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 | 中国十九冶“建”行央企使命 用心铸造精品工程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忠实践行者,十年来,中国十九冶在阿富汗、尼泊尔、纳米比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承接工程建设任务,建设的一批援外项目、公路项目、冶金项目相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展现了冶金高炉尖端品牌和基础设施路桥隧强势品牌“硬实力”,用一个个精品工程闪耀了“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品牌。
援外项目篇
援阿富汗喀布尔大学中文系教学楼和招待所项目
援阿富汗喀布尔大学中文系教学楼和招待所项目,属于中国成套援外项目、精装修交钥匙工程。中文系教学楼被称为“孔子学院”,建筑高度12.6米,共三层,总建筑面积2053.5平方米,可容纳至少200名学生同时上课。招待所为地上四层,局部地下一层,建筑高度13.7米,总建筑面积4588平方米,主要为喀布尔大学的外籍教师提供48套教师宿舍及配套设施。
项目于2012年10月开工,2014年10月竣工,2016年,获得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二等奖。项目的建成为当地学生提供了中文学习的场所和条件,完善了阿富汗喀布尔大学的基础设施,推动了中阿两国的文化教育领域交流。
援阿富汗喀布尔大学综合教学楼和礼堂项目
援阿富汗喀布尔大学综合教学楼和礼堂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100平方米,其中综合教学楼8350平方米,礼堂 5200 平方米,设备用房550平方米,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精装)、强弱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空调通风系统、教学办公设备安置、室内家具器具、室外工程等,是阿富汗当地高等教育系统中功能最齐全、单体建筑最大的项目。
2021年6月,援阿富汗喀布尔大学综合教学楼和礼堂项目历时4年顺利竣工,在中国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组织的项目竣工验收检查中,工程质量评定为最高等级“优良”。该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喀布尔大学的办学条件,帮助阿富汗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体现了中国对阿富汗战后重建,特别是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见证了中阿人民的深厚友谊。
援阿富汗公务员低造价住房项目
援阿富汗公务员低造价住房项目是中国十九冶在阿富汗承建的第三个援外项目。项目位于阿富汗喀布尔达卢拉曼宫北侧约0.7公里处,用地规模约340亩,总建筑面积为10.6万平方米,共建设56栋建筑,包括1400套三种户型住房及道路、供暖、电力、通讯、绿化等配套市政设施。项目目前尚未开工,工期38个月。
项目建成后将为阿富汗伤残、退休军人及阿富汗政府雇员提供优质、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该项目对深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巩固发展中阿友谊有着重要意义。
援尼泊尔吉利中学项目
该项目是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西藏国际经济交流服务中心主导的援外项目,位于尼泊尔吉利市,致力建设一座现代化、规模较大的学校。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700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教室、实验室、微机室、教室办公室、师生宿舍、食堂、主大门及操场等,将满足16个教学班、800名在校生教学使用需求。项目于2023年4月正式开工。
学校建成后将为尼方学生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建设过程中还将帮助尼方参建人员提高建设技能,为尼泊尔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公路项目篇
纳米比亚MR125公路项目
纳米比亚MR125公路是纳米比亚自1990年独立以来建设的最长公路项目,位于纳米比亚卡普里维省境内,总长208.2公里,由沙质施工条件下升级为沥青路面改造工程,分成两期执行。项目于2012年3月正式开工,2016年9月全线通过交接验收。
该公路的顺利建成,不仅促进了中国十九冶在纳米比亚市场中的滚动开发,也为促进公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就业等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作为连接赞比亚、安哥拉等国家的重要国际通道,为加强与邻国的经济贸易活动提供了交通便利,成为了纳米比亚重要的经济战略公路。
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爱尔兰省凯维恩市市政交通道路项目
巴布亚新几内亚凯维恩城区路重建工程
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新爱尔兰省是中国十九冶的一个重要海外市场。自2014年中国十九冶与新爱尔兰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先后承建努萨大街升级改造项目(海滨路),新爱尔兰省凯维恩机场路、加冕路、塔巴尔阶梯、法院路、码头路维护工程,新爱尔兰省凯威恩城区路重建工程,新爱尔兰省凯威恩城区路重建工程第四期,新爱尔兰省凯威恩RAWAL郊区路,建设总长度达20公里,贯穿凯维恩城区,连接市区医院、政府各部门办公大楼、机场、社区、码头等重要场所。
巴布亚新几内亚凯维恩机场路改造工程
一系列市政项目的竣工加速了凯维恩市城区道路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促进当地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进程,项目的建设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公路项目
