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与美国秘谈“矿产换安全”协议

陕西地矿科技产业   2025-04-27 16:32:14

刚果民主共和国(DRC)与美国秘密谈判的“矿产换安全”协议近日引发激烈争议。当地活动人士警告称,这一协议可能损害国家主权,尤其在当前美国调整对非外交政策、强化关键矿产争夺的背景下,更显敏感。

矿产富国成地缘博弈焦点

刚果(金)拥有全球60%的钴资源及大量锂、铜等矿产,这些资源对全球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然而,该国东部局势动荡,M23等反叛组织在卢旺达、乌干达(均为美国长期安全伙伴)的支持下持续作乱。联合国数据显示,刚果(金)境内流离失所者已超690万,创历史新高。

“为何刚果(金)要向加剧我们动荡的国家求助?”刚果分析师坎巴勒·穆萨武利质疑道,“这份协议无关帮助刚果,而是为了保障美国利益。”

暗箱操作遭炮轰:议会竟被排除在外

协议谈判过程极不透明,既未征求刚果议会意见,也未让民间组织参与,引发违宪争议。戈马宪法学者内莉·姆班古强调:“矿产资源属于刚果(金)人民,总统无权随意交易。绕过议会已违背民主原则。”刚果(金)宪法规定,自然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但重大交易需接受公众监督。活动人士警告,缺乏透明度可能导致协议未来面临法律挑战。

黑水公司创始人卷入争议

协议谈判由争议人物埃里克·普林斯(黑水公司创始人)牵线,进一步加剧担忧。黑水公司曾因2007年伊拉克尼苏尔广场屠杀事件臭名昭著,被视作私营军事暴力的象征。刚果(金)民间组织LUCHA成员斯图尔特·穆欣多直言:“让私营军事承包商掌控矿产是对人民的背叛。”普林斯此前在阿富汗、索马里推行类似模式,但收效甚微。

美国对非政策转向:资源争夺还是主权支持?

分析指出,美国此举旨在通过控制刚果(金)矿产,抗衡中国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乔治城大学非洲政策专家阿米莉亚·摩根博士表示:“美国需要钴、锂实现绿色经济目标,但这种协议令人质疑:美国究竟在支持非洲主权,还是换汤不换药地掠夺资源?”

萨赫勒地区的启示:自主方能破局

与此同时,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等萨赫勒国家正通过资源国有化、驱逐西方驻军争取真正主权。穆萨武利呼吁:“刚果(金)应借鉴这些国家——主权不是别人施舍的,要靠自己争取。”

活动人士警告,若忽视民众参与,这份协议非但无法带来承诺的安全与经济利益,反而可能点燃新冲突。“刚果(金)的未来不应抵押给私营公司或外国势力,”穆欣多强调,“若人民无权决定土地与矿产,和平将永远遥不可及。”

阅读1078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