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基础设施投资 | 建设空间巨大,鼓励私人资本进入

走出去新干线   2018-09-11 07:25:53

澳大利亚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优良,但设施老化、投资建设不均衡等问题明显,制约了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为此,澳大利亚政府着力扩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加强公共交通、水务和再生能源等领域前景规划,不断推出公私合营基础设施项目吸引外国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吸引外资的领域。

发展现状和前景:

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建设空间巨大

澳大利亚基础设施整体较为完善。据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2015—2016》,在全球140个经济体中,澳大利亚基础设施总体质量排名第35位,其中电力供应和航空设施分别排名第22位和27位,高于总体水平。

但澳大利亚基础设施远远跟不上迅猛发展的出口产业,亟需更新与升级。许多基础设施已接近使用年限,老化现象日益严重,成为澳大利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瓶颈。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缺口预计在7700亿澳元左右。此外,澳大利亚移民人口不断增加,客运与货运需求持续扩大,全国尤其是主要城市基础设施压力较大,升级改造和新建基础设施迫在眉睫。

澳大利亚各州及领地政府把加快境内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的工作重点,亟需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发展,港口、电网、天然气管道等大批资产销售启动在望。为保障澳大利亚北部地区顺利开发,联邦政府将拨款50亿澳元作为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信贷安排,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各州政府通过基础设施私有化为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2014年,新南威尔士州以17.5亿澳元出售纽卡斯尔港,以52亿澳元出售博特尼和坎伯拉港。2015年,多地政府新财年预算中都包括基础设施资产出售计划,如,西澳大利亚州宣布了包括出售弗里曼特尔港在内的大规模资产出售计划。未来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是投资澳大利亚的重要领域。

据知名工程管理咨询公司ARCADIS发布的2014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指数,从经济发展、商务环境、投资风险、基础设施、财税等五个维度进行评价,澳大利亚在参评的41个最具投资活力的经济体中排名第九位,投资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前景看好。

政策导向:

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基建领域

为支持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各种鼓励政策和措施。目前,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战略规则有:《国家建设计划》、《可居性城市计划》、《国家港口战略》和《国家城市政策》。在2014年联邦政府预算中,澳大利亚政府承诺未来七年向交通基建投资500亿澳元,其中约390亿澳元用于远期投资,与之前五次联邦预算相比增加了约90亿澳元。2014年联邦政府预算引入两项新举措。

一是基建发展一揽子计划。联邦政府向包括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的大型公路项目等多个基建项目注资116亿澳元。预计此一揽子计划将刺激逾1250亿澳元的州政府和私人投资者投资。联邦政府还将成立一个10亿澳元的全国优势地区基金,为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扩建提供资助。

二是资产回收行动。鼓励各州政府出售政府资产,将收益用于新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联邦政府设立一个50亿澳元的资产回收基金,由基金管理委员会向州、领地和其他机构提供融资和财务激励,促使其投资新的基础设施。资产回收行动是私人投资者收购政府蓝筹资产、修建新基础设施的重要机遇,对拥有大型港口、水资产和输电、配电、发电资产等重大资产的州有利。基建公司估计,联邦和州政府拥有至少1000亿澳元可供出售的商业基础设施资产。

市场机遇:

交通运输和电力系统投资需求迫切

澳大利亚基建投资监管环境良好,基建市场相对成熟,私营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澳大利亚在运用公私合营(PPP)模式实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更新换代浪潮兴起,澳大利亚政府对PPP模式的使用还将大幅增加,这为私营部门投资者参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宝贵机遇。

公路——澳大利亚交通运输系统发达,全国约81万公里公路,运输量约占全国交通运输量的3/4。已形成遍布城乡的公路交通网,全国80%以上的交通运输任务通过20%的公路网络完成。联邦政府已经为地方基建项目提供大量投资和贷款支持。如,为维多利亚州一条东西连线的高速公路提供30亿澳元投资,为南澳大利亚州的南北干道提供5亿澳元投资,为昆士兰州图文巴支路提供12.58亿澳元融资,为新南威尔士州WestConnex二期项目提供20亿澳元优惠贷款。联邦政府还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铁路——澳大利亚铁路总长为4.4万公里,主要由沿海大城市向内地辐射,连接采矿中心、农业区和沿海城市。澳大利亚东部、东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铁路网比较稠密。政府优先发展货运铁路,主要用于运输大宗矿产品、谷物和石油产品。澳大利亚铁路基建市场投资需求旺盛,一方面,西澳大利亚州、昆士兰州等矿区到码头线路铁路运输缺口较大;另一方面,旅客增长和城市化使各级政府对建设新客运铁路基础设施、采购新车厢和重组现存铁路客运网络等方面需求迫切。

