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风险预警 | 伊拉克、尼日利亚、土耳其
伊拉克
萨德尔支持者及“和平旅”行动一度升级,首都“绿区”冲突2日内已造成至少30人死亡,政治派系分歧难弥合导致国家运行面临严重危机,中使馆提醒在伊侨胞和中资机构加强安全防范,库尔德自治区一地举行抗议谴责社经问题并要求按期选举,局部政治稳定性、社会治安、示威冲突及国际关系风险高企持续预警。
截至2022年8月30日,伊拉克新冠疫情累计确诊病例超245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2万例。8月29日至30日,因伊拉克政府组阁停滞不前而产生的政治紧张局势已导致首都巴格达多起暴力事件,这场暴力事件是在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宣布退出政坛后开始的。8月30日,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发布最新安全警示,称当前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冲突仍未平息,安全形势仍复杂严峻。中国驻伊使馆提醒所有在伊中国公民和机构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继续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范、做好应急准备,尽量避免外出,确保人身和机构安全。鉴于巴格达当前安全形势,驻伊使馆领事部自即日起暂停对外办公,恢复正常办公时间将另行通知。同日,土耳其外交部发布针对伊拉克巴格达的类似相关旅行警告。
8月29日,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宣布永久退出伊拉克政坛,并将关闭“萨德尔运动”相关机构。随后,萨德尔支持者在首都巴格达的抗议活动迅速升级。大批人群推倒“绿区”路障,强闯包括共和国宫在内的政府大楼,并与伊安全部队发生暴力冲突,致3人死亡、50多人受伤。伊拉克联合行动指挥部(JOC)宣布,8月29日当晚7时起实施全国宵禁直至另行通知,巴格达于当天下午3时30分开始宵禁,禁止车辆和公民外出。部分国际组织通过直升机从“绿区”向巴格达国际机场紧急撤离。伊拉克安全部队封锁了首都以南的道路,以防止更多抗议者从萨德尔据点的南部省份抵达。伊拉克南部济加尔省宣布,出于安全考虑所有政府办公室将于8月30日关闭。29日当晚,部分萨德尔“和平旅”武装分子与伊安全部队在“绿区”和外交部附近发生冲突交火,安全部门称至少有7枚炮弹落入“绿区”,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附近曾遭火箭弹袭击。8月30日当地时间下午,伊拉克联合行动指挥部(JOC)第一时间发表最新声明,宣布解除全国宵禁。这一声明是在萨德尔在首都巴格达以南的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公开呼吁其支持者停止抗议并在一小时内撤出首都“绿区”后发出的。萨德尔的支持者在讲话后开始撤出绿区,亲萨德尔的“和平旅”武装民兵也开始逐渐从首都撤离。巴格达安全部队的最高警戒状态解除,首都将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据该国医务人员的最新数据,从29日至30日,发生在首都“绿区”的冲突已造成至少30人死亡。消息人士称,有700人受伤,其中包括110名安全部队成员。有分析人士指出,什叶派及库尔德关于组建新政府的分歧严重且长期难以弥合,各方示威导致议会、最高司法机构等相继停摆,此轮社会动荡或有反复,国家运行仍面临严重危机。若伊拉克再次陷入无政府状态,紧张政局将加剧恶化。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2年8月26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通往国际区(IZ,也称绿区)的卡迪西亚(Qadisiya)高速公路发生一起爆炸事件,一辆澳大利亚大使馆车辆受损。伊拉克外交部谴责该事件,并重申政府保护外交使团的承诺。澳大利亚一直试图通过外交努力调节伊拉克敌对政党矛盾,以结束该国旷日持久的政治僵局。另外,8月6日,北部库尔德自治区苏莱曼尼亚举行抗议活动,谴责社经问题并要求10月1日按计划举行地区选举。据称,当局安全部队发射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驱散示威民众,并逮捕数名记者。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伊拉克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恐怖袭击多发,武装冲突频繁,战争遗留危险品或爆炸物遍布全国各地,潜在危险较大,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2017年12月,伊拉克宣布取得打击“伊斯兰国”的历史性胜利,但目前伊境内仍有残余极端分子伺机发动袭击。