过抬高收入端提升工程毛利率,还会导致外币存量资产大于负债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汇兑净收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净利率水平。在 2016 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幅提升、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背景下,八大建筑和四大国际工程央企的汇兑净收益均值大幅提升、转负为正,分别达到 6.19、4.67 亿元,进而抵减财务费用、提高企业净利润。海外订单收入占比较高的建筑企业对汇率变动更为敏感。以中工国际为例,2022 年中工国际境外收入占比为 49.6%,其中汇兑净收益占当期净利润的 122.8%,大幅影响其盈利水平。

2.4 现金流量端:海外业务现金流情况较好

垫资情况是衡量建筑企业资金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我们通过“垫资杠杆”这一指标来衡量公司的垫资水平,具体指标计算方法为:上下游客户以“应收账款及应付票据”、 “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预付账款”、“存货”、“合同资产”等形式占用公司的 资金,同时公司本身通过“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合同负债”等形式占用上下游的现金流,两者相减得到公司的垫资水平,将垫资水平除以营业收入,得到公司的垫资杠杆。以北方国际为例,2022 年公司垫资杠杆为 15.9%,即要得到 1 亿元的收入,需要垫资 0.159 亿元。

海外项目的垫资情况较为健康。为了更好地衡量海外现金流的垫资情况,选取海外收入比例较高的四大国际工程企业,纵向分析境外营收占比处于高低点的年份公司 的垫资杠杆大小,从而侧面验证海外业务的垫资情况。结果表明在四大国际工程企业平均境外收入占比较高的年份,其垫资杠杆较低,2015 年四大国际工程企业的平均境外 收入占比较高(75.9%),当年的平均垫资杠杆为-24.1%,即不仅未垫资反而占用了上 下游的资金;而 2022 年四大国际工程企业的平均境外收入处于低位(44.5%),当年的平均垫资杠杆也处于历年高点,为 8.6%。境外收入占比水平与垫资杠杆水平呈反向关系说明海外业务的垫资情况较为健康,其中北方国际、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的趋势较为明显。

海外订单确认谨慎、预付比例高,现金流情况较好。由于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的汇率 风险、国别安全及法律风险等,建筑企业对海外订单的确认更加谨慎,通常只有海外业主提供信用资金基本到位或收到第一笔预付款后才能确认生效,相比于国内项目较低的预付款比例或公司先垫资,海外合同的预付款比例一般在 10-30%,所以一般境外业务的预收账款额较高、经营性现金流情况较好。对比 2013-2022 年四大国际工程公司的平均境外营收占比和平均收现比,发现其境外营收占比较高的年份收现比也较高。2022 年四大国际工程公司的平均境外营收占比为 44.6%,较 2021 年增加 9.7 个 pct,当年收现比的均值也同比提高了 4.7 个 pct。以中工国际为例,2022 年其境外营收占比提升 17.2 个 pct,当年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也由负转正,增加 6.66 亿元。

大型建筑企业通过多样化措施降低海外现金流风险,推动境外业务高质量发展。目 前国内大型建筑企业已通过多种方式降低海外业务风险,主要包括:1)增加现汇项目规模,将现金流指标纳入管控范围。在开发海外业务上也要以现汇项目优先、谨慎投资;2)产融结合促进资金回流,注重控制海外现金流风险;3)做好前期评估,“危地不往, 乱地不去”,杜绝业绩冲动。4)提升属地化管理水平,增大属地国用工比例。降低企业的外汇支出压力,缩短前期劳务外派的周期,并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图片

3. 恰逢“一带一路”十周年,2023 年建筑板块海外业务可期

2018 年国际形势变化、2020 年新冠疫情全球流行给国际工程形成较大冲击。2018 年在国际贸易增速放缓、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低迷、全球债务水平持续提高和金融市场动荡等多因素影响下,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额增速探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为 2418 亿美元,同比下降 8.8%;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 16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0.3%。2020 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不仅带来全球经济的衰退更加剧了国际工程履约风险,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 2555 亿美元,同比下降 1.8%;完成营业额 1559 亿美元,同比下降 9.8%,出现近十年来首次下滑。

