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两大央企重组!央企总数减至97家

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25 17:23:02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中国电科与华录集团重组落地。

内容来源 | 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

新华社11月23日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不再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两家央企均涉足数字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央企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后,中国电科此次再下一城,将华录集团成功拿下。

中国电科在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名录中位列第8,一直被不少市场人士视为我国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据介绍,中国电科集团拥有电子信息领域相对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在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等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在中国电科旗下,拥有海康威视、国睿科技、卫士通等多家上市公司。

目前,中国电科拥有包括47家国家级研究院所、17家上市公司在内的700余家企事业单位;拥有员工20余万名,其中55%为研发人员;拥有4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持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王海波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陈锡明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华录集团成立于2000年,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专业从事数字音视频、电子信息与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生产、营销、服务及系统集成的大型企业集团,前身是199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华录电子有限公司。国资委网站显示,华录集团在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名录中位列第92位。

资料显示,中国华录集团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有易华录,主营业务涉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政企数字化、数据运营服务等领域。据公司官网,易华录业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并拓展至亚、非、欧三大洲。

欧黎现任中国华录党委书记,董事长,尹松鹤现任中国华录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早在今年4月,华录集团与中国电科已开始筹划重组。4月3日晚间,易华录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华录集团正在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筹划重组事项,华录集团拟整合进入中国电科。

“中国电科的主要产业集中于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华录集团主要从事大数据产业。华录集团和中国电科在数字经济、网信与数字经济应用等产业领域具有相关性和协同性。”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告诉记者,这种“大并小”的模式,能够整合双方原先的股权结构和业务结构无需重大调整,直接在集团顶层进行股权调整就完成了产权归属变化,难度低、周期短。

央企重组整合接连落子

专业化整合是指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如今,央企重组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概念。

据媒体报道,2022年中央企业实施专业化整合项目1272个,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工作全面提速。其中,央企内部资源整合项目803个、央企间整合项目154个、央地整合项目138个、外部资源整合项目177个。

2023年,重组整合依然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今年2月国新办举办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3月29日,在国务院国资委举行的“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17家中央企业、4家地方国有企业就11组专业化整合项目开展了集中签约,项目涉及清洁发电、矿产资源、生态环保、医疗康养等领域。

翁杰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下一步要抓好专业化整合整体谋划,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方式创新、探索整合路径,持续推动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走深走实。

“央企整合方式在当下更加多元,包括兼并重组、战略合作、交叉持股、无偿划转等。”周丽莎告诉记者,既有中央企业之间的整合,也有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的资源整合与合作,如中国稀土集团与广晟控股集团、中国通航无偿划转至海南省国资委。既有横向的产业整合,也有纵向的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如中国宝武与中粮集团推动的专业化整合及产业链协同、中煤集团与国家电投煤电联营项目等。

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7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10 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1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14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1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1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7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18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19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20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1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22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3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6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27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8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2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30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31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32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33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34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35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6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37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38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39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40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41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42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3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44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45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6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47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48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

49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0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51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52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53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54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55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6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7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58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59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60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1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62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63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64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65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

66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7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8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69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70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71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

72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73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74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5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76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77 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78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79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80 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81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82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83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84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85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

86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87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9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90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91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92 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93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94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95 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96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97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11月23日更新

阅读2655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