自2019年10月1日以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等地爆发持续暴力反政府示威,抗议政府腐败、服务不力及高失业率等问题,其规模为近年罕见,据估计已造成至少600人死亡、21000人受伤。2021年10月,伊拉克举行议会选举,“萨德尔运动”成为议会最大党,拥有329个席位中的73席,但尚未达到宪法规定议会三分之二以上选票选出总统的门槛,必须与其他政治团体联盟。虽为什叶派领袖,萨德尔却主张与逊尼派和库尔德政党联盟,遭到伊朗支持的派别阻挠,组阁陷入僵局。2022年6月,萨德尔下令党内73名议员集体辞职,宣布退出议会,以推动新政府组建进程。7月,萨德尔的长期对手、前总理马利基领导的“协调框架”先后提出由马利基和前内政部长苏丹尼担任总理,遭萨德尔公开批评,萨德尔的支持者们组织抗议活动,于7月27日及30日两次闯入议会并发起长期占领议会的行动,政局再次恶化。8月,伊拉克最高司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因受示威影响,暂停所有会程和审判工作。看守政府总理称,最高司法机构停摆将使国家“陷入严重危险”。
另外,巴士拉省等南部省份易因资源、经济、宿怨等纠纷发生部落暴力冲突事件。2022年6月23日,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近期谨慎前往卡尔巴拉、瓦西特、纳杰夫、迪瓦尼亚、穆萨纳、济加尔、米桑、巴士拉、埃尔比勒、杜胡克、苏莱曼尼亚、巴比伦等12省,暂勿前往伊拉克其他地区,提醒有效期至2023年1月8日。目前,伊拉克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恐怖活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武装冲突风险、示威冲突风险、国际关系风险、政治稳定性风险及自然灾害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伊拉克各地,尤其是首都巴格达、卡尔巴拉、纳西里耶、迪瓦尼耶、基尔库克、摩苏尔、巴士拉、巴古拜、纳杰夫等主要城市,以及北部库尔德自治区等地,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或谨慎前往示威高发地和传统高危敏感地区,密切关注当地媒体对示威抗议和安全事件的最新报道,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备及预防本土传播的疫情,避免谈论社会、政治敏感话题,避免接近政治集会、示威骚乱区域、武装冲突区域、能源设施、美军设施、伊朗外交使团、议会大楼、外交使馆、市政厅、总统府、学校、及政府或军警服务设施。中方企业管理人员应聘请专业机构,随时做好动态安全评估,了解项目动态安全信息,必要时应考虑暂时撤离危险地区。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预计当地偶发性道路封闭禁行与安保措施加强、宵禁与紧急状态等情况。同时,应严格遵循伊拉克军警部门、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尼日利亚
猴痘病例激增上半年确诊157例,拉各斯发生对立团体冲突致3人死亡,警察机构与电力行业的多个工会举行罢工要求改善工作条件,警方加强首都与周边警力及关键设施安保防范袭击,公共卫生安全、社区冲突、工会运动及社会治安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2年8月30日,尼日利亚新冠疫情累计确诊病例超26万例,累计死亡病例3148例。8月10日,尼日利亚卫生官员表示,该国猴痘病例激增,2022年上半年共报告157例,去年同期则约为20例。今年上半年已有26个州报告相关病例,其中拉各斯州病例最多(20例)。截至7月31日,全国报告4例死亡病例。另外,8月29日,特大城市、旧都拉各斯市奥沃代-埃莱德地区发生冲突,造成至少3人死亡、多处建筑和车辆被烧。冲突原因系8月28日一名全国公路运输工人工会(NURTW)的领导人被敌对团体杀害。目前当局已部署安全部队恢复地区秩序。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2年8月29日,尼日利亚警察部队(NPF)民事监督机构“治安服务委员会”(PSC)的一个工会发起无限期罢工,抗议工作条件等问题。潜在示威地点包括:首都阿布贾和拉各斯的PSC办公室、NPF驻点和主要政府大楼附近。8月18日,全国电力雇员工会(NUEE)、电力及联合公司高级雇员协会(SSAEAC)成员在与尼劳工和就业部谈判后,暂停了17日开始的全国无限期罢工行动。工会代表称,若两周内未得到关于工作条件诉求的答复,将继续恢复罢工行动。罢工及在尼日利亚输变电公司(TCN)各站点举行的示威活动导致多地停电。另外,8月15日,尼日利亚警方宣布已加强全国各地主要设施的安保以防范反政府武装袭击,包括学校、医院、关键基础设施以及战略性地点、道路与社区等。