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矿业配套到投资,电建、交建、中铁新思路
近日,中国电建旗下的水电国际公司签订了几内亚KEBO铝土矿TELIMELE MADINADIAN地区采矿运输项目合同,合同金额约为50.63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中资工程企业在“基建+矿产资源”方向上的探索已经初现成效。电建、交建、中铁等头部建筑央企正积极跨越传统EPC的界限,向上游的矿产勘探开采和下游的物流运输延伸,从单一建设企业向“建设+运营”甚至“建设+投资”的复合型服务商转型。
中国电建和中国交建的思路较为相似,都是从最拿手的领域(电力/港口码头)切入矿业产业链,之后逐步尝试投资,并与业主积极互动、长期绑定。
中国电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发电和输配电领域的设计施工项目:
而中国交建在矿业领域的经营,除工程公司自行承接的项目外,也与平台公司的专长高度相关。我们在此以中国港湾为例:
2024年6月,中国港湾中标秘鲁秘铁公司新建码头EPC项目。项目业主为首钢秘铁股份有限公司,工期为38个月。
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新建一座30万吨级凸堤式矿石码头;新建连接栈桥191米,拓宽改造防波堤729米;新建12座靠船墩和系缆墩,以及配套的矿石产品装卸工艺设备,码头供电、给排水及消防系统、通风除尘等系统。
这是中国港湾的常用策略之一:与矿企大客户深度接触,为其在当地市场、其他国别市场拓展矿业相关业务奠定基础。
同时,在几内亚力拓西芒杜铁矿项目里,中国港湾已经做到了“以资源换基建”。
几内亚力拓西芒杜矿产项目储量超20亿吨,铁品位高达66%-67%,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战略意义的铁矿项目之一。
西芒杜项目的3、4号区块由Simfer公司持有,中国港湾对Simfer持股00.99875%。
自2022年西芒杜港口建设工作启动以来,中国港湾陆续获得了港口EPC1包、EPC2包、EPC3包、进港航道与港池疏浚包,一航局、湖南建投、一公局五公司等工程公司也因此获得了相应的建设工作,真正做到了以矿产投资拉动基建。
得益于几内亚西芒杜项目的良好合作基础(宝武是该项目最大的中企股东),2024年7月,中国港湾与宝武资源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运营领域开展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资源共享、互惠互助、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董事长出席仪式见证签约,并就全面深化战略合作进行座谈交流。
与以上两大企业有所不同,中国中铁选择了“两条腿走路”:
1、工程公司的矿建项目。
与其他几家建筑类央企类似,中铁旗下公司参与海外矿建也较为活跃,主要代表有中铁一局、二局、八局、九局、十局等等,在矿产的勘探、开采、选矿厂建设、尾矿处理等方面均有所建树。
2、中铁资源的投资项目。
早在2007年12月,中铁资源就宣布成立,并专注矿产资源开发,目前在海外拥有刚果(金)华刚铜钴矿、绿纱铜钴矿、MKM铜钴矿,蒙古国乌兰铅锌矿4座矿山。在建筑类央企纷纷试图从海外矿业产业分一杯羹的今天,成立近20年的中铁资源早已手握核心资产,牢牢掌握关键上游资源。
华刚铜钴矿由华刚矿业持有。华刚矿业是由中铁资源、中国电建、浙江华友钴业、刚果(金)矿业总公司Gecamines组建的合资公司,中方企业共持股68%。
2024年1月,刚果方面与华刚矿业达成新的协议:由中国中铁、中国电建等向刚果(金)投资7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每年向刚果支付1.2%的特许权使用费,以此确保68%的股权不变。
无论是根据专长寻找矿业配套设施建设机遇,还是主动投资潜力矿山,通过深度绑定矿产资源,中资工程企业不仅能够有效对冲传统建筑业的周期性风险,还能开辟出更具持续性的收入来源——企业已经不再是等待业主发包的被动方,而是能够主动创造项目、深度参与资源价值链分配的核心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