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海的必然考量
按:在当前我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目标瞄向海外市场。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4年1-8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789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以美元计为1109.9亿美元,增长10.6%)。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676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6692.4亿元人民币 ,增长14.3%(以美元计为940.9亿美元,增长12.4%)。相信还有很多企业正在准备或者考虑对外投资,本文将借鉴日本20世纪90年代经济背景下企业出海的形势,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出海的必要性和机遇,希望能为中资企业出海决策提供参考。
01 前车之鉴—日本企业出海
20世纪7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逐渐升级,日本对欧美国家出口占比在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出口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美国开始以政治手段对日本各个产业施加限制,日本被迫采取“自愿出口管制”等措施安抚美国,但仍然无法避免贸易战的全面打响 。
20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和股票“双泡沫”破裂,经济陷入长达30年的衰退和通缩。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企业选择了大举“走出去”,到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成本更低的亚洲国家投资建厂,这既缓解了企业在国内的成本压力,也帮助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产业转移。
在这一时期,日本企业出海初露端倪,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
1980年代初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占GDP比重约为1.7%
90年代初这一比例迅速提升到了6.5%
从1990年到2021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占GDP的比例进一步达到40%左右 ,日本外贸企业海外子公司营收占比由1997年的37.5%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70%,几乎翻了一番 。
我们以日本著名车企丰田汽车出海前后业务量进行对比,通过以下表格可以直观地看出丰田汽车在不同阶段业务量的变化趋势,即随着时间推移和出海业务的发展,其销量不断增长,海外市场在其业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丰田汽车的出海战略促进了销量的提升和全球品牌的建立,使其成为名列全球前茅的车企。
02 全球经济新特征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与90年代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特征包括:
1. 数字经济主导:技术创新重塑传统商业模式
2. 供应链重构:疫情后各国推动供应多元化
3. 产业格局调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新兴市场加速升级
4. 金融环境变化: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市场波动加大
03 中日企业出海背景对比
目前中国企业出海的背景与当年日本企业出海的历史背景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当下的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形势更为复杂,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关注的相似点:
一、贸易摩擦
日本当时主要面临日美双方贸易摩擦,美国通过各种手段限制日本产品出口,迫使日本企业出海建厂来规避贸易壁垒 ;
如今,中国经济在全球化逆流、技术封锁等外部压力下,面临余日本当年相似的贸易摩擦环境,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等,中国企业为了降低贸易摩擦带来的损失以及为了应对全球化逆流与多边技术限制,有动力出海拓展其他海外市场。
二、内需市场特点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内需市场消费与投资沉沦,居民消费支出减少,企业投资需求下降;
中国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后,目前也面临着内需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来消化产能和实现进一步增长。
三、成本压力来源
日本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增大,促使其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亚洲国家投资建厂;
中国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同时环保标准提高、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一些企业考虑到成本更低的海外地区布局生产基地。
四、产业升级需求
日本在经济衰退期间,传统优势制造业基础扎实,但也需要顺应产业升级需求,将部分产业向海外转移,同时在国内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
中国目前也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向外转移,而国内则聚焦于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通过出海可以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04中企出海的必要性
在当前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出海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出海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拓展市场空间
当前,国内市场逐渐饱和,竞争激烈,出海可以让企业进入新的海外市场,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这些地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旺盛,且相对来说市场竞争程度较低。中国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成本等优势在这些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而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实现销售增长和利润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降低经营成本
如前文所述,国内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上升,企业可以通过在海外寻找成本更低的生产要素,如在东南亚设立工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材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三、规避贸易风险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单一市场的贸易风险增大,通过出海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企业可以分散风险,降低因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政策变化、市场波动等因素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确保企业的稳定经营 。
四、获取技术与资源
海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技术、管理经验、品牌等方面具有优势,中国企业出海可以通过投资并购、合作等方式,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获取海外的优质资源,保障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等。
五、提升产业链话语权
中国是全球工厂,拥有庞大的生产基础设施和完整的产业链。出海企业可以利用国内供应链体系的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中形成更强大的话语权,更好地把握市场和客户需求,提高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六、充分利用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为支持企业出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发展。2023年11月,央行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强调了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完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
2024年6月,商务部、税务总局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明确支持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发展,拓展新的贸易增长点,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借展出海”;
2024年7月,商务部等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点强调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为企业更好“走出去”提供保险保障。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鼓励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序参与境外项目。所有政策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降低了企业出海的风险和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