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矿业大地震!全面暂停+强制退场
一纸公文,全国矿产项目审批瞬间冻结。
老挝总理办公室近日向全国各省部级机构下发重磅通知:即日起,全面暂停审议全国范围内所有新矿产项目,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震动整个矿业圈。
老挝矿业按下“暂停键”,剑指何处?
这份由总理办公室主任布瓦孔·纳马冯签署的文件,措辞严厉,要求即刻执行:
所有新矿,全面“冰封”:无论金属矿、非金属矿还是石材矿(仅国内自用建筑石料除外),从签署谅解备忘录(MOU)阶段开始,只要尚未获得有效特许权证书的项目,一律暂停审议。已过期特许证项目、正在谈判项目、各部委在审项目、已上报项目均被视作“新项目”,难逃禁令。
建筑石材,严控“口子”:唯一保留活口的建筑石材开采,也面临严苛限制——开采面积不得超过10平方公里,且必须由在当地建厂并进行成品加工的企业实施。工贸部需联合公共工程部制定详细的开采清单和年度计划。
存量项目,“清退”在即:暂停期内,当局将重点清理现有项目。对未履行义务、长期无进展的“僵尸”项目,直接亮红牌——撤销许可!同时研究追缴欠款,手段堪称强硬。
“五五分成”铁律,重塑利益格局
通知中一句关键表述,揭示了政策转向的核心驱动:“就矿产项目而言,利益分享原则是根据实际开采和生产的产品价值,各占一半(即50:50)”。这直接剑指过往合作中可能存在的“贪婪”和“成本高估”问题。文件更明确指出,将审查并改进现有立法,确保“国家获得最大利益”。
风暴来袭,中资矿企首当其冲
老挝矿产资源丰富,一直是中资企业投资的热土。此次全国性暂停审批+存量项目大清洗,无异于一场行业大地震:
新项目彻底“断流”:计划入场者,戛然而止。
存量项目“生死劫”:效率低下、未能履行义务(如环保、社区责任、缴税)的项目,将被无情清退。
成本与分成高压:“五五分成”原则的严格执行,叠加更严苛的监管,将显著挤压利润空间,挑战项目经济可行性。
风暴眼中的静默博弈
老挝政府此举,意在彻底整顿矿业秩序,确保国家资源收益最大化。这背后是对过往粗放开发模式的反思,也是对资源主权与经济利益的强力宣示。
对于深耕老挝矿业的中资企业而言,寒冬已至。 是及时调整、合规求生,还是黯然退场?这场由国家意志主导的矿业洗牌,结局将很快揭晓。风暴过后,谁能留下?
资源主权觉醒,全球矿业投资逻辑正在被改写。
老挝的“暂停键”,按下的不仅是一个产业的节奏,更是新兴市场国家寻求资源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