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两地千兆瓦级海上风电招标定于2026年2月启动,助力该国可再生能源目标

能源转型与双碳观察   2025-11-02 20:28:06

印度海上风电革命不再是遥远风声,而是真正的强劲东风。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部长普拉哈德·乔希(Pralhad Joshi)于2025年10月30日在金奈第七届国际可再生能源博览会上宣布:中央政府将在2026年2月前启动两个5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的招标,这两个项目分别位于泰米尔纳德邦和古吉拉特邦。

这些标志性招标表明印度30吉瓦海上风电管道建设计划的启动,该计划将助力实现2030年500吉瓦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其中风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100至110吉瓦。乔希部长表示:“泰米尔纳德邦的风机嗡鸣象征着印度对清洁能源的不懈追求”,这宣告沿海大型风电场的时代已然到来。

泰米尔纳德邦作为印度风电主要市场,陆上风电装机容量达11500兆瓦(全国第二),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25500兆瓦(全国第四),该地区如今正蓄势领跑海上风电市场。该邦电力部长SS Sivasankar指出,泰米尔纳德邦1076公里的海岸线蕴藏着超过35吉瓦海上风电潜力,这得益于其100—120米轮毂高度区间持续8—10米/秒的风速条件。

该邦首个项目拟建在丹努什科迪—拉梅斯沃勒姆走廊附近,由印度国家风能研究所及印度-丹麦绿色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发。新成立的2025印度绿色转型联盟(GTAI)将加速风力发电机基座、海浮式平台及电网集成等领域的技术转让,将泰米尔纳德邦打造成亚洲海上风电研发枢纽。

作为印度1990年代风电热潮的发源地,古吉拉特邦将在卡奇湾-坎德拉港口启动与泰米尔纳德邦规模相当的500兆瓦招标项目。该区域通过激光雷达勘测已确认超过20吉瓦的开发潜力。

这两项合计1吉瓦的招标项目将部署15—18兆瓦级风机。风机单片叶片长度超过板球场地,将安装在20至40米水深的海底单桩基础上。这些项目还将接入印度“绿色能源走廊”三期工程,通过12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电力输送至金奈、艾哈迈达巴德等负荷中心。初步预测到2028年其平准化度电成本将定在4.5—5.5卢比/千瓦时,低于超过6卢比/千瓦时的新建煤电项目。此外,与风光互补系统相比,其同样具有竞争优势。

项目带来的经济辐射效应将影响深远。每座500兆瓦的海上风电场虽需投入400至500亿卢比的建设成本,但在设备生产、安装及运行、维修领域会直接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并间接为钢铁、电缆、港口等带来5万个工作岗位。

乔希部长强调了“印度制造”的强制要求,通过降低风机叶片和涡轮机机舱的商品及服务税税率(GST)、实施“经批准的型号和制造商清单”(ALMM)激励措施,以及对5吉瓦老旧陆上风机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在这些要求下,印度将打造出世界级的制造生态系统。泰米尔纳德邦的卡图帕利港与古吉拉特邦的皮帕瓦沃港正在升级改造以适配千吨级起重船作业,而科钦造船厂则计划建设浮式基础装配线。

目前丹麦沃旭能源(Ørsted)、德国莱茵集团 (RWE)与印度阿达尼卢瑟能源公司非常关注招标项目,将于二月启动的招标项目将设定两项关键基准:一是上限为1000万卢比/兆瓦的可行性缺口补助(VGF),二是与印度太阳能公司签署25年购电协议(PPA)。

随着卡纳塔克邦与马哈拉施特拉邦计划在2027年前启动1吉瓦试点项目,印度7500公里长的海岸线正在蜕变为价值千亿美元的绿色前沿阵地。金奈传递的信号清晰无比:风向正在转变,而泰米尔纳德邦与古吉拉特邦正抢占先机。

阅读74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