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正式冲刺港股IPO,拟募资加速海外产能布局

   2025-07-02 17:12:40

6月30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由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据公告显示,公司已于同日刊发申请资料,但强调该发行“尚需满足多项条件,并需综合考虑市场情况以及其他因素方可实施”。
这是继2009年登陆深圳创业板后,这家锂电池平台公司再次进军国际资本市场。招股书披露,此次H股发行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匈牙利动力电池项目建设及马来西亚储能项目第三期建设,加速其全球化产能布局。
储能电池业务表现亮眼
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作为全球锂电池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公司已形成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的全面布局。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公司2024年实现总收入486亿元,毛利润达84.65亿元。其中储能电池业务表现最为亮眼,2024年贡献收入190.2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升至39.1%,毛利率达14.7%,超越动力电池成为业绩增长的主引擎。
2024年,公司储能电池销量达50.4GWh,同比大增91.6%,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12.7GWh,较2024年同期增长80.5%。
根据能源咨询机构InfoLink数据,亿纬锂能储能电芯出货量已位居全球第二。
截至2024年,公司消费电池年出货量达21亿只,动力及储能电池总出货量达80.7GWh。
市场前景方面,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显示,全球锂电池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 消费电池出货量将从2025年的217亿只增至2029年的551亿只,年复合增长率26.2%
- 动力电池总出货量预计以26.7%的年复合增长率,从2025年的1,376.4GWh增至2029年的3,548.3GWh
- 储能电池出货量将按23.1%的复合年增长率,由2025年的479.2GWh增长至2029年的1,101.3GWh
国际化产能布局加速
此次IPO募资的主要投向清晰体现了亿纬锂能的全球化战略。匈牙利工厂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投产,规划产能30GWh,将主要生产46系列大圆柱动力电池,瞄准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
马来西亚项目第三期设计年产能约38GWh,计划于2025至2026年间启动建设,重点生产储能电池产品,建设周期预计不超过2.5年。
亿纬锂能的马来西亚布局早已展开。2023年8月,公司“国际化圆柱电池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式动工,主要生产用于电动工具和电动两轮车的圆柱电池,目前已具备年产6.8亿只圆柱电池产能。
6月27日,亿纬锂能再度宣布重大投资决策:全资孙公司将在马来西亚投建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总投资额不超过86.54亿元。该项目位于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市,建设用地规模约48公顷。
公司表示,在马来西亚建设储能电池项目将“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储能配套需求”,并“降低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带来的损失”。
国内重大项目同步落地
国际化布局加速的同时,亿纬锂能国内重大项目也取得关键进展。
6月30日,亿纬锂能沈阳系统集成工厂正式投产、领航工程试产及锂电池寒区应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辽宁省委书记郝鹏、省长王新伟等领导出席仪式。
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是首个落地辽宁的新能源电池项目,填补了沈阳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空白。
此次投产的沈阳系统工厂是东北地区首座同时具备动力、储能系统生产能力的工厂,将全面实施数字化3.0制造管理系统。同日成立的锂电池寒区应用研究中心将重点研发适配寒区极端条件下的新型电池材料与技术。
“相关技术突破后将极大促进东北等寒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亿纬锂能表示。
随着匈牙利30GWh动力电池工厂和马来西亚38GWh储能电池项目的建设,亿纬锂能正加速打造全球供应链网络。海外产能布局不仅为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提供缓冲,更将直接对接欧洲和亚太市场。
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今年已在马来西亚投资近200亿元,占该国电池相关外资投资的60%以上。亿纬锂能86亿加码马来西亚,将借助当地丰富的镍、锰矿产资源和政策优势,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随着沈阳基地投产和寒区电池研究中心成立,亿纬锂能同步深耕国内市场,填补东北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空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阅读2290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