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计划30亿美元投资菲律宾首个海上风电场
ACEN公司批准为卡马林斯海上风电项目追加开发资金,这是其与哥本哈根基础设施合作伙伴(CIP)的合资项目,作为其2026年业务计划和预算的一部分。
该项目有望成为菲律宾首批大型海上风电开发项目之一,潜在装机容量高达1吉瓦。这笔尚未披露具体金额的资金分配,在ACEN于2025年11月10日召开的例行董事会会议上获得确认。
ACEN在2025年初收购了该项目控股公司25%的少数股权,标志着其扩大可再生能源投资组合的战略举措。卡马林斯海上风电项目已取得多个重要进展,包括2024年获得菲律宾投资委员会颁发的绿色通道地位,以及能源项目国家重要性证书,使其在许可和执照审批方面享有优先处理权。
目前,该项目处于前期开发阶段,并计划参与菲律宾能源部的绿色能源拍卖。预计该项目将为吕宋电网提供大量清洁能源,推动菲律宾的能源转型目标。
在董事会批准追加资金之前不久,丹麦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公司CIP重申了其投资30亿美元在卡马林斯省建设首座海上风电场的承诺。这标志着CIP在东南亚的首个项目,也是对菲律宾清洁能源转型目标的重要推动。
上周,CIP官员在马拉卡南宫会见了总统费迪南德·R·马科斯,表达了通过其合作伙伴ACEN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对菲律宾可再生能源行业持续发展的信心。
卡马林斯海上风电项目简介和机会
(Camarines Offshore Wind Project)作为菲律宾首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之一,具有1吉瓦(GW)级的潜在装机规模,并且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对中国产业链而言,这一项目不仅意味着开拓菲律宾乃至东南亚新能源市场的关键突破口,更是在设备出口、工程服务、投资合作、技术输出、区域产能布局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重大潜在机会。
一、核心机会概览:中国产业链为何关注卡马林斯项目?
机会类型 | 具体内容 |
|---|---|
设备出口 | 风机、塔筒、海缆、变压器、电气设备等 |
工程服务 | 海上施工、安装、基础建设、港口物流支持 |
投资合作 | 通过EPC、PPP、合资模式参与项目开发 |
技术输出 | 风电技术、海洋工程技术、运维标准 |
区域辐射 | 以菲律宾为跳板,拓展整个东南亚市场 |
二、具体产业链环节的潜在机会
1. 风电设备制造与出口(核心机会)
(1)风力发电机组(风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风机制造国,拥有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远景能源、运达股份等全球领先的风机厂商,具备6MW~16MW级海上风机技术与批量交付能力。
卡马林斯项目若采用大型海上风机(预计在8MW以上),中国风机厂商可通过出口整机或与当地/国际开发商合作供货进入菲律宾市场。
(2)塔筒与基础结构
风机塔筒、导管架、单桩等重型钢结构需求巨大,中国企业如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泰胜风能等,在制造与出口方面具有成熟经验与成本优势。
项目靠近南海,运输便利,有利于中国厂商以“中国制造+菲律宾本地组装”方式降低成本、提升响应速度。
(3)海底电缆(海缆)
海上风电需要大量高压、抗腐蚀的海底电缆连接风机与陆地升压站,中国企业在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海缆研发与制造能力。
该项目预计需要超过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海缆,是中国海缆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的优质标的。
(4)升压站与电气设备
包括变压器、开关柜、GIS(气体绝缘开关)、无功补偿设备等,中国电气设备供应商如特变电工、中国西电、思源电气、南瑞继保等,可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整体解决方案。
2. 海洋工程与施工服务(高附加值环节)
(1)海上施工与安装
包括风机吊装、打桩、基础施工、海缆敷设等,属于高技术、高门槛环节。
中国拥有振华重工、中交三航局、龙源振华、华电重工等具备丰富海上风电施工经验的企业,可提供施工装备(如自升式平台、打桩船、敷缆船)+工程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若菲律宾本地施工能力不足,中国工程企业可通过联合体、EPC总承包或分包方式参与。
(2)港口与物流支持
项目设备运输、风机组件存储、施工船靠泊等需要配套港口设施升级,中国企业可参与码头建设、物流园区开发、重件运输服务等。
中国港湾工程公司(CHEC)、招商局港口等具备丰富经验,可协助建设专用运维港口或物流中心。
3. 投资与开发合作(商业模式创新)
(1)EPC总承包或联合开发
中国企业可与ACEN、CIP或未来可能引入的其他开发商合作,以EPC(工程总承包)、BOT、BOO、PPP等模式参与项目投资与建设。
特别是在融资支持方面,中国政策性银行(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与商业银行可为项目提供“融资+设备+工程”捆绑式服务,提升整体竞争力。
(2)设备融资租赁与绿色金融
中国租赁公司(如国银金租、工银租赁、华融租赁)在新能源领域活跃,可为菲律宾项目提供风机、海缆等设备融资租赁方案,降低投资门槛、加速项目落地。
中国主导的绿色债券、碳金融工具也可为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4. 运维服务与区域中心布局(长期收益)
(1)海上风电运维(O&M)
项目运营期长达25年,需要定期维护风机、电气系统、海缆等,中国运维企业(如龙源电力、三峡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等旗下运维公司)可提供:
定期巡检、故障处理、备件供应
运维船、远程监控、数据分析服务
(2)建立区域运维中心
菲律宾地处东南亚中心,中国风电企业可考虑以卡马林斯项目为起点,在马尼拉或卡马林斯设立区域运维基地,服务整个东南亚市场,实现“建设+运维+备件”一体化布局。
5. 技术标准与产业合作(软实力输出)
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海上风电设计标准、施工规范、运维体系,可通过技术合作、人员培训、联合研发等方式,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与菲律宾本地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风电技术培训、中文-他加禄语工程语言桥梁建设,提升中国在当地的“技术影响力”。
三、战略意义:不止于菲律宾,更是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
进入东南亚市场的战略跳板
菲律宾是东盟重要成员国,卡马林斯项目若由中国企业或供应链深度参与,将为中国打开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新兴海上风电市场提供先发优势与案例背书。
推动中国风电产业链全球化布局
通过参与该项目,中国风电企业可进一步实现“设备制造—工程服务—投资运营—区域中心”全产业链出海,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解决方案”升级。
强化中菲绿色经济合作纽带
在当前中菲关系背景下,新能源合作是双方为数不多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领域。卡马林斯项目有望成为中菲在绿色经济、低碳转型、能源安全等议题上的标志性合作项目。
四、政策建议与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层面 | 建议 |
|---|---|
对企业 | 抱团出海,组建“设备+工程+EPC+金融”联合体;提前布局菲律宾市场,设立本地公司或合资企业;加强与ACEN、CIP的沟通与投标准备 |
对政府 | 提供出口信贷、保险支持;推动中菲绿色能源合作备忘录细化落地;鼓励政策性银行参与项目融资 |
对行业协会 | 组织企业考察与路演;搭建中菲风电产业对接平台;推动技术培训与标准互认 |
总结:卡马林斯项目——中国风电产业链国际化的重要机遇
卡马林斯海上风电项目不仅是一个1吉瓦的能源工程,更是中国风电与新能源产业链进军东南亚、实现全球化布局的关键突破口。
对中国而言,该项目在设备出口、工程承包、投资合作、运维服务、区域辐射、技术标准输出等方面,均蕴含着巨大商业价值与战略意义。
抓住这一机遇,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浪潮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同时推动中菲经贸合作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