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匈牙利2023年经济总结及未来展望

中国一中东欧研究院   2024-02-21 14:52:03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负面影响。随着巴以冲突的爆发,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不减反增,俄乌冲突还在持续。除了这些相对中短期的变化,我们还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大力强调全球供应链的转移。回流、本土外包、友岸外包、慢全球化等词汇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的热门话题。有分析认为,供应链的不断变化没有给世界带来更多安全,而只是通过引导货物流经越南、墨西哥、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延长了现有的供应链。供应链的延伸意味着终端用户和生产商的成本增加。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会放缓,通货膨胀会上升。匈牙利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经济。本简报探讨了2023年欧盟(尤其是匈牙利)的宏观经济趋势。

2023-2024年的经济增长

虽然欧盟(3.4%)和欧元区(3.3%)2022 年的经济增长相对较高,但202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如预期的那样整体放缓了(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经济放缓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与高利率环境相关的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和高能源政策。同时,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我们可以观察到欧盟的需求市场主要特征是熟练劳动力短缺。欧盟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预计2024年的GDP数值将非常低。(欧盟和欧元区全年经济增长估计将在 0.7%和1.5%之间。

分析人士强调,虽然明年总体通胀率迅速下降,但欧盟的核心通胀似乎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对 2024 年的发展预测比较模糊。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随着价格下降和工资上涨,欧洲消费者正逐渐恢复购买力,这应能提振内需。各国经济好转的程度可能不同。以能源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的复苏速度很可能会更慢,因为作为投入品的能源价格水平在市场上仍极不稳定。通胀预期也是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大多发达国家的平均通胀率为5.8%,而欧洲新兴市场的通胀率为11.9%。

2023年的匈牙利经济

匈牙利经济在连续四个季度萎缩后,2023年出现温和的同比下降。欧盟委员会预测匈牙利GDP将下降0.7%,而标准普尔预测将下降2.5%。标准普尔没有改变匈牙利的主权债务评级,并重申了该国的BBB-评级。标准普尔没有下调匈牙利经济评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平衡指标(贸易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显著改善。

分析强调了评估中考虑的三个因素:

- 通货膨胀率大幅下降,在 2023 年 1 月达到峰值26.2%后,同比降至10%以下。

- 近几个月本国货币汇率趋于稳定。

- 由于能源价格下降,近几个月来国际收支状况明显改善。

惠誉还确认匈牙利的评级为“BBB”,前景展望为负面。惠誉在评估中强调的负面因素包括相对于同类国家较高的公共债务,某些非常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以及近年来不断恶化的治理指标。惠誉还强调了结构性指标、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和稳健的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积极影响。

匈牙利和欧元区的通胀担忧与利率

2023年11月,匈牙利的物价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9%,与2023年10月相比物价水平没有变化。燃料价格与2023年10月相比下降了3.9%。问题是,有利的国际石油价格环境还能持续多久。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乌克兰战争和红海袭击事件对全球油价产生了影响。尽管高盛集团和花旗集团预测2024年油价会下降,但我们不能排除油价突然跳涨的可能性。

同时,匈牙利政府预计2024年通胀率将会降低,财政部预计数值将低于5%。尽管匈牙利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数据仍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因此主要利率也高于欧元区。欧元区的主要利率为4.5%,而匈牙利的主要利率在12月下调0.75个百分点后为11.5%。

美联储的决定对欧元区和匈牙利的利率有重大影响。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 年12月13日的最后一次会议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2年来的高位不变。美联储在发布的新闻稿中宣布预计2024年将降息三次。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强调,在本轮紧缩货币政策周期中,利率很可能处于或接近峰值。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预测匈牙利央行明年将能够大幅调整利率,有可能解决围绕适当关键利率的争议。一些分析人士仍然认为利率可以进一步下调。

欧洲分析机构Markoökonom在2023年11月表示:“尽管75个基点的降息标志着强有力的宽松政策,但11.5%的基准利率仍然偏高,特别是考虑到通胀已经动态放缓,在10月份已进入个位数区间。基准利率的升高也反映在企业利率上,目前抑制了贷款和投资”。

中期挑战

从中期来看,欧洲面临着重大挑战,因为欧洲的经济模式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公式之上,俄罗斯廉价能源与欧洲技术和知识的结合使欧洲经济具有竞争力。生产力低下和人口老龄化正在削弱欧洲的竞争力。按美元计算,欧盟经济目前是美国经济的65%,而十年前为90%(《经济学人》,2023 年)。在考察生产力水平(每小时工作产生GDP)时,只有西方小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丹麦、比利时、奥地利、瑞典)能够超越美国经济,而欧盟大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落后,中欧国家则垫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欧盟成员国实施严格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重建财政缓冲机制,并减少能源危机期间所需的生活成本一揽子计划。此外,建议重点解决经济合作的障碍,避免淡化国家援助规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是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个典型例子,不太可能引导这些国家取得任何进展,但它们很可能会遵循这一方式。

2023年12月份欧盟委员会预测 2024 年的 GDP 增长率为 1.4%,比 10 月份预期的 1.6% 有所下调。问题的核心在德国,目前预计德国2023年的GDP将萎缩0.4%。就德国而言,不仅能源价格的意外上涨导致了经济增长缓慢,政治上的失败也有一定的作用。IFO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商业环境指标已经恶化。当欧洲和德国经济正在努力应对能源危机时,德国政府却在继续通过小规模干预企业和家庭的决策应对气候变化。这种政治失败导致了德国经济的混乱和商业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在建筑行业(欧盟委员会,2023 年)。

值得注意的是,加沙冲突正在欧洲引发示威活动,政治局势日益紧张,导致经济持续不稳定。这种情况在法国和德国尤为明显,大批来自中东的移民站在巴勒斯坦人一边,而欧洲各国政府则声援以色列。

