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企出海洞察:东南亚仍是中企出海第一站

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   2025-01-04 15:07:48

2024年,“出海”成为中国企业关注的热门词汇,中国企业加速走向海外。数据显示,2024年企业出海的注册增速显著,出海企业数量增长了23%;2024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6.1%,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19.5%。

对比近几年中国企业“要不要出海、出海去哪里”。2024年,中国企业更关注出海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出海”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高端化、智能化、软硬实力兼备等方向,产业上下游服务供应商为“出海”企业提供营销、技术、支付、物流等各类服务。从传统制造业到互联网科技,从消费品到高端服务,中国企业不断向海外扩展,通过技术创新、本地化运营和品牌建设,赢得国际市场的青睐。

2024|中企出海

东南亚仍是第一站

东南亚由于其人口潜力(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年轻化程度高)、经济潜力(GDP增速快、中产阶层崛起)、数字化潜力(智能设备普及、互联网基建完善)、地缘战略(东盟共同经济体)等因素,是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之地。

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除了业务出海外,还有很多企业会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作为海外全球总部进行布局。基于国际化、法治、金融、税收等核心优势,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为海外总部,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优化运营并规避关税壁垒,帮助企业从产品、管理到资本的全球化布局。

此外,欧美市场商业环境成熟度高,消费市场规模大,技术和创新环境优渥,与中国企业的产业有互补性。但对东南亚市场,欧美面临残酷的竞争环境和高昂的运营成本,近几年日益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所导致的壁垒高筑,无疑加重出海企业成本负担及不确定性。因此,选择欧美市场除了考虑战略重要性、市场规模及潜力,更需要评估企业产品在成熟市场是否有竞争力及核心优势。

此外,近年来大热的中东地区也是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考量。中东地区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人口规模大且年轻化程度高(3.3亿人口中超过50%是30岁以下年轻人)、经济增长有潜力且购买力强(海湾六国人均GDP超两万美元)、产业结构转型带来机会。中东地区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政策扶持区域。近几年中东逐步开放并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企业在中东的投资和合作涉及能源、云计算、物流、电商、游戏等多个领域。但文化和宗教复杂多元、地缘政治不稳定、基建设施落后等因素带来挑战,极其考验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本地化能力。

综合而言,东南亚凭借低成本、高效率、低关税的“黄金三角”优势,吸引了大量中企布局。尤其是在RCEP框架下,东盟作为中国产业链的延伸地,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还通过地缘优势缩短了运输周期,成为中企出海的首选区域。出海不是单选题,而是平衡收益与风险的艺术。中企以东南亚为中心,辐射“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东、中亚、欧洲、北非、南美,积极应对北美市场压力。这种多元化布局,既是对风险的规避,也是对收益的追求。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图|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关丹

2025|中国企业出海趋势

从近海到深海迈进

在全球经济加速演中国企业出海正呈现出六大关键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反映了中企海外战略的转型升级,也预示着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角色将发生深刻变化:

① 出海方向,从近海到深海,再到远洋

中国企业出海的目的地选择正经历着显著变化,从初期的“近海”市场逐渐向“深海”乃至“远洋”迈进。“近海”东南亚,企业依托地理接近、文化差异小、运输便利、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且产业结构互补性强的优势,将东南亚作为“连接器” 国家,避开贸易壁垒,转口至欧美。

②价值升维,从制造出海到技术创新出海

中国企业出海正从传统制造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型,逐步实现价值升维,“技术换市场”出海。

③出海深度,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

中国企业出海从最初的“哪里容易去哪里”的 “走出去”,逐步向融入当地市场实现本土化运营,甚至向占据领先地位,引领当地市场发展,成为市场标准制定者。

④组织能力,正开启从本土团队到全球组织的进化

随着全球化深入,中国企业的组织架构正从本土团队向全球化组织进化。企业通过建立全球研发网络、区域总部和供应链体系,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协同效率。

⑤战略升级,长期布局、主动出海

2025年,更多中国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供应链重构主动布局全球市场,进行战略出海、转型出海和主动出海应对各种挑战。

640?wx_fmt=png&from=appmsg

2025|中国企业出海

征途在前 稳健为先

在国际化浪潮下,中国企业出海从“可选题”逐步成为“必选题”,从“卖向全球”到“扎根全球”高质量发展。

第一,制定合理出海战略。从宏观上把握好企业出海发展路径,选择适合自身的出海模式和目的地,充分调研当地政策与市场环境,理解和分析当地消费者需求,以应对市场竞争。

第二,提高合规性问题防范意识。注意防范包括知识产权、海外用工、汇兑管制、税务、法务等在内的多方面合规性风险,注意相关政策变化,跟踪最新执法案例。定期开展合规审查,提高风险合规意识,并加强合规落地措施,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第三,加强本地化运营和跨文化管理,中国企业出海需要,加强了解本土文化习俗,精准定位用户群体,洞察需求变化,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同时需要建立跨文化意识,保持文化敏感度。

第四,打造自身产业链价值链优势。一方面,出海企业应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协同合作关系,有机整合生产、物流和交易等环节,提高市场渗透率;另一方面,一部分受到地缘政治制约,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企业应精准把握当地政策要求,通过加快布局海外全产业链等方式提高国际市场占比。

第五,提前进行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产品未动,商标先行”,中国企业应提前进行海外的商标权、专利权等的注册与维护,避免被侵权后,因侵权所在国利益保护等情况造成无法维权,从而导致巨大商业损失。同时,加强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加大对企业自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力度,完善相关团队建设。

3463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