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设集团获得“西门子项目”24亿承包工程订单

工业软件产业圈   2025-04-15 11:36:01

近日,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设集团)与尼日利亚联邦政府电力公司(FGN Power)签署价值3.28亿美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的工程总承包及融资协议(EPC&F),标志着由西门子主导的“总统电力倡议”(PPI,又称“西门子项目”)进入核心实施阶段。这一项目不仅是尼日利亚电力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企深度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缩影。

640?wx_fmt=png&from=appmsg

电力短缺与破局路径

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长期面临电力供应不足的挑战。全国约2亿人口中,仅56%能接入电网,且供电稳定性堪忧。此次“西门子项目”由德国西门子能源与尼政府于2018年共同发起,目标分三阶段将全国电网运营能力从当前的4.5吉瓦(GW)提升至25 GW。当前启动的第一阶段聚焦输电网络改造,中设集团将主导建设330千伏和132千伏输电线路,总长度544公里,预计新增7140兆瓦(MW)负荷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签约建立在“试点阶段”成果之上。据尼电力部长阿德巴约·阿德劳布透露,项目前期已部署数十台变压器及变电站设备,覆盖奥凯内(Okene)、阿穆克佩(Amukpe)等关键节点,输电能力提升超700 MW。FGN Power总经理肯尼·安努埃进一步表示,试点工程完成度已达85%,剩余部分将于未来数月投入运营。

640?wx_fmt=jpeg

技术协同与战略互补

中设集团与西门子的合作被视为项目的关键推动力。根据协议,中设集团负责输电线路的“棕地改造”(现有设施升级)和“绿地建设”(新建工程),而西门子则依托其在智能电网领域的经验提供技术支持。这种分工既发挥中设集团在大型基建项目中的工程总包优势——其在尼日利亚已建成奥莫托肖火电、宗格鲁水电站等9个能源项目,又整合了西门子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形成从发电到输电的闭环升级。

尼政府特别强调,项目采用“两批次优先推进”策略,首批涵盖7条棕地线路和10条绿地线路,旨在避免电网容量闲置。阿德劳布指出,输电网络如同“电力动脉”,升级后将直接缓解工商业与居民用电瓶颈。此外,中设集团母公司国机集团副总裁李晓雨提到,公司在尼业务涵盖能源、农业、基建等领域,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此次合作进一步巩固了中尼产业链协同效应。

640?wx_fmt=png&from=appmsg

经济影响与长期愿景

从短期看,该项目有望改善尼日利亚电网稳定性。当前,尼日均停电次数高达4次,制造业因电力短缺每年损失约290亿美元。输电网络扩容后,电力输送效率提升或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10%-15%。长期而言,“西门子项目”若顺利推进至第三阶段(25 GW),尼日利亚有望成为西非区域电力枢纽,甚至向邻国出口电力。

然而,项目成功仍需克服多重挑战。尼日利亚电网老化率超过40%,部分地区安全局势动荡可能影响工程进度。此外,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尼电力行业每年因技术损耗和盗电导致的损失高达14亿美元,如何通过技术与管理手段降低此类损失,将是下一阶段焦点。

中设集团此次斩获的24亿订单,不仅是单一合同的胜利,更折射出新兴市场对跨国产能合作的需求。通过整合中国基建能力与欧洲技术标准,“西门子项目”为尼日利亚探索了一条兼顾效率与可持续性的能源改革路径。若项目顺利落地,或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电力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范式。正如阿德劳布所言:“我们正在打破过去的障碍,建设一个属于21世纪的电力系统。”这一愿景的实现,将深刻影响尼日利亚的经济转型与区域能源格局。

阅读3868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