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柬、越、马、泰四国光伏双反调查终裁结果, 最高税率超3400%
美国东部时间本周一(4月21日),经过长达一年的贸易调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东南亚四国光伏组件的反倾销调查最终结果。
调查发现,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光伏组件制造商涉嫌通过“非公平”手段赚取美国政府的补贴,并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向美国市场倾销产品。这项调查是由美国国内光伏相关企业发起,由前总统拜登批准发起调查。
美国东部时间4月21日,美国商务部最终公布其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晶硅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反倾销与反补贴税的终裁税率。个别柬埔寨企业被裁定反补贴税达3403.96%,越南“全国平均”倾销税达271.28%。
针对上述四个东南亚国家企业的适用税率详情如下:
本次关税措施将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最终裁定(大约在5月20日)美国国内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业受到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倾销和补贴进口产品的损害后正式生效。
此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已就此反倾销/反补贴税案件作出了初步裁定。
最终关税金额与初步金额相似或略高,但是,针对柬埔寨的反补贴税率从729%一举跃升至3400%。
虽然本次的加征关税将使美国国内制造商受益,但同时也将对长期依赖廉价外国供应的美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商造成冲击,这加剧了受特朗普政府政治和政策变化影响的行业的不确定性。
此次加征的关税是对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广泛新关税的补充,这些新关税已经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和市场。这些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旨在抵消美国商务部计算出的所谓不公平补贴和定价的价值。
美国商务部此举意在落实特朗普和拜登总统所主张的“美国再工业化”计划。潜在的受益者包括韩国光伏巨头韩华Q-Cells和美国First Solar等公司。
尽管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所刺激的补贴和需求,推动了美国各地对新建光伏面板产能的兴趣和投资,但制造商警告称,这些工厂仍然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外国竞争对手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设备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