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达重磅发布海外10MW级陆上风机,开启中国风电“价值出海”新阶段

运达股份   2025-10-22 10:36:20

中国风电“价值出海”的新阶段如何开启?运达能源科技集团全新海外10MW级陆上风电机组一经发布便获得广泛关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风芒能源”解锁这份“乘风破浪”的硬核实力!

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Index=2

在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上,运达能源科技集团面向全球市场正式发布新一代10MW级高性能陆上风电机组。这不仅是中国风电产业在大兆瓦赛道上的重要突破,更是中国风电从“制造出海”向“技术出海”与“价值出海”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

640?wx_fmt=jpeg&from=appmsg#imgIndex=3

技术升维:

从“单机性能”到“系统价值”的跨越

随着全球风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越的度电成本(LCOE)与投资回报成为行业焦点。运达此次推出的10MW级陆上平台,实现了从单机性能到系统价值的跨越式提升。该平台不仅覆盖10-15MW全功率段,更在材料、结构、施工与智能运维等多个维度实现系统化创新。

640?wx_fmt=jpeg&from=appmsg#imgIndex=4

平台采用超长碳纤维复合材料叶片,较传统玻璃纤维叶片重量减轻10%、强度提升15%,扫风面积突破40000㎡,相当于5.6个标准足球场。同时,平台创新支持混凝土高塔架结构,塔架高度突破160米,原材料本地化采购降低跨国运输成本20%,综合优化使度电成本较上一代产品降低5%~10%。

在工程实施方面,平台针对海外项目施工难点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吊装风速容限提升至8m/s,显著拓宽作业窗口期;叶片螺栓紧固工序通过标准化工具与预设力矩技术,减少20%操作步骤,单台机组吊装工期缩短15%。以50台机组项目为例,可节省工期约20天。电气系统采用全预制线束设计,实现现场“即插即用”,较传统接线方式节省40%施工时间,并有效避免接线误差,提升整体交付可靠性。

智能化控制系统进一步强化平台竞争力。搭载运达自研的智控云平台,通过AI算法动态调整桨距角与转速,减少25%载荷冲击,延长核心部件寿命3~5年。智能故障预警系统融合多源传感器数据,可提前24小时识别潜在故障,将非计划停机时间降低40%,实现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预警”的运维模式转型。

为应对全球多样化气候挑战,平台采用模块化架构与专项防护技术,实现全场景适配。无论是45℃的北非高温、-30℃的中亚严寒,还是高沙尘、高盐雾的沿海环境,平台均通过液冷散热、主控预热、IP54防护、抗沙蚀涂层与防盐雾模块等定制化设计,确保机组在全球各典型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全球布局:

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共建

运达深耕风电行业53年,产品已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此次发布的海外大兆瓦机组,达到行业最严苛的IECRE认证体系标准,并充分考虑不同市场的电网要求和安装条件,可快速完成本地化部署。

目前,公司已在欧洲、亚太、拉美、中东等重点市场建立了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配备专业的本地化团队,为客户提供从项目咨询、方案设计、设备供货到运维服务的全流程支持。

据国际风能委员会预测,2025至2030年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接近1000GW。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机遇,运达正通过技术领先的产品与完善的服务网络,展现中国风电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全新定位。风电产业竞争的下半场,已不再是单一产品的比拼,而是系统解决方案的较量。运达海外10MW级陆上旗舰平台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风电企业从“制造出海”向“技术出海”与“价值出海”的战略升级,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阅读3926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