疫情防控常态化及“一带一路”十周年背景下,2023 年建筑板块海外业务可期。2023 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10 周年,今年以来,政府已部署多项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相关重点工作。比如,新年伊始便与菲律宾续签、土库曼斯坦签署共建“一 带一路”谅解备忘录;6/7 月又分别与阿根廷、洪都拉斯、毛里塔尼亚、格鲁吉亚等新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规划/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拓展对外朋友圈;并举办中国中亚峰会、中巴经济走廊会议等突出国际合作应进一步提质增效,坚持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截至 2023 年 6 月,中国已经同 152 个国家和 32 个国际组织签署 200 余份共建 “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从对外承包工程情况来看,2023 年 1-6 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 签合同额 946.7 亿美元,同比下降 8.6%,较 1-5 月降幅收窄 0.4 个pct;业务完成额 707.3 亿美元,同比略增 0.1%。预计后续随着国际疫情管控常态化及“一带一路”十 周年主题性相关政策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峰会推动,建筑板块海外新签订单及项目进度有望提速。

2023 年以来海外订单势头向好,建筑企业海外业务复苏态势明显。2023H1 七大建筑央企及三大国际工程企业境外新签合同额平均同比增速达到 30.0%(北方国际、中国中冶未披露 2023 年境外新签订单数据),海外订单的较高速增长也验证了景气度改善。其中部分国际工程企业复苏态势较为显著,中材国际、中钢国际 2023H1 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分别高达 153.0%、95.8%,实现海外订单新高,国际板块开拓加速;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 2023H1 的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也分别达到 22.2%、56.5%、11.3%, 整体订单势头向好。订单作为业绩的领先指标,后续建筑央企及国际工程企业有望受益于订单的持续落地,加上疫情缓解后履约难度降低,从而实现较高的海外业务收入弹性。

图片

4. “一带一路”重点标的海外业务梳理

4.1 中国交建:海外新签订单增长,毛利率与国内差距收窄

2022 年中国交建海外新签订单占比 14.1%、海外收入占比 13.7%。由于响应“一 带一路”政策、率先部署,公司境外业务于 2016-2017 年迎来高峰,2016 年境外新签合同额同增 43.2%、2017 年境外营收同增 35.3%,2017 年境外营收占比达到最高水平 24.5%。但 2018 年以后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叠加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境外业务增速放 缓,2018-2022 年境外营收 CAGR 仅为 0.8%,2022 年境外营收占比也降至 13.7%。2022 全年/2023H1 公司境外新签订单额分别同增 0.4%/22.2%,呈现复苏态势,后续随 着订单的持续推进,海外业务板块有望提速。2022 年中国交建海外毛利率为 10.1%、国内毛利率为11.9%。整体上看,2008-2019 年公司境内外业务毛利率水平的差距较小,但 2020 年起由于全球疫情增加大宗商品、海运等成本,境外业务毛利率降至9.3%,为历年低位;2022年境外业务毛利率为10.1%,略低于境内业务 1.9 个 pct,差距较 2021 年收窄 0.4 个 pct。

图片

4.2 中国中铁:海外开拓稳中向好,毛利率有所改善

2022 年中国中铁海外新签订单占比为 6.1%、海外收入占比为 5.1%。2022 年公司 境外业务收入 584.4 亿元,同增 6.7%,境外收入占比为 5.1%。2022 全年公司境外新 签业务合同额 1837.8 亿元,同比增长达到 21.1%,境外新签占比为 6.1%;2023H1 境 外新签合同额为 843.6 亿元,同增 5.7%,整体海外业务拓展稳中向好。

2022 年中国中铁海外毛利率为 8.4%、国内毛利率为 10.1%。公司自 2015 年以来 境外业务板块毛利率水平整体较为稳定,2018、2020 年略有下降,2022 年境外业务毛 利率为 8.4%,与境内业务毛利率的差距较 2021 年收窄 0.63 个 pct,后续随着海外业务履约成本下降、一带一路配套政策支持,海外板块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图片

4.3 中国铁建:海外营收增长较快,盈利端波动较大

2022年中国铁建海外新签订单占比 9.4%、海外收入占比 4.9%。2022 年公司实现 境外营收540.8 亿元,同增 15.1%;境外营收占比 4.9%,较 2021 年占比增加 0.3 个 pct;公司近五年来海外业务增长较快,2018-2022 年境外业务营收 CAGR 为 11.1%。从订单端看,2022 全年/2023 H1 公司境外新签订单额分别同比+19.0%/ -23.0%,2022 年海外新签订单占比为 9.4%,高于海外收入占比,后续有望通过业绩落地拉动海外业 务占比提升。2022 年中国铁建海外毛利率为 7.7%、国内毛利率为 10.2%。公司整体海外业务盈 利水平波动较大,境外业务毛利率水平在 2018 年达到峰值 13.3%后下滑较快,在 2022 年降至 7.7%,低于境内 2.5 个 pct,较 2021 年与境内业务毛利率差距拉大 2.2 个 pct。

