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海风迎来新增长!政府出台未来10年招标路线图,涵盖海上风电(固定式、漂浮式)+陆上风电!
本周一(2025年10月27日)上午,韩国气候能源环境部长金成焕表示:“为了解决韩国政府风电产业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讨论制定到2030年、最长到2035年的长期风电招投标路线图的方案。此举将被纳入今年年底韩国政府计划发布的风电产业发展综合计划中”。
长期以来,包括风电整机、塔架和下部基础结构在内的韩国风电行业企业强烈要求政府制定详细的政府招投标计划,以减少业务不确定性并制定长期投资计划。韩国风电行业普遍认为,仅凭韩国政府每年1~2次、长期规划容量模糊不清的海上风电招投标公告就大笔投资搭建产能很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
进入海上风电大型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韩国本土整机商着手开发容量15~20兆瓦的大型机组从而与进口机组展开竞争,必须制定未来5到10年的长期投资计划,而这要求韩国政府必须明确未来数年每年的招标数量的中长期招投标计划。
迄今为止,韩国政府唯一正式公布的招标计划是2024年8月由产业通商资源部(现改名为:产业资源部)发布的《海上风电招标路线图》(해상풍력 경쟁입찰 로드맵)。该路线图的有效期也将于2026年上半年到期。
当时,韩国政府宣布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之前举行3~4轮海上风电项目20年长期PPA招标,将韩国风电装机容量扩大至7至8吉瓦(GW)。
但是,韩国风电行业企业普遍认为,上述路线图并不足以推动企业制定长期投资计划。此外,该路线图也未将陆上风电招投标计划一并列入。对此,韩国风电产业企业强烈要求韩国政府提供至少至2030年的招投标计划。
面对韩国风电行业企业的强烈诉求,韩国政府计划于近期新公布的风电招标路线图将同时涵盖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此外,还将包括扩大于今年上半年刚刚首次举行第一次招标的“公共主体主导海风项目”。
此外,韩国政府近期也正在考虑将此前仅限于固定式海上风电项目的公共主导20年长期PPA招标机制扩大到陆上和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风电长期长期发展综合规划还将包括加强风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支持措施:基础设施部分将包括扩建海上风电安装专用港口(风电母港)和专用安装船舶(WTIV)的措施。
海上风电场安装港专门用于组装、储存和运输大型海上风电机组部件,包括:机舱、叶片、塔架和基础结构。与陆上风电场不同,海上风电的海上现场组装非常困难,因此,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方式是在风电母港组装部件,然后将其装载到专用船只上运输。
目前,木浦新港(参见下图)是韩国国内唯一具备海上风电设备安装能力的港口。气候变化部正在与海洋水产部协商,探讨将仁川、群山、保宁、海南和蔚山等地的港口开发为专用海上风电港的方案。
海上风电安装船是将组装好的部件最终安装到现场所需的专用船舶。目前,韩国现代制铁集团建造的“现代Frontier”号和韩国本土开发商明云产业开发从中国正力海工处购买的“韩山1号”(原名“顺一1600”)号是韩国境内“唯二”的海上风电安装船(WTIV)。
未来,随着韩国海运待建海上风电项目的日益增多,安装船的短缺问题也日益引发行业内担忧。欧洲地区的安装船租赁成本高昂,中国船舶价格相对低廉,但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韩华海洋正在建造更多专门用于海上风电的安装船,韩国电力公司(KEPCO)也正在讨论自行建造安装船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