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24年能源数据
2024年10月,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EMA)公布了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主要能源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新加坡国内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大幅增长,电力需求保持了稳定上升趋势。主要进口能源仍是石油产品,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也有所增加。在此,我们与大家分享EMA公布的关键数据,展现新加坡能源市场的最新动态。
01
能源进出口数据
2018年至2023年,新加坡的能源进口结构较为稳定。石油产品占比最高,但其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原油的进口量保持相对稳定,略有下降。相比之下,天然气的进口量虽然基数较小,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在能源出口方面,新加坡主要以石油产品为主。
2023年,新加坡能源产品进口量为1.45亿吨油当量,较上年增长了0.1%。其中,石油产品进口量占总能源产品进口量的59%。在天然气进口方面,2023年新加坡的总进口量为1100万吨油当量,较上年增长了4%。具体来看,管道天然气为500万吨油当量,下降了20%,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则增长了40%。
2023年,新加坡的能源产品出口量从2022年的7300万吨油当量增长至7600万吨油当量,增幅为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石油产品出口的增加,石油产品的出口量达到了7500万吨油当量。
图1:2018-2023年新加坡能源进出口结构
02
能源结构数据
(一) 发电量
2023年,新加坡的发电量为570亿千瓦时,较2022年增长2%。截至2024年上半年,发电量为290亿千瓦时。
(二) 电力装机结构
2023年,新加坡电力装机容量为1306.2万千瓦,增幅为2%,主要得益于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增长了46%。燃气轮机循环、热电联产和三联供电厂占总发电容量的80%,达到1050.7万千瓦。太阳能光伏、蒸汽轮机、垃圾发电、储能系统、开式循环燃气轮机和进口电力分别占7%、6%、3%、2%、1%和1%。
2024年上半年,部分蒸汽轮机发电机组退役,导致新加坡的总电力装机容量从1306.2万千瓦降至1240.6万千瓦,减少了5%。尽管如此,新加坡国内太阳能光伏的装机容量增长显著,从91.9万千瓦上升到103.8万千瓦,反映了新加坡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方面的积极努力。未来,太阳能发电的稳步增长有望继续推动新加坡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为能源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图2:2018-2024上半年新加坡电力装机结构
(三) 燃料结构
2023年,新加坡主要燃料来源为天然气,占比达到94.5%。其他能源产品(如城市废弃物、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占4.3%,煤炭占0.9%,石油产品占0.4%。
2024年上半年,天然气在新加坡燃料结构中占比为94.1%。同期,其他能源产品占燃料结构的4.7%,煤炭和石油产品占比分别为0.9%和0.3%。
图3:2018-2024上半年新加坡燃料结构
03
能源消费数据
2023年,新加坡的电力消费量实现了1%的增长,总量达到550亿千瓦时。2023年,工业和商业及服务业是电力消费的主要领域,各占总电力消费量的40%。家庭部门的电力消费占比为14%,达到80亿千瓦时,交通业的电力消费占比为5%,达到30亿千瓦时。在各个子行业的电力消费增长中,信息与通信行业的表现最为突出,增长了12%,其次是住宿和餐饮服务业,增长了10%,交通业增长了5%。
图4:2023年新加坡按行业划分的电力消费结构
04
能源价格数据
(一)新加坡统一能源价格(USEP)
USEP是新加坡电力批发市场中的电力交易价格。这一价格基于市场供需关系,并以半个小时为单位进行动态调整。2023年第二季度,由于电力需求增加和发电设施维护导致供应减少,使得USEP有所上升。
图5:新加坡2015-2024年月度平均USEP趋势
(二)电价和城市燃气价格
当前新加坡电价和城市燃气价格主要受到天然气供应成本的影响。从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新加坡固定电价呈下降趋势。然而,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固定电价上调了5.7%,从平均每千瓦时28.2分(约合0.214美元)上升至29.8分(约合0.226美元)。燃气价格也呈现出相似的趋势。城市燃气的普通价格从2023年下半年的每千瓦时22.2分(约合0.168美元)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23.1分(约合0.175美元)。
注:
新加坡城市燃气价格分为三类,按照每月消费量进行分类,具体如下:
普通价格:适用于每月使用少于1000千瓦时的燃气用户
燃气批发价A:适用于每月使用至少为1000千瓦时的燃气用户
燃气批发价B:适用于每月使用至少为50000千瓦时的燃气用户
图6:新加坡2015-2024年电价和城市燃气价格
05
结语
2023年,新加坡在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天然气仍是主要发电来源,受天然气供应成本影响,电价和城市燃气价格有所波动。尽管新加坡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解决部分发电机组退役带来的供应压力,以确保未来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