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贝雷斯1号糖厂项目获评2024年度“中国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

中工国际   2025-04-09 19:01:54

4月3日,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工程ESG管理论坛”在京召开。论坛发布了“2024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案例集”,中工国际总承包的埃塞俄比亚贝雷斯1号糖厂项目成功入选。

该评选依照《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指引》(SIG)开展,经过严谨、专业、权威的评审流程,从众多项目中遴选出标杆典范。此次入选,标志着中工国际的项目在可持续发展实践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推动境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优秀范例。

中埃共创“非洲屋脊”上的“甜蜜”事业

——埃塞俄比亚贝雷斯1号糖厂项目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项目简介

贝雷斯1号糖厂项目是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州第一大糖厂,由中工国际以EPC方式承揽,并承担试运行阶段的运营。项目于2019年9月开工,2023年9月完工。糖厂设计榨量12000吨/天,项目建成后结束了埃塞俄比亚白糖依赖进口的历史,使制糖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为推动该国促进就业增收、带动产业发展、提升经济韧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埃塞俄比亚总理称赞其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640?wx_fmt=png

▲埃塞俄比亚总理见证第一罐出糖

项目背景

糖产品在埃塞俄比亚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全国年需求量约60万吨,但本土糖产量长期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尽管埃塞俄比亚具备适宜发展甘蔗种植产业的水资源禀赋和优越光照条件,且埃塞政府也持续规划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大力发展糖业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但埃塞俄比亚糖业公司委托的外国承包商六七年来建设进展缓慢,大量甘蔗成熟后无法及时加工生产,只能砍了焚烧,导致农户陷入投入无回报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中工国际凭借专业化的糖厂建设、运营能力,提出的续建方案得到了业主和监理公司的高度认可,最终糖业公司将该项目授予中工国际,成功实现停滞项目的重启运营。

可持续举措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在建设期,土建施工和材料均采用属地化施工和当地采购,如水泥、钢筋、砂石、空心砖等,带动了建材制造业的发展,累计当地采购土建施工和材料超2000多万美元。

海外采购设备材料到达吉布提港口后,使用当地运输公司跨境运输至埃塞俄比亚项目现场,累计带动当地物流运输产值240多万美元。

项目建设时,配套2万公顷的甘蔗地相继开始种植,带动了约5000名甘蔗种植工人的就业和农户种植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社区经济、住房、餐饮、畜牧、社区医疗健康和教育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糖厂副产品废蜜约4万吨,带动了下游饲料、酒精、化肥和干酵母等制造业蓬勃发展。

摆脱白糖进口依赖

在运营期,贝雷斯1号糖厂满负荷情况下可榨甘蔗12000吨/日,产精糖1500吨/日,若满荷运转年产糖可达18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5亿美元,贝雷斯1号糖厂顺利运转帮助埃塞节省了进口白糖需要的外汇,这些资金被用以进口食用油、小麦等其他急缺的粮食作物和产品,为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每次出糖,蔗农和糖厂工人都会载歌载舞,甜蜜地庆祝这一时刻,正验证了埃塞总理那句贝雷斯1号糖厂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的评价。

640?wx_fmt=jpeg

▲身着节日服装的蔗农和工人们载歌载舞庆祝出糖

打造环保领跑的绿色工厂

项目在实施中融合了公司“绿色设计、绿色工程、绿色制造和绿色产业”的“四绿”理念,打造绿色环保精品工程。贝雷斯1号糖厂用锅炉焚烧甘蔗渣产生的电力和蒸汽,供给设备生产需要,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又被种植的甘蔗重新吸收利用,工艺副产品废蜜用于制作饲料和酒精,滤泥和灰渣经处理又可作为甘蔗生长的肥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

项目包含一个日处理可达6000m3的污水处理站,定时监测排水的BOD5、COD和溶解氧等指标,处理后的废水达到灌溉用水标准,可直接浇灌甘蔗地;糖厂配有两个25MW发电机组,除保证糖厂生产用电外,每天对外发电240MWh,缓解当地旱季的供电压力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约60万美元/年。

此外,中工国际制定了废土弃运、建筑垃圾和安装耗材废料外运、场区扬尘治理等多项施工环保管理措施,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团队专项监督,形成常态机制,确保各类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授人以渔 帮助民众增收和技能提升

项目坚持本地化用工。项目高峰期近1200名来自附近乡镇的工人参与土建和安装施工。中国工人对他们进行“手把手”传教,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熟练的钢筋工木工、泥瓦工、电焊工、管工和保温工种等产业工人,切实提升了当地工人的技术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

在运营期,每榨季可创造近万个工作岗位,并通过煮糖工艺、汽轮机运维等技术转移,定向培养埃塞俄比亚制糖领域技术骨干。电气安装、结构工程等分包业务优先采购本土施工企业服务,带动本土企业技术升级与业务拓展。

此外,中工国际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等多家医疗单位建立了“杏树林”远程线上问诊平台,为海外员工提供实时在线问诊服务,为项目人员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经验和启示

践行绿色理念、打造精品工程:项目践行绿色和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多项环保举措,有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打造绿色精品工程。

坚持属地化运营、促进社区和谐:项目通过大量雇佣当地工人和培养本地技术骨干,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技能水平,显著改善了当地就业状况和民生水平,促进当地社区和谐发展。

引入创新技术、助力产业升级:项目通过引入高效工艺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节能型设备,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不仅帮助埃塞俄比亚摆脱白糖进口依赖,还通过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带动了下游制造业发展,为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化进程提供重要助力。

阅读3200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