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号核心技术护航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载客运营

中国通号   2025-10-09 18:18:11

10月8日,中国通号深度参与建设的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段正式载客运营,标志着这条连接中东欧的现代化铁路干线塞尔维亚境内段全线开通,实现中国通号自主知识产权ETCS-L2列控系统在欧洲的首次应用,为“一带一路”中欧互联互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640?wx_fmt=jpeg#imgIndex=2

核心技术实现中欧标准深度融合

640?wx_fmt=jpeg#imgIndex=6

640?wx_fmt=jpeg#imgIndex=7

匈塞铁路作为中国高铁进入欧洲市场的首个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点跨境基建工程,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长约183.1公里,沿途设22座车站,设计最高时速达200公里。这条承载中欧互联互通使命的铁路干线,全线采用中国通号自主研发的ETCS-L2级列控系统核心装备。面对中欧铁路技术标准差异大、互联互通场景复杂的挑战,深入开展兼容欧洲ETCS标准的系统方案研究,聚焦列车控制核心技术,通过搭建海外首个ETCS-L2实验平台,融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共享等前沿技术,采用国内外协同验证模式,实现车地设备及地面核心系统在复杂工况下的全流程模拟验证,为设备研发与工程落地提供坚实支撑。同时,项目团队将欧洲测试规范与中国工程经验有机结合,经欧洲第三方严格验收,顺利获得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认证。

匠心铸就跨境铁路建设典范

640?wx_fmt=jpeg#imgIndex=11

640?wx_fmt=jpeg#imgIndex=12

从项目启动到塞尔维亚段全线贯通,中国通号建设者历时八载,以专业精神与不懈坚守,生动谱写了中欧合作的新篇章。2022年3月,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率先开通运营,为后续建设积累宝贵经验。在推进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段建设过程中,中国通号项目部联合各中方参建单位,紧密协同、高效配合,成功克服既有线接入复杂度高、新设备调试难度大、跨境接口互联标准不一等系列全新挑战。同时,秉持“对标欧标、彰显中国工艺”理念,在分析当地施工工序、验收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详尽的作业指导书,将中国高铁成熟施工标准与欧洲规范深度融合。现场线缆布放采用可自由组装新式走线架,布线、配线采用“直齐圆柔 平顺分明”的通号工艺八法,凭借优质工艺赢得业主与监理的一致认可。

640?wx_fmt=jpeg#imgIndex=13

640?wx_fmt=jpeg#imgIndex=14

在全线贯通的关键阶段,提前制定开通保障计划和关键事项检查表,系统性开展全线设备摸排检查,组织骨干力量驻守调度中心、枢纽站场等核心区域,科学调度、实时保障,全力护航线路顺利通车,助力塞尔维亚境内段实现全线贯通。

运营效率彰显中国技术实力

640?wx_fmt=jpeg#imgIndex=18

图片来源网络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开通后,运输效率实现质的飞跃。贝尔格莱德至苏博蒂察的铁路旅行时间从原来的5小时大幅缩短至1小时19分钟,极大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和通勤效率。这一突破不仅改变了塞尔维亚北部的交通路网格局,也使铁路运输在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中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体验列车后,高度评价中国企业的卓越表现,这一认可充分彰显中国通号核心技术装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的成功运营,是中国通号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这条承载着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服务的现代化铁路,不仅为中东欧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更成为中欧互联互通的生动实践。未来,中国通号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深化国际合作,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

阅读1511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