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电气化“最后一公里”如何实现?专家呼吁电网升级
菲律宾能源研究与政策中心联合召集人、菲律宾大学迪利曼分校化学工程教授乔伊·奥肯(Joey Ocon),在对菲政府三年能源政策的评议中,给予7分(满分10分)的评分。
他指出,菲律宾在对外开放能源领域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展现出积极态势。然而,该国在能源安全保障以及民众支付能力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在本周六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这个分数反映的政策结果喜忧参半:尽管该政策在推动菲律宾能源开放以及建设投资渠道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在能源获取与传输方面,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依赖旅游业发展的地区,仍然存在长期未解决的“盲区”。
奥肯教授表示:“有一点是明确的:在开放外资持股与鼓励可再生能源投资方面,我们的动力十足。但是,能源可靠性仍未能得到足够关注,尤其是在重度依赖旅游业的岛屿社区,而这些地区最容易受到断电影响。
他还指出,政府在加速实现电网现代化、支持本土能源开发以及能源储存系统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政府仍未能完全解决农村地区电气化问题,也未能推动包容性治理。
目前,菲律宾全国仍有约4%的社区未能通电。这些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偏远且经济条件不容乐观。尽管菲律宾国家电气化管理局正在部署数千个家用太阳能系统,但这些设备既无法满足家庭的全部用电需求,也不能长期替代电能。
奥肯教授表示,“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最难到达的。这些地区大多位于偏僻岛屿或是山区,基建成本价格高昂,让人望而却步。
他指出,电网拥堵是一大难题。尽管菲律宾通过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增加了发电容量,但是输电设施匮乏不仅影响电厂并网,还会造成发电产量下降。
奥肯教授解释道:“如果继续增加可再生能源电站,而电网不足以承载相应负荷,这就好比修建高速公路却不设置匝道。若不提升输电系统,我们只会离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越来越远。”
另一个问题是农村电气化资金不足。他解释说,来自政府财政和发电成本差额补贴大多被用于补贴未通电地区的柴油发电。因此,只有很少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设施原本能够为这些地区提供更可持续、更具成本效益的能源。
奥肯教授指出,我们需要把目光和资金投入到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基础设施扩建上。与此同时,他提醒道,加快审批程序,如为能源项目开设“绿色通道”等举措,忽略了与农户、渔民群体的关键性协商。当前,农业用地正被转化为太阳能农场,海上风力发电亦侵占传统渔场,这些现象引发了人们对政策包容性与公平性的质疑。
他特别指出:“如果急于增加发电容量,我们极有可能忽视社区的声音。我们必须平衡好能源快速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关系。不能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必要的协商,忽视社区的参与。”
奥肯教授在评估菲律宾能源部规划时指出,政策和现实之间最大的脱节在于实施层面。尽管国家计划强调可再生能源发展,但是配套基础建设缺失以及当地居民参与度有限,严重制约了项目的执行落地。
他还强调了在制定《菲律宾能源行动计划》时要更加透明。他表示,如果过程不透明,要想评估计划是否可行以及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奥肯教授强调必须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划摆在突出位置,确保新项目与现有的传输能力相匹配。他表示,政府必须改革电气化项目的资金筹集与实施机制。另一当务之急是通过更具竞争力、更透明的采购流程来降低发电成本。
为此,他指出三大注意事项,即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规划应与电网承载力一致;改革电气化资金分配机制,真正覆盖到未通电地区;改革采购程序,降低发电成本。
奥肯教授希望在马科斯总统即将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能包括政府支持能源的可靠性和韧性建设的观点。他还呼吁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和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来降低能源投资风险。
他强调:“政府需在解决能源可靠性问题时迎难而上。投资者也需相信项目不会陷入繁文缛节或法律纠纷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