近期该国安全形势趋紧,非法武装或犯罪组织在各地发动的反政府袭击事件不断增加,外界越来越担忧阿布贾和拉各斯等关键城市遭袭。8月2日,尼警方宣布加强首都及周边地区警力,以努力消除安全威胁给民众造成的恐慌,保护重要国有资产和易受攻击的设施。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尼日利亚政局总体平稳,安全形势持续复杂严峻。尼东北部“博科圣地”恐怖势力持续活跃,自杀炸弹袭击与武装袭击事件多发。尼日尔州、卡杜纳州两州交界地区绑架犯罪团伙活动较前更为频繁,并可能流窜至两州其他地区作案,当地中方企业和人员成为武装袭击、绑架等目标的风险陡增。近年来,高贫困率、高失业率、民间枪支泛滥,导致社会治安欠佳,针对外资企业与外籍人士的抢劫、绑架事件时有发生,目的通常是“绑架换赎金”。绑架高发地点也在不断变化,传统高发区是尼日利亚三角洲地区,但近年在北部及西北各州也多有发生。
2020年10月以来,尼日利亚爆发反对警察暴行的和平示威,并演变成数十年来对执政精英的最大挑战之一。2021年,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在纪念尼日利亚独立61周年的讲话中表示,该国面临的诸多问题是自1967年至1970年的内战以来最具挑战性的。部族、教派、地区等矛盾频繁引发械斗、骚乱等群体性事件,尤其是尼中部“中间地带”多宗教信仰和各民族混居地区,社会矛盾异常尖锐、错综复杂,游牧部族与定居族群间常因牧场与水源纠纷爆发冲突。尼南部三角洲武装势力长期活跃,常袭击当地油气设施;南部几内亚湾海盗绑架与袭击风险仍较高,持续威胁海上安全和国际物流供应链。
除新冠疫情外,全国多地常年流行的疫情包括:拉沙热、脊髓灰质炎、黄热病、霍乱等。2022年7月14日,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领馆发布安全提醒称:当前,尼日利亚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博尔诺州、约贝州、阿达玛瓦州等地恐怖组织活动频繁,奥贡州、奥逊州、卡杜纳州、赞法拉州、尼日尔州等地接连发生武装绑架、抢劫等恶性安全案件,近期应暂勿前往上述地区。此外,谨慎前往科吉、拉各斯、高原、埃基蒂、阿南布拉、埃努古、纳萨拉瓦、贝努埃、埃邦伊、塔拉巴、卡诺、包奇、河流、克罗斯河、埃多、翁多、阿比亚、阿夸伊博姆、巴耶尔萨、三角洲和伊莫共21州,该提醒有效期至2023年1月6日。目前,尼日利亚的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族际暴力风险、恐怖活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示威冲突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尼日利亚各地,尤其是尼东北部、中间地带、南部等高危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密切关注当地媒体对各类安全事件与疫情的跟踪报道,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备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外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防控措施,避免相关法律风险,避免前往尼东北部地区、什叶派与逊尼派混居地、政府与军营设施、政治集会场所、各宗教节庆场所、中部民族部族混居地、犯罪案件高发地区(尤其是高速公路、偏远农村灌木丛、几内亚湾海盗活跃区域)、疫情高发区、油气设施、学校、集市、难民营地、公交枢纽等,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适度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中方在外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绑架勒索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同时,应严格遵循尼日利亚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土耳其
退休人员在首都等地集会示威反对政府修改申领规定,超速致国内连发重大交通事故,7月贸易逆差达38年来最大值,与希腊就战机飞行再起纷争,集会示威、国家经济及国际关系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2年8月30日,土耳其新冠疫情累计确诊病例超166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0万例。8月29日,土耳其伊兹密尔省科纳克区(Konak)举行和平反战示威。28日,伊斯坦布尔省锡利夫里区退休人员举行抗议活动,反对政府修改养老金申领者的年龄限制。之前首都安卡拉曾举行相关活动。