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扬帆出海” 东南亚成为产能转移热土
近年来,中国化工企业纷纷加速海外扩张的步伐,特别是在2023年之后,这一趋势愈发明显。其中,东南亚地区更是成为了中国化工企业出海产能的首选目的地,占比超过60%。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中国化工企业为何选择出海、为何青睐东南亚,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多家化工企业东南亚布局加速
近年来,众多中国化工企业在东南亚地区展开布局。2024年9月23日,中国化学旗下华陆公司与六公司携手,在越南河内签署了30万吨丙烷脱氢制聚丙烯(PDH/PP)项目的EPCC总承包合同。而就在前一日,神马股份在泰国的2万吨/年尼龙66差异化纤维项目(一期)正式开工。更早前的9月21日,福斯特宣布将广东胶膜项目的募集资金3亿元调整至泰国胶膜项目,该项目位于泰国春武里省,计划于2025年竣工。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金发科技在越南的子公司于2024年7月正式投产,其改性塑料海外设计年产能达31万吨。涤纶长丝行业的两大巨头桐昆股份与新凤鸣则于2023年6月宣布,投资86.24亿美元在印尼启动北加炼化一体化项目。此外,赛轮轮胎也在柬埔寨投资22.5亿建厂,预计年产能可达12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
为何纷纷出海?
中国化工企业选择出海,背后有着多重考量。
贸易限制:近年来,欧美国家对中国相关行业加征高额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涉及光伏产业、轮胎、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例如,欧盟决定对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6.3%的反补贴税,美国政府也宣布对中国多类商品大幅加征关税,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等。在这样的贸易环境下,中国化工企业通过扩充海外产能来规避贸易壁垒,显得尤为必要。
产能过剩:中国化工产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尤其是新兴产业如光伏太阳能产业。通过全球化战略,将部分过剩产能转向海外市场,可以应对国内需求不足及技术迭代挑战。
产业转型升级:扩充海外产能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它有助于中国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同时承接低端制造业产业链,提高落后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
为何选择东南亚?
东南亚地区之所以成为中国化工企业的出海首选,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产成本较低:自2013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大幅上涨,与越南、泰国或马来西亚等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且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贸易环境优越:东南亚国家与欧美贸易没有限制,且参与了多项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如RCEP、CPTPP和《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协定为东南亚国家出口产品提供了关税优惠,有利于中国化工企业开拓欧美市场。
产业链完善:东南亚国家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丰富的生产经验,特别是在汽车供应链方面。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基础为中国化工企业融入区域绿色产业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地理位置优越: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接壤或相邻,便于化工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此外,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海运、陆运等物流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的推进,不仅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面临的挑战
尽管东南亚成为中国化工企业出海的战略高地,但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核心管理人才短缺、文化差异与语言障碍、法律法规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工程建设标准不同等。
中国化工企业“扬帆出海”的征程充满机遇与挑战。通过深入了解出海动因、东南亚地区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中国化工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海外市场的稳步拓展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