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T+EPC”模式解析

企改山海经   2025-08-02 13:31:04

中国化学是施工企业利用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发展的典范,提出“T+EPC”(技术+工程总承包)模式,该模式特别值得涉及复杂工艺或特定技术的能源、电力、化工领域施工企业参考借鉴。

第一部分:丰富“T”的内涵

中国化学提出不断丰富“T”的内涵,在工程技术、工艺技术、管理技术、装备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除了传统的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外,丰富了技术的内涵。一是提出管理技术,如建立一体化的应急管理管控体系,ERP覆盖到项目级,建立项目、材料采购、设备、财务等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效益。二是提出装备技术,装备是工厂的核心组成部分,高端施工企业要了解装备、优化装备、乃至设计装备。施工企业在做好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工程管理,持续加大机器人等新装备的投资和应用。

第二部分:做强“T”的支撑

做强“T”的支撑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围绕市场需求立足自身优势加快科技创新。中国化学聚焦在尼龙新材料、硅基材料、高端聚烯烃、磷氟材料、绿色环保等五条产业开展科技研发。二建强科技研发体系。中国化学搭建“一总院+多分院+N平台”科研体系,与顶尖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拥有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资源。三是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研发投入强度连年保持在3%以上,通过“揭榜挂帅”等攻关机制,推动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向研发创新加速汇集。施工企业应从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领域两方面综合考虑找准研发方向,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开展研发工作,通过揭榜挂帅、收益分成等方式集聚创新力量。

第三部分:提升“T”的价值

提升“T”的价值,指中国化学以技术作为“敲门砖”,重视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技术对品牌的赋能,努力实现在“工程方面高人一头、在产业方面领先一步、在品牌方面独树一帜”。如中国化学下属赛鼎公司日产千吨级双加压法硝酸技术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先进”认证,并相继斩获省部级及行业技术进步科技奖项5项,成为全球硝酸行业技术标杆。利用该项技术赛鼎公司累计完成了90余套硝酸装置设计及国内外EPC项目。施工企业也应注重在规划施工过程中引导客户应用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在对外沟通中塑造技术实力强的品牌形象。 

阅读3803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