另外, 自8月20日起,土耳其加济安泰普、马尔丁、穆拉、阿马西亚等省连续发生多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近40人死亡、70多人受伤。该国交警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8.8万起交通事故,造成920人死亡、12.7万人受伤。超速驾驶是大部分事故的主因,另有2260起事故由车辆故障导致。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2年8月29日,土耳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今年前7个月的贸易逆差对比去年同期增长143.7%,为622亿美元。其中7月贸易逆差高于预期,飙升至107亿美元,达成38年以来最大的逆差。据有关分析人士透露,土耳其贸易逆差数额超出市场预期且快速飙升,系受全球能源成本高涨影响。8月28日,土耳其官方媒体指认希腊使用防空导弹系统锁定土战机的做法是“敌对行为”。据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希腊部署在克里特岛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23日雷达锁定土多架在希腊罗得岛以西空域飞行的战机。土国防部官员表示,希腊行为“不符合(北约)联盟精神”,且已属“敌对行为”。长期以来,土希两国在地中海有关岛屿归属及领空领海划分问题上纷争不断。上周,土称希干扰其正在执行北约任务的战机,随后召见希武官并向北约提起申诉。希方则称,土战机在事先没有通知的情况下伴飞美国B-52轰炸机入境,希战机启动预案紧急应对。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土耳其政局基本稳定,社会总体稳定。2018年8月货币危机后,土耳其经济增长萎缩、食品价格失控、失业率高涨;2019年地方选举前,里拉汇率再次剧烈波动,导致执政党在地方选举中失去多个重要城市,总统埃尔多安的权威遭象征性打击。2023年土耳其将举行新一轮大选,选民将选出新总统以及600名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员,届时因党派纠纷导致的示威抗议和相关暴力事件或有所增加。当前,土国内绑架案件多发,虽然对象多为本土居民,但涉及外籍群体的案件也偶有出现,尤其在伊斯坦布尔省,针对西亚和东南亚移民的绑架案时常发生。随着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持续存在,机会型犯罪案件可能进一步增多,看上去较富裕的外籍群体面临的风险也将相应提高。另外,土国内仍存在“伊斯兰国”(IS)、“库尔德工人党”(PKK)、“居伦运动”(FETÖ)等多股恐怖势力,当局予以持续打击。2022年7月25日,中国驻土耳其使馆更新关于近期谨慎前往土耳其东南部6省的安全提醒,表示东南部地区安全形势存在不稳定因素,提醒谨慎前往哈塔伊、加济安泰普、基利斯、尚勒乌尔法、马尔丁及舍尔纳克省。受疫情和国际环境变化影响,原本就面临通膨与货币贬值问题的土政府在经济发展上迎来更艰巨的挑战。7月,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土主权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B”,并确认其经济前景为“负面”,原因是土不断上升的通胀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8月,另一评级机构穆迪将土主权信用评级由B2下调至B3级,称土经常账户赤字可能大大超出预期,或接近GDP的6%,且通胀持续攀升、里拉持续贬值。目前,土耳其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恐怖主义风险、武装冲突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国际关系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国家经济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土耳其各大城市,尤其是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以及东南部边境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距离叙利亚边境16公里范围,尤其是马尔丁省、尚勒乌尔法省、哈塔伊省及东地中海地区等其他高危敏感地区,并在包括阿达纳省在内的土东南部其他地区提高警惕;高度重视政府各项限制,严格执行相关防控措施,避免相关法律风险;密切关注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对安全事件与疫情的最新报道,远离各种集会活动和抗议示威,提高警惕,加强驻地安保等级。同时,应严格遵循土耳其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