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府计划将风电安装船(WTIV)使用事宜列入上半年海风招标打分项

东亚能源产业观察   2025-02-06 09:13:04

日前,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MOTIE)召开了由该部门第二副部长崔南镐(音译,韩文:최남호)主持的“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会议(해상풍력 활성화 업계 간담회)”。对此,与会开发商、制造商以及海上风电安装船企业共同探讨了将于今年上半年举行的公开招标的方向、能力建设和产业生态的打造问题。当日会议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后,决定在3月前制定项目推进计划,其中还包括支持政府研发成果商业化的计划。

随后,2月3日(本周一),据韩国风电行业人士消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MOTIE)计划于今年3月公布2025年上半年风电项目竞标计划详情,形式及内容类似去年10月份公布的“韩国全国20年期固定电价海上招标说明”。

据悉,韩国政府计划将风电机组安装船(WTIV)的相关事项反映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海上风电招标的“安全指标”评估过程中,以推动海上风电安装船的(韩国)国产化。

目前韩国国内投入运营的海上风电安装船仅有1艘(现代Frontier号,2023年下水),风电及造船行业非常忧心未来随着海上风电市场的持续扩大,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程度也随之提升。同时,韩国国内海上风电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包括商谈订购新的安装船相关事宜。

今年风电招标将于5月份举行。其特点是强化“社会公众力量”在风电发电中的主导作用,如首次引“公众主导(공공주도)”的风电竞价、在考核项目中体现安全指标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政府计划将安装船(WTIV)纳入今年招标的评审打分项目中,以扩大风电安装船、风电机组等韩国国产设备的使用。

具体而言,预计将包括与能源安全、区域经济振兴和创造就业机会相关的非价格指标评估。2024年08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MOTIE)公布《海上风电竞标路线图》时表示,计划从2025年开始引入新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此外,韩国政府还计划推动研发支持项目,开发适合韩国国内地理情况的海上风电安装船。

韩国政府之所以重点关注海上风电安装船,是因为韩国认为,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在韩国境内全面投入,相关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尤其是随着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已扩大到14-15兆瓦,有必要建造和使用新增海上风电安装船。

目前,韩国国内海上风电市场增长迅速,单体项目容量也快速扩大,单个海风项目平均容量已超过300MW。2024年,已有1.9吉瓦容量海上风电项目中标20年期长期固定电价。

2024年下半年海上风电招标中选定的5家中标公司中,有4家计划安装14兆瓦机组(西门子歌美飒)。

韩国“25年期风电项目PPA招标”结果公布:SGRE大获全胜(1.8GW/2.1GW),涉中企项目“全军覆没”

目前,韩国本土唯一的一艘海上风电安装船(平台)是隶属于现代建设集团子公司现代制铁工业旗下的 “现代Frontier”号(현대프론티어호),由HSG城东造船建造。

截至目前,现代Frontier(현대프론티어호)号海上风电项目安装船是韩国本土唯一的一艘专业风电安装船,排水量13000吨,配备有800吨旋转式起重机,能够安装10MW级别的海风机组。这也是韩国本土建造的第一艘搭载发动机的海上风电机组专用安装船舶(见下图)。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增加,项目业主面临着安装船不足的难题。全球范围内海上风电安装船短缺,租船费率大幅上涨。

对此,韩国海上风电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和欧洲是海上风电安装船强国,欧洲一天的租船费可达到5亿~6亿韩元(2025年02月05日汇率,约合人民币248.5万元)”。

此外,2024年10月份左右,韩国海域有中国驶入的风电安装平台未能满足韩国相关资质要求的事宜导致风电业界争议不断。

近期,韩国海上风电行业和船舶制造商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相关业人士透露,韩华海洋即将接到韩国国内某建筑企业的15W海上风电安装船订单。

某建筑企业人士表示:“公司内部正在讨论该笔WTIV订单事宜,目前正在审查投资计划书,完成相关流程后将正式采购该船只。”据悉,建造一艘海上风电安装船的成本约为7000亿韩元(2025年02月05日汇率,约合人民币35亿元)(例:下文)。

目前,韩国国内船企已建造多艘海上风电安装船并交付外国船东。但是,在韩国本土,由于需求不确定,缺迟迟没有买家决定投资造船。

对此, 韩国政府表示,韩华海洋(Hanhwa Ocean)迄今已交付了总计3艘风电机组安装船,其中包括从全球海上风电领域专业企业Cadella 订购的一艘大型安装船。

此外,韩国造船巨头三星重工还交付了3艘WTIV海风安装船。

此外,韩国政府计划在今年上半年举行一个单独的、由“公共机构主导” 的海上风电竞标市场,韩国境内国有背景发电企业(KEPCO韩国电力)和其他公司将参与其中。

根据计划,在上述招标活动中,“公共机构”可以参与的容量相当于韩国境内风电总招标量的20-30%。该招标针对的是公众持股比例为 51% 或以上的投标方,持股比例越高,获得的投标打分就越多。由于海上风电涉及大规模投资,韩国政府计划将其纳入国家财政支持措施。

过去一年,韩国政府正试图通过扩大“公共部门”的作用来解决上述不平衡问题。韩国能源界有一种思潮,即,如果韩国未来能源产业依靠外资来发展,则韩国国民经济很可能被外资控制,还可能出现能源安全问题。

为此,如上所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在今年5月举行的风电招标中引入“公众主导型风电招标制度”,并在评估项目中追加安全性指数。

迄今为止,由于韩国国内海上风电项目主要由民间投资开展,对外资和国外设备的依赖较大。根据预计,韩国国产设备将在“公共主导”的海上风电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韩国政府计划,通过“公众主导”的海上风电为其支持研发的项目的商业化应用铺平道路。自去年以来,斗山能源一直与韩国海上风力发电、韩国东西电力、韩国南方电力、韩国水电核电等4家公有发电公共公司及以及中小企业开展合作,作为韩国国家项目开发10MW容量海上机组,并推动相关设备的验证和商业化进程。

此外,根据韩国风电行业人士本月4日提供的消息,近5年来,在韩国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同事,韩国本土企业在韩国风电市场的份额反倒是逐年减少。2020年,韩国国内企业的参与比例达到46.4%(包含陆风+海风),但在2023年下降至42.7%。另一方面,进口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定在50%以上。

如果仅看2023年的新增装机占比,截至 2023 年,包括韩国电力公司旗下各发电子公司及韩国地方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参股的项目中,韩国本土品牌风电整机使用率已达80-95%。作为对比,韩国境内私营发电公司的韩国本土风电设备利用率仅为16.6%。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韩国国内企业无法跟上全球风机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市场来看,16MW及更大容量的风电机组已经开发成功,但是,迄今为止韩国本土企业中最大的产品仅为8MW(斗山能源)。虽然韩国把10MW及以上容量机组的开发工作确认为韩国国家级重点公关项目,但是,与境外企业相比依然差距巨大。

2816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