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争夺战:吉尔吉斯斯坦的多向生死棋

陕西地矿科技产业   2025-04-17 19:15:02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在全球对稀土金属的狂热背景下,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正围绕国家自然资源展开一场“多向博弈”。简单来说,政府的策略是:无论政治立场或所属阵营,欢迎所有投资者参与矿产开发——关键在于谁能率先入场、启动开采并给出最优条件。

表面看,这不过是“生意归生意”。但近年来全球局势表明,旧经济规则正在崩塌,贸易日益与政治和地缘博弈交织。因此,即便看似“单纯”的交易,也可能暗藏风险。

中亚与欧盟:漂亮话与骨感现实

4月初,首届“中亚-欧盟”峰会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欧盟高层悉数到场,包括对俄态度强硬的冯德莱恩和卡拉斯。扎帕罗夫在演讲中重点强调:

  • 深化中亚国家间合作

  • 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厘清边界

  • 推动三方峰会

他还提及“与欧盟经贸联系稳步增长”:

  • 过去4年对欧贸易额增长2.4倍

  • 进口额增2.6倍

  • 出口额增1.5倍

扎帕罗夫将此归功于欧盟市场开放和优惠制度,称吉国借此进入27国市场。但实际数据仍显单薄——相比吉国在欧亚经济联盟(EAEU)框架内及对华贸易规模,欧盟份额并不突出。

向欧洲投资者抛橄榄枝

扎帕罗夫邀请欧盟参与坎巴拉京斯卡娅水电站1号等水电项目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并提议:“吉尔吉斯斯坦拥有大量稀有贵金属资源,建议以单独伙伴关系或‘路线图’形式开展合作,类似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协议。”

他还支持欧盟投资100亿欧元建设中亚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打造“跨里海走廊”——这一项目将成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与中国铁路网的竞争对手。但如此“多向押注”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元素周期表仓库”的困境

苏联时期,吉尔吉斯斯坦就被视为“天然资源库”——几乎拥有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包括钻石和铀。但复杂山地地形与生态风险(河流污染、牧场威胁)导致开采成本高昂。

苏联仅开发了易开采的金、铀和建材资源,其余留给“未来”。如今,曾支撑航天工业的制造业体系几近消失——工厂或被洗劫,或被拆作废铁。政府不得不押注采矿业。

但问题重重:开采常引发与牧民冲突——对当地人而言,牧场远比矿坑重要。

阅读3111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