图片4.4 中国建筑:海外业务有所回暖,短期盈利能力承压

2022 年中国建筑海外新签订单占比 4.3%、海外收入占比为 5.3%。2022 年公司实 现境外业务营业收入1079.68 亿元,同比增长 20.9%;境外营收占比 5.3%,相比 2021 年占比增加0.5个 pct。2013-2022年公司境外业务营收 CAGR 为 12.1%,规模接近翻三倍。从订单端看,自 2017 年(首届一带一路峰会举办)公司境外建筑业务的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速高达 77.5%后,2018-2022 年整体境外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 CAGR 为-0.6%,2022 全年/2023H1 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分别同比+0.2%/+7.7%,海外业务有所回暖。2022 年中国建筑海外毛利率为 5.1%、国内毛利率为 10.8%。2022 年公司实现境 外业务毛利55.54亿元,同比降低35.3%。近年来由于海外疫情影响、国际工程竞争加剧,公司境外业务的毛利率波动也较大,2022 年境外业务毛利率低于境内 5.7 个 pct, 短期盈利能力承压。

4.5 中国化学:海外营收增长较快,新签订单出现下滑

2022 年中国化学海外新签订单占比为 12.8%、海外收入占比为 21.6%。2022 年公 司实现境外业务营业收入 339.2 亿元,同比增长 20.5%;境外营收占比 21.6%,较 2021 年占比增加 1.0 个 pct;公司海外收入增速从 2020 年开始提速,2020-2022 年营收CAGR为 18.4%。从订单端看,公司的境外新签订单自 2019 年迎来爆发以来,2020-2022 年增长较为乏力且略有下滑,2022 全年/2023H1 公司境外新签订单额分别同比 -23.7%/-4.8%。2022 年中国化学海外毛利率为 9.6%、国内毛利率为 9.3%。公司整体海外毛利率水平波动较大且呈现一定的周期性,2022 年公司境外毛利率水平较 2021 年提高 0.5 个 pct,且高于当年境内毛利率水平 0.3 个 pct。

4.6 中国电建:海外业务较稳健,盈利能力不及国内

2022 年中国电建海外新签订单占比为 19.1%、海外收入占比为13.1%。2022 年公 司实现境外业务营业收入748.24亿元,同比下降2.2%;境外营收占比 13.1%,相比 2021 年占比减少2.0个 pct。2013-2022 年境外业务营收 CAGR 为 8.1%,海外业务稳步提升。从订单端看,2022 全年/2023 H1 公司境外新签订单额分别同比+17.11%/ +56.5%,业务增长势头较好。2022 年中国建筑海外毛利率为 9.5%、国内毛利率为 12.5%。公司 2017-2020 年 境外业务毛利率水平在 13-14%,与境内毛利率相差不大,而 2020 年后由于疫情对全球物流运输、原材料供应等影响,境外毛利率从 2020 年的 13.9%下降至 2022 年的9.51%,短期盈利能力受抑。

4.7 中国能建:海外订单提速,盈利端逐渐修复

2022 年中国能建海外新签订单占比为 22.9%、海外收入占比为 12.8%。2022 年公 司实现境外业务营业收入 467.8 亿元,同比增长 1.1%;境外营收占比 12.8%,较2021年占比下降 1.6 个 pct。从订单端看,2022 全年/2023H1 公司境外新签订单额分别同比+10.4%/ +11.3%,2022 年海外新签订单占比为 22.9%,高于海外收入占比,整体订单 端增长势头较好。2022 年中国能建海外毛利率为 10.4%、国内毛利率为 12.7%。公司境外业务盈利 能力有所提升,2022 年海外毛利率水平提升至 10.4%,低于国内 2.3 个 pct,差距较 2021 年缩小 4.0 个 pct。

