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中东渐成“三驾马车”竞逐之势
经济实力雄厚的沙特阿拉伯长期以来占据中东地区“老大哥”的地位,但这一情况近年开始出现变化。沙特努力推动经济转型之际,毗邻的阿联酋和卡塔尔在经济实力和区域影响力上奋起直追。中东地区不再是沙特独大,“三驾马车”正逐渐成形。
沙特打造“愿景2030”
产油大国沙特过去几年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力求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保持领先优势。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的目标是让沙特脱胎换骨。他早在2016年就公布“愿景2030”计划,概述沙特三个主要目标——阿拉伯和伊斯兰教世界的中心、全球投资强国,以及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洲的全球枢纽。
对外,沙特积极寻找经贸伙伴,不过度依靠美国。近年来,沙特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中国是沙特的最大贸易伙伴。沙特还在和另一个经济大国印度加强经贸关系。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多尔西认为,即便“愿景2030”至今只实现了部分目标,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已成功在沙特人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为国家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东研究院研究员蔡胜荣认为,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的“愿景2030”有赢得支持和民心的蓝图,“它激发了沙特人民,特别是年轻人和妇女的乐观情绪。年轻人仍然保持高度忠诚度和振奋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并且能够为实现愿景作出贡献”。
阿联酋推动经济转型
阿联酋善于把握机会,乘势高飞。
产油国阿联酋正在降低石油占经济的比重。根据阿联酋经济部门11月报告,今年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取得3.7%的增长,其中非石油业增长5.9%,增速最快。非石油业已占阿联酋GDP的70%以上。
阿联酋经济部长阿卜杜拉说,阿联酋将更加依赖知识型产业。该国去年启动数字经济战略,目标是在十年内将数字经济对GDP的占比从去年的9.7%增至19.4%。它要让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大飞跃,发展人工智能等强大的新兴行业,以及提高技能水平和扩大专业人才队伍。
在俄乌战争爆发、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停滞后,初创公司、企业家和投资者纷纷涌入阿联酋。以迪拜酋长国为例,今年6月,移民激增使迪拜人口首次超过360万。迪拜商会透露,今年上半年有3万家新企业注册,高于去年的2.1万家。这也提振了阿联酋的房地产市场。
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中东问题专家法丽达说,阿联酋不仅是重要的商业和旅游业区域中心,还致力于将自己定位为全球物流中心与区域航运中心。为扩大这个优势,阿联酋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和非洲之角落实港口战略,运营中东地区主要海上贸易沿线的关键港口。
蔡胜荣说,阿联酋在许多方面的优势与卡塔尔相似,但阿联酋更胜一筹。阿联酋利用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形式深化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所以尽管面对邻国的激烈竞争,阿联酋在经济上仍然处于海湾国家的领先地位。
卡塔尔发展多元经济
卡塔尔依靠天然气迅速致富,但这个人口小国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反而设法让自己茁壮成长。
目前,石油和天然气仍是卡塔尔经济的基石,占政府总收入的70%以上、占GDP的60%以上。
卡塔尔的崛起离不开两代统治者的努力。埃米尔哈马德在1995年至2013年统治卡塔尔,2013年6月宣布退位,把王位与政权传给儿子塔米姆。塔米姆这些年发展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和教育,继续扩大制造业、建筑业和金融服务业。
卡塔尔早在2008年10月就推出“2030国家愿景”规划,核心是大力发展多元化经济,在2030年将卡塔尔打造成一个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生活水平高的国家。
法丽达说,近几十年来卡塔尔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虽然主要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更重要的是,卡塔尔积极进取,决心在金融、房地产、旅游以及基础设施等非能源领域进行多向投资。
她指出,卡塔尔为筹备2022年世界杯而进行的投资,不仅提升了卡塔尔的国际知名度,也为国家的长期发展作出了贡献。首都多哈作为区域金融中心,为卡塔尔吸引了众多国际金融机构,进一步推动经济多元化。
多尔西说,卡塔尔有两大强项:一是它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为卡塔尔带来长期稳定的高收入。有了大量资金,要多向发展经济或进行新的尝试就容易得多;二是卡塔尔的外交能力突出,它在中东地区有绵密的关系网,在中东事务上有能力进行斡旋。
卡塔尔和阿联酋积极参与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停火谈判、人质交换和人道救援,与美国、埃及共同讨论如何缓解地区紧张局势。卡塔尔主导以哈谈判,足见外交手腕出色。
中东地位竞争白热化
尽管沙特有新未来城和红海项目等雄心勃勃的计划,但阿联酋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仍然超越沙特。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去年阿联酋的外国直接投资接近230亿美元,而沙特同期下降59%,只有约79亿美元。
阿联酋来势汹汹,沙特不敢掉以轻心。法丽达指出,沙特出台多项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其中一些政策显然是针对阿联酋。比如2021年7月,沙特就对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国家实施进口限制,取消来自经济自由区商品的免税市场准入。利雅得的这项措施,以支持工业生产本土化为名,取消外劳占超过75%的公司产品享有的免税优待。而阿联酋人口中,外来人口占近九成,首当其冲。
2022年12月,沙特出台进一步的限制措施,不准沙特政府机构与总部不在沙特的公司合作。利雅得计划到2030年吸引多达480家公司设立区域总部,这对阿联酋构成直接挑战。
多尔西分析,阿联酋和卡塔尔都不是大国,人口不多,所以无论实力增长多快,都不太可能超越甚至取代沙特的“老大哥”地位。但它们具备成为经济强国的条件,未来必然能在中东扮演更大角色,发挥更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