综上所述,欧洲国家经济复苏的可能性很大,但必须考虑三个因素:

1.依赖能源密集型生产的国家的复苏速度预计会较慢。德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5%)和中欧国家(波兰:25.7%;捷克共和国:27.0%;斯洛伐克:25.5%;斯洛文尼亚:25.7%;匈牙利:24.0%)都是如此,而法国(13.3%)、希腊(17%)和荷兰(17%)等国的制造业所占比重较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数据反映2022 年的情况)。

2.复苏还取决于地缘政治条件的变化。同时,预计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经济合作不会迅速恢复。欧洲必须适应低能耗条件,其经济模式也必须改变。

3.持续的限制性货币政策不会有助于经济的快速复苏,而且似乎是一项失败的政策。这也适用于将政府补贴保持在较低水平的建议。我们同意使供应链多样化的建议。

欧洲必须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获得增长动力,因为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预计将在2024年迅速增长。

长远挑战

近年来,由于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国际企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为了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防止因政治风险导致的供应问题,有必要对供应链进行审查。除了商业考虑之外,美国政府也采取了果断措施来加快这一进程。其中最明显的两个工具就是通过并实施了“通胀削减法案”和 “芯片法案”。全球大流行病加速了转型进程,除了一次性影响外,它还继续向公司和政府发出警告,此类危机情况仍有可能发生。

乌克兰冲突的爆发、印太局势以及加沙地带的冲突,都强化了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地缘政治风险日益增加的时代,我们必须为类似情况的出现做好准备。简报的这一部分探讨了供应链转型对欧盟的影响。

欧盟的情况与美国在两个主要方面有很大不同:

1.大多数欧盟国家都有意降低中国在其外贸中的地位,但各国意愿的强度并不一致。就欧盟对华投资而言,德国和法国占主导地位,而其他国家作用十分有限。此外,德国的投资遵循 “在中国,为中国”的模式,这意味着转移产能将代表着失去市场。美国公司则遵循 “在中国,为世界”的原则,在中国建立自己的企业是为了服务全球市场,而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中国市场是一种损失,但中国市场并非这些公司的唯一市场。

2.欧盟在贸易方面面临的挑战更大,因为与美国不同,欧盟不能依靠自己的技术和资源。在制药、太阳能电池板、稀土金属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组件等领域,欧盟都面临着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欧盟官员的表态比美国官员更为谨慎,他们强调的是“去风险”而非“脱钩”。

有关研究讨论了与中国脱钩相关的潜在增长牺牲。在有的欧洲学者分析研究中,第一种情况模拟欧盟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单边脱钩,以减少进口并将生产转向欧盟国家。第二种情况模拟相互脱钩,限制欧盟的进口和出口。考虑到欧盟对中国的依赖性日益增长,第三种情景只模拟欧盟与中国相互脱钩的影响。第四种情况模拟了欧盟、美国及其盟国与俄罗斯的相互脱钩。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第三种情景。根据该模型,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进出口壁垒增加一倍,将几乎完全消除双边贸易。欧盟出口将减少97.7%,中国出口将减少96.2%,导致实际收入减少约1%。虽然同意研究的最终结论,但值得补充的是,产能向欧洲转移不仅会减少实际收入,还会加剧当地冲击。问题在于,地缘政治因素是否会超越经济逻辑。最近的政治事件表明,与中国的部分脱钩将会发生。问题在于,在与俄罗斯经济分离的冲击之后,第二波脱钩,即与中国的脱钩何时开始。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强调更普遍的脱钩进程中的两个关键领域:稀土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到欧盟的问题。

稀土:在被欧盟列为“关键”的30种原材料中,中国的进口量占44%。根据欧盟的最新数据,98%的稀土从中国进口。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国有企业越来越多地投资于全球采矿业,以满足国内需求。此外,中国政府还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战略协议,允许中国国有企业获得原材料。原材料项目也可通过中国银行的贷款获得具体支持。欧盟的目标是在绿色政策框架内解决整个问题。根据 “关键稀有材料”法,到2030年,这些材料中至少有15%必须回收利用,至少有10%必须从欧洲矿山开采,至少有40%的加工过程必须回归欧洲。根据计划,到 2023 年,每个加工阶段中每种材料来自第三国的比例不得超过的65%。

电动汽车进口: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到欧盟被视为迫在眉睫的问题。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对欧盟的年出口量同比增长了33%,总价值达到20亿美元。然而,这显然只是一个开始。如前所述,欧盟委员会应法国的要求就中国政府的补贴展开了调查。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旨在防止中国的产品将欧洲企业挤出市场。

结语

2023年的经济形势对匈牙利和整个欧盟来说都充满了挑战。加沙冲突和乌克兰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阻碍了全球经济增长。此外,以“回流”和“慢全球化”等术语为标志的全球供应链转移一直是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有可能导致成本增加和增长放缓。

2022年,欧盟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4%和3.3%)。然而,在 2023年,由于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高利率环境和能源政策挑战,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但2024年的GDP增长预测并不确定,预期在0.7%至1.5%之间。

匈牙利在经历了连续四个季度的萎缩后,预计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小幅下降。欧盟委员会预测将下降0.7%,而标准普尔则预计将下降2.5%。尽管如此,匈牙利的主权债务评级仍保持稳定,平衡指标的改善有助于这一评估。

通货膨胀和利率是匈牙利的主要问题。2023 年11月,匈牙利物价同比上涨了7.9%。政府预计2024年的通胀率将有所下降,但受乌克兰战争等事件的影响,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构成了严峻挑战。

阅读3035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