4.8 中国中冶:海外业务加速修复,毛利率水平好于国内

2022 年中国中冶海外业务收入同增 14.4%,海外收入占比 3.9%。受 “一带一路” 顶层设计提出以及筹备首届峰会等事件的推动,公司海外收入自 2016 年开始高速增长,2016-2019 年 CAGR 达到 22.9%,2020 年由于疫情影响海外营收大幅下滑,同比下降 22.6%,2021、2022 年海外市场板块得到加速修复,2022 年公司实现境外业务营业收 入 230.0 亿元,同比增长 14.4%。2022 年中国中冶海外毛利率为 16.2%、国内毛利率为 9.4%。公司 2018-2020 年 境外业务毛利率水平保持较高位,好于国内水平,2022 年海外毛利率为 16.2%,高于境内 6.8 个 pct。2022 年中国中冶境外业务的毛利占比为 6.5%,高于营收占比 3.9%, 海外业绩的实现对利润端的边际贡献高于国内业务。

4.9 中钢国际:海外业务景气度回升,海外新签高增

2022 年中钢国际海外新签订单占比为 37.0%、海外收入占比为 28.8%。公司的海 外营收在 2014-2017 年期间创新高,2013-2017 年 CAGR 高达 91.3%,规模增长近 12 倍;但自 2018 后在国际形势影响下公司海外营收较为停滞,2018-2021 年 CAGR 为 -9.8%,整体有所下滑;而 2022 年海外业务景气度回升,实现海外业务营业收入 53.97 亿元,同比增长 128.9%;海外营收占比 28.8%,较 2021 年占比增加 14.0 个 pct。从 订单端看,2020-2022 年境外新签订单额有所下降,2022 全年/2023 H1 公司境外新签 订单额分别同比-16.5%/+95.8%,今年来海外订单修复速度较快。2022 年中钢国际海外毛利率为 6.6%、国内毛利率为 10.4%。公司整体海外业务的 毛利率水平在 2018 年达到高位后逐步下降、2022 年有所回升,2022 年海外业务毛利 率较 2021 年增加 0.6 个 pct,仍低于国内 3.8 个 pct。

4.10 中材国际:业绩加速修复,海外订单逐步兑现

2022 年中材国际海外新签订单占比为 47.0%、海外收入占比为 43.1%。2022 年公 司实现境外业务营业收入 166.4 亿元,同比增长 25.3%;境外营收占比 43.1%,较 2021 年占比增加 6.2 个 pct;公司境外营收自 2020 年疫情下滑后修复速度较快,2020-2022年营收 CAGR 为 17.8%。从订单端看,2019-2022 年境外新签订单稳步增长,2022 全 年/2023H1 公司境外新签订单额分别同比+3.5%/+153.0%,后续海外业绩有望受益于订 单兑现持续增长。2022 年中材国际海外毛利率为 17.3%、国内毛利率为 16.5%。公司整体海外毛利率水平在 2018 年达到高位后逐步回落,2020-2022 年逐步提升至 17.3%,2022 年境 外毛利率较 2021 年提高 0.6 个 pct,且高于当年境内毛利率水平 0.8 个 pct。

4.11 北方国际:海外业务营收、毛利均稳中有升

2022 年北方国际海外营收同增 4.5%、海外收入占比为 56.3%。2022 年公司的境 外业务营收为 65.1 亿元,同增 4.5%,境外业务营收占比较去年增加 2.8 个 pct,海外 市场业绩在 2021 年有所下滑后重新发力。2022 年北方国际海外毛利率为 14.4%、国内毛利率为 12.5%。2022 年公司境外业务的毛利率水平较去年提升了 0.8 个 pct,且高于同年境内毛利率 1.9 个 pct。拉长时间 维度看,2006-2022 年公司境外业务的毛利率水平较为稳定,且总体呈现提升态势。

4.12 中工国际:海外业务营收高增,毛利率承压

2022 年中工国际海外新签订单占比为 65.4%、海外收入占比为 49.6%。2022 年公 司的境外营收为 48.2 亿元,同比增长 72.1%,海外营收占比49.6%,较 2021 年占比 增加 17.2 个 pct,海外业务完成额实现高增长。从订单端看,2022 年/2023 H1 公司境外新签订单额分别同比-3.3%/-24.2%,海外新签合同额有所下滑。2022 年中工国际海外毛利率为 8.3%、国内毛利率为 19.4%。公司境外业务的毛利 率水平自 2020 年起受国际疫情影响下滑较快,从 2019 年的 26.5%降至 2022 年的 6.6%,从高于国内业务毛利率水平 8.4 个 pct 到低于 11.1 个 pct,海外业务毛利率承压。

阅读3256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