港口——联邦政府鼓励私有化港口项目建设,出售港口经营权,为新项目筹建资金。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等州政府推出了港口资产私有化计划,出售布里斯班、悉尼的港口。目前,澳大利亚正在推动大量港口建设项目和大宗商品码头和集装箱码头扩建项目,以缓解货运量增长带来的压力。预计到2030年,通过澳大利亚港口运输的集装箱数量是2007年的2.5倍。

机场——澳大利亚航空事业比较发达,民用航空包括客货运输、农业航空、空中医疗服务和航空俱乐部等。全国航空业务由快达、维珍蓝和捷思达航空公司主导。年客流量超过100万人次的国际机场有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和珀斯机场。联邦政府已投资约90亿澳元用于机场升级与改造。

电力——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是供应和购买电力的批发市场。NEM通过澳大利亚能源与市场管理机构(AEMO)下的现货交易市场运作,电厂向AEMO出售电力,零售商从AEMO购买电力。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州与领地政府对部分电力行业资产进行了私营化。澳大利亚电力供应链有四个阶段,包括发电、变电、输电和零售。发电领域对私人投资开放,变电领域南澳大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州的变电网络已经私有化,输电领域首都领地、南澳大利亚州和维多利亚州已经全面私有化,零售领域在大多数NEM辖区内对市场开放,各领域均存在商机。

合作现状:

对澳投资势头正好

2012年,中澳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对中国的投资表示欢迎。中国投资者参与澳大利亚基础设施项目机会增多,尤其在中国企业实力较强、经验较丰富的电力、公路、铁路和港口建设等重点领域。

目前,澳大利亚政府着力推进港口设施私有化,维多利亚州政府于2015年5月确认将出让墨尔本港的租赁权益,期限50年;西澳大利亚州政府也将推动费里曼特尔港私有化。未来几年,澳大利亚将有大量港口、电力设施等高质量资产出售,相关招标活动会吸引诸多中国投资者。

合作建议:

寻找合作伙伴,审慎投资

澳大利亚政府基础建设项目投资预算受限,本国私人资本投资意愿不足,需依赖外国投资,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广东企业拥有经验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队伍,资金较为充足,承揽大型项目的能力强,企业业务领域广,在建筑、交通运输、水力电力、通信等方面具备优势,可积极参与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理性评估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澳大利亚基础设施需求较大且多样化,大型项目的数量增多,新市场参与者进入普遍面临项目规划缺乏确定性、招投标程序成本高、税务结构复杂等问题。广东企业在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前,应充分评估项目成本。澳大利亚在招标、投标、采购、安全生产、环保、雇佣劳工和社区等方面要求严格,广东企业在投资合作过程中,对公私合营的联合竞标要进行全面风险分析,包括施工与延迟、环境审批、法律或政府政策变化、融资与再融资、不可抗力、维修作业、土地业权、资产寿命、保险以及其他基础设施整合,将相关技术、商业与法律专业人员集于一体,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合理规避风险。考虑到公私合营的长期性,通常还需要建立应变机制。

二是寻找合适的本土公司开展合作。澳大利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和程序进行,必须熟悉澳大利亚招标程序以及招标核心要求才能竞标成功。澳大利亚重视本土经验和信誉,即使有丰富的大型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也未必能被澳方作为信誉度的考量因素。因此,广东企业在竞标澳大利亚大型项目前,要尽快了解澳大利亚本地市场,采取组成投标联合体或投标财团的方式竞标,并选择与实力相匹配的澳大利亚本土公司合作。合作过程中,中国企业可以向合作伙伴学习运作经验,同时展示自身实力,建立市场信誉度。一旦公司信誉建立起来,就可独立进行投标。

三是与已投资澳大利亚矿业的广东龙头企业合作,承接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澳大利亚矿区大多地处偏远,相关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通常需要投资企业修建连接矿区与市区的相关配套设施。目前,广晟、广新已经投资澳大利亚矿业,项目正在进行中。我省有兴趣投资澳大利亚基础设施领域的企业可通过与广晟或广新合作,承接其矿产资源项目下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通过参与项目熟悉澳大利亚市场和规章制度,分阶段进入澳大利亚市场。

阅读3193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