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铁矿项目建成!铁一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浩受邀参加投产启动仪式

铁一院   2025-11-13 13:50:52

当地时间11月11日,西芒杜铁矿项目投产仪式在几内亚马瑞巴亚港举行。几内亚总统马马迪·敦布亚,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加蓬总统恩圭马出席投产仪式。铁一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浩应邀出席仪式,与项目各相关方共同见证了这座世界级矿山建成投产的历史性时刻。

图片

首批矿石通过自建铁路运往港口

西芒杜铁矿项目涵盖矿山、铁路、港口等系统,矿山分为北部、南部两个区块。由铁一院勘察设计的马瑞巴亚港至西芒杜矿区铁路(以下简称跨几内亚铁路)是矿区运输主动脉,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设,是几内亚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建设里程最长的铁路工程。投用后,将加速几内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助力该国进一步强化在全球铁矿市场的优势地位。

图片

跨几内亚铁路首批机车抵港

跨几内亚铁路西起马瑞巴亚港,东至西芒杜矿区,途经金迪亚、马木、法拉纳和康康四大区,全长约600公里。线路设计为货运专用双线铁路,设计时速80至100公里,牵引质量达10000吨,年设计运量1.2亿吨,将承担铁矿石外运任务。全线共设车站11座,其中马瑞巴亚港为区段站,西芒杜矿区站为专用装车站,配备筒仓作业系统,马瑞巴亚港站则采用贯通式双翻翻车机办理卸车作业,实现矿石运输“装-运-卸”高效衔接。

图片

金迪亚隧道洞口

工程建设中,项目团队攻克了复杂地质与生态保护双重挑战。全线新建桥梁206座,隧道4座,其中11.62公里的金迪亚隧道穿越富塔贾隆高原南部复杂山体,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铁一院技术团队创新采用“长隧合修”方案,通过钻探与物探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精准查明地质条件,运用弱爆破技术减少环境扰动。针对隧道防排水难题,团队突破性采用“遇水膨胀止水胶条+背贴止水带+预埋注浆管”组合方案,相关技术被纳入国家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修订参考。

图片

生物多样性动物通道设计效果图

“生态保护,一直是整个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全周期的重中之重。”铁一院副总工程师、跨几内亚铁路总设计师李明炜说。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铁一院在勘察设计阶段便开展详尽生态调查,定位森林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范围坐标,深入探讨保护区与拟建铁路的关系,制定了避让、减缓、补偿的多层级生物多样性保护设计原则,通过优化线路规划避开黑猩猩等珍稀物种核心保护区,有针对性地设置满足不同野生动物习性的生物通道、防护栅栏及附属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原始生态的影响。

图片

外业勘测现场

自2020年9月项目启动以来,铁一院技术团队克服疫情、物资短缺、交通不便等困难,扎根海外一线,完成初测、定测及各项勘察设计任务,连续四年驻场提供技术服务,确保项目于2021年10月顺利开工,并按期实现通车目标。

图片

为当地捐赠水泵

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铁一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着力提升当地居民福祉为己任,严格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宗教信仰、习俗,与属地员工、当地社区深入对话交流,为当地民众无偿提供水源、捐赠水泵,以真诚赢得当地民众信赖,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添砖加瓦。

“对于几内亚而言,这个项目完善了几内亚铁路网布局,打造了横贯东西的经济走廊,带动沿线就业与基础设施升级,助力几内亚提升外贸竞争力。”铁一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跨几内亚铁路项目经理秦旗表示,“对于中国而言,这个项目是产能合作的生动实践,为国际铁矿资源供给多样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铁一院团队将继续提供技术支持,让这条中几合作的典范工程成为连接两国民心、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实桥梁。

阅读169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