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筹备首轮储能拍卖,能矿部接洽多家中企

走出去情报   2025-10-31 14:59:03

近日,巴西总统卢拉率团访问东南亚。随行的矿产和能源部长Alexandre Silveira在访问期间,与华为数字能源、比亚迪、宁德时代、远景能源、阳光电源、海博思创、海辰储能等中资企业接洽,重点推介巴西计划在2025年内筹办的首轮储能拍卖,以寻求中国投资的参与。

会谈期间,上述中资企业展示了面向大规模储能应用、智能电网的技术合作方案及商业模式。

亦有消息称巴西政府筹备中的电池储能拍卖将于2026年4月举行。2025年11月将开展为期20天的公开征询,以确定招标细则。

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Index=0

巴西此次储能拍卖将在备用容量拍卖(LRCAP)框架内实施,将增设专门的储能板块。巴西国家电力局(ANEEL)、国家电力调度中心(ONS)、能源研究公司(EPE)已与矿产和能源部协作制定有关的技术参数,共同筹备储能拍卖事宜。

首轮储能拍卖的预计需求量将达到2GW,另有18GW的储能项目已完成拍卖注册准备,可报名参与下轮储能拍卖。

在此之前,巴西当局曾计划在2025年6月启动首轮储能拍卖,但被联邦法院驳回。当时,一名联邦法官裁定必须重新进行公开征询后方可推进拍卖程序。此项裁决回应了利益相关方对拍卖规则的质疑。

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Index=1

巴西的首轮储能拍卖为何遭延迟?以往的多次公开征询已揭示多项关键问题。

一是监管及合同框架的关键细则尚未敲定。

截至2025年10月,巴西国家电力局(ANEEL)关于储能专项的第39号公开征询已经历两周年。该机构曾计划于2025年5月发布涉及储能监管的法规。但时至今日,包含实施细则的监管法规仍未公布。仅在2025年8月发布了对公开征集意见进行分析的“技术说明”文件。完整的储能监管框架预计要到2028年才能全部完成。这种“先实践、后定规”的模式将增加首批参与拍卖的储能项目的投资风险。

二是并网规则和收益模式尚未确定。

公众咨询的过程中,并网规则和费用模式是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1.储能项目如何分类?储能项目归类至电源侧、负荷侧还是电网侧,直接影响并网费用、电网使用费及费率标准的适用。争议在于如何制定一个公平且能够激励投资者的电网使用费收取标准。

2.储能项目的收益模式。目前来看,巴西当局更倾向于将储能项目纳入备用容量拍卖(LRCAP)框架,使之通过固定容量补偿获取收益,而非通过峰谷套利和参与辅助服务获取收益。此前,矿产和能源部曾提议将套利获取的收益归拢入一支基金,用以向储能项目运营商支付其他款项,而非由开发商直接获取。该项提议引发了外界对巴西储能项目经济性的担忧。

英国研究机构模拟的结果显示,拟议的规则可能导致巴西储能项目的成本过高。巴西当局若能针对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实施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类似对光伏电池板和逆变器的政策),可带动储能项目的投标价格下降13%。若当局的规则允许储能项目开发商获取套利收益,巴西东北部的储能项目投标价格可降低17%,东南部则可降低9%。若能取消国家电力调度中心(ONS)对储能项目放电时段的决定权,套利收益还将进一步提升。

3.储能项目缺乏标准化的要求。当局尚未对参与拍卖项目的最低技术要求、合同期限等事项,进行明确的标准界定。目前拟议的模型针对的是最低容量为30MW、全年可用并通过固定容量补偿获取收益的储能解决方案。

三是限电的问题。巴西目前的电网建设显著滞后于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增长,限电的问题非常突出。部分利益相关方提出,若巴西在尚未解决电网瓶颈的当下大量部署储能项目,可能会导致选址不当,或因限电造成储能资产的闲置。

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Index=2

综合而言,国复咨询对巴西是否会在2025年末至2026年初启动首轮储能拍卖表示谨慎乐观。

对于储能项目的投资商和运营商而言,建议关注11月新一轮公开征询的实时进展和关键争议。若巴西当局在规则制定方面继续维持偏保守的立场,峰谷套利和辅助服务的收益将面临不确定性,则未来需要审慎评估巴西储能项目的经济性。

对于储能设备制造商和工程承包商而言,除关注储能系统的税费情况之外,还需关注本地化方面的要求。未来,巴西当局若降低税收方面的壁垒,会以提高本地化合作水平作为交换。在本地化和成本控制两方面更强的厂商将有机会扩大竞争优势。

阅读3765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