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南亚出台多项政策打击转口贸易
近期美国及中国重要转口地东南亚纷纷出台多项政策打击转口贸易。
美国启用全新原产地核查系统,严打中国商品借道东南亚国家转口避税行为。越南、新加坡、泰等国配合行动,建立监测机制并加强原产地证书审核。
美国:利用大数据、AI,实时监控全球货物
4月15日,美国海关正式启用全新升级的原产地核查体系,其中措施之一是,建立一套全新的全球货物追踪系统,旨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全球货物的运输路径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通过第三国转运出口美国的规避关税的行为。
该法案可谓是史上最严,惩罚措施包括:
1.关税欺诈最高可判20年
2.供应链全链路申报,一颗螺丝钉都要写明“从哪来”
3.一旦查出转口,不只是企业罚,连国也连坐,整国暂停出口
4.罚款是逃税额的300%,还要追溯10年利润
据悉,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已被列为首批重点监控国家。如果该法案获得通过,经第三国简单加工将不再被视为“原产地转换”,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可能会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这一变革被普遍视为针对转口贸易的精准打击。过去外贸行业及跨境电商虽面临零星监管挑战,但整体尚存操作空间;而此次规则调整以近乎严苛的审查标准,直接冲击传统贸易路径。
越南承诺:建立“中国商品转口监测系统”
越南承诺加强原产地管理,打击通过越南中转至美国的中国商品,包括建立“中国商品转口监测系统”,试点阶段自2025年Q3开始。越南总理范明政要求越南工贸部牵头制定“供应链追溯系统”建设方案,以应对美方对货物原产地的关切。
泰国:加强对42种产品原产地证书审核
泰国外贸厅厅长披塔表示,近期发现有42种产品存在冒领泰国原产地证书、规避美欧高关税的情况,为此,泰国外贸厅已经加严审核流程,生产商必须通过审核后才能申请原产地证书。据悉,这42类产品主要包括:蜂蜜、钢管、无缝钢管、水槽、铝膜、硬盘、钢制接头、木柜、电动马达和发电机、自行车、玻璃纤维、电动自行车变速器、锯齿刀片、冰箱等。
新加坡:不会容忍利用新加坡来规避出口管制的行为
新加坡海关发布通告称,新加坡不会容忍其它国家的任何企业,利用与新加坡的关联来规避其它国家的出口管制,并特别注明这适用于新加坡所有的贸易伙伴!
纺织品判定案例
经越南剪裁缝制的窗帘--未获得原产地身份
背景:某公司向美国海关请求对“白色薄纱窗帘板(Sheer Window Curtain Panel White)” 的原产国进行裁定。该窗帘由100% 回收非纹理聚酯薄纱机织面料制成,尺寸60×84英寸,四边卷边,边缘衬里为 100% 回收聚酯平纹机织面料,有挂钩和鸡眼扣两种款式,零售以单品形式出售。其生产流程涉及中国和越南,在中国完成面料织造、漂白、染色及衬里制作后运往越南,在越南进行裁剪、缝制、整理、折叠、包装后出口美国。
裁定情况:CBP最终裁定本案窗帘的原产地为中国。CBP认定,在中国完成的织造和染色工序使窗帘面料获得了原产地属性,而越南的后续裁剪缝制并不足以根据美国《联邦法规》第19篇102部分第21条(19 CFR § 102.21)改变原产地。简单来说,中国是赋予该商品实质特征的主要生产地。CBP在裁定中明确了适用于此类纺织品的判定逻辑:对于像窗帘这类在一国织造布料、在另一国仅组装的产品,布料的制造国是原产地,除非另一国进行了法规要求的复杂整理工艺才能取代之。
分析与启示:此案凸显了美国原产地认定规则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除一般认定标准外,美国对部分商品,如纺织和服装产品、汽车、农产品和政府采购等均有单独的规定。此案需适用美国关于纺织和服装产品原产地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