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在必行,印尼佳蒂格德水电站电力十足②
印尼佳蒂格德水电站被印尼政府视为该国“三峡工程”,是印尼迄今最大的水利大坝工程。2013年10月,主席访问印尼期间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佳蒂格德大坝,称赞“两国合作完成的佳蒂格德大坝,将给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今年5月18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到印尼佳蒂格德水电站调研指导工作,用“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业绩”称赞中国电建专业的技术能力和履约表现。
该水电站是中国电建承建的佳蒂格德大坝项目的后续发电工程,总装机容量110兆瓦,年均可发4.5亿度电,由中国电建所属西北院承担勘测设计,水电十局承建。
因地制宜,建生态友好型大坝
设计之初,中国电建通过大量研究及试验,坝型选择因地制宜、形式新颖,整体采用粘土心墙堆石坝,河谷右岸中坝段采用混凝土重力坝,解决了坝型与泄洪、取水建筑物的布局。同时,充分利用溢洪道重力坝段刚性结构的特点,将导流、取水和泄洪建筑物集中布设在该坝段中。
在坝体下游岸坡滑坡体的防治处理设计中,采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取得了安全、高效、生态友好的开发成果。另外,最大程度利用当地材料,坝体心墙粘土和堆石材料均选自坝址周边库区,极大地减少了施工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科技创新,以工艺以“智”取胜
作为中国和印尼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标杆工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注重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以技术创新,确保工程一次成优。
针对大坝库岸及下游复杂地层边坡治理施工,研制出双向空气潜孔锤冲击回转钻进新技术,解决了锚固钻进孔壁坍塌、钻具卡埋、造孔质量差等问题。创新性地在库岸及大坝下游边坡支护施工中采用了水泥裹砂喷混凝土施工工艺,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了喷混凝土支护质量及使用年限。
因坝基为偏软岩且有多条断层穿过,电建团队升级采用“至上而下分段灌浆法”,不仅保证了灌浆质量,而且提升施工效率。针对坡度陡、厚度大的特点,在施工中,创新采用拖模施工工艺,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并在当地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同时,采用改进型GPS智能监控系统有效监控运料设备,科学调度,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安全,填筑工效也提高25%以上,保证了填筑连续高效施工。
电站建成移交后,能够满足约5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将对保障印尼爪哇电网的电力供应安全、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比例、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