巴新高地公路项目为亚洲开发银行(ADB)在巴新贷款支持的重要项目,其中一期工程跨莫若贝省和东高地省,全长210公里,施工内容包括原有道路的维护、维修、升级,排水、防护工程,地质灾害治理以及道路附属设施施工。二期工程为桥梁项目,对莱城纳扎布至亨加诺菲桥路段桥梁进行维修、改造、升级、维护工作,其中14座为新建桥梁,项目全线跨度约202.6公里。
项目于2019年2月开工。该工程受到巴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其中一期项目是巴新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该公路沿线涵盖巴新60%人口,也是中资企业在巴新执行的里程最长的公路项目。该工程整体完工后将会全面改善现有的交通面貌,加快促进摩罗比省与东部高地省之间的运输交流,极大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
03
冶金项目篇
台塑越南河静钢厂1、2号高炉项目
台塑越南河静钢厂1、2号高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两座4350立方米高炉,中国十九冶承建了除桩基工程外全部的施工内容,包括土建施工、材料采购、耐材砌筑、设备现场组装及安装、单机和无负荷试车、试运转和投产达标、保修等。2017年5月29日,钢厂1号高炉点火,标志着海峡两岸企业在国外承建的首个特大型高炉工程投产。2018年5月18日,2号高炉点火成功。
台塑越南河静钢厂是东南亚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海外近20年唯一新建千万吨级钢厂,采用中冶自主研发或首创的高炉核心技术装备,不仅实现了中国特大型高炉先进技术的整体出口,也为今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担大型绿地钢铁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台塑越南河静钢厂1号高炉出铁
该项目共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工程绿色建造设计水平评价一等成果、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一等成果、全国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奖及省部级奖项共计40余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专利80余项。其优异的工程质量、良好的文明形象,已使台塑河静高炉项目成为中国企业长期对外进行形象展示的窗口。
越南和发高炉项目
越南和发榕桔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炼铁2×2500立方米高炉炼铁总承包工程位于越南广义省平山县,主要工程内容是新建两座2500立方米高炉及其配套系统。越南和发集团是越南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该项目是和发榕桔二期项目群的重点项目之一,建成后的榕桔钢铁基地,产能将达到千万吨级。
该项目于2023年8月8日正式开工,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十九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聚焦主责主业不动摇,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一带一路”,在越南擦亮“冶金高炉尖端品牌”,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央企使命和担当。
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联合钢铁项目
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联合钢铁项目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关丹港市,于2016年6月2日开工,2019年6月全面实现投产。中国十九冶承建包括轧钢项目的棒线和型材两个单元以及公辅项目工程施工总承包,轧钢项目工程涵盖两条棒材生产线和一条高速线材生产线的施工任务。该项目于2019年12月斩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
该项目是中马两国在“一带一路”开展产能合作的创新探索,对于推动中马双边经济贸易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建成后成为了“一带一路”最具竞争力的钢铁厂,带动上万人就业。
印度尼西亚德信钢铁高炉项目
印尼德信钢铁高炉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岛青山工业园区,其中,一期工程主要内容为新建两座1780立方米高炉(1号、2号高炉)及其配套设施,扩建工程内容为新建一座1780立方米高炉(3号高炉)及其配套设施,目前三座高炉均已投产。
德信钢铁厂是目前印度尼西亚生产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钢铁厂,代表了中国钢铁核心技术、核心装备整体出口的实力和行动力。项目的建成对促进印尼钢铁产业发展、带动印尼经济增长、解决当地民众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印度尼西亚OBI岛镍铁项目
印尼镍铁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马古鲁省OBI岛,其中,一期工程内容包括新建3×33兆伏安回转窑—矿热炉镍铁生产线、3×38兆瓦火力发电等配套公辅设施,于2015年8月开工,2017年1月竣工。随后签订矿热炉4号线工程,现已完工。该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奖”“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四川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等奖项,2019年12月斩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
目前项目部主要开展对镍铁项目的维保、大修及技改等后续服务工作。镍铁项目的顺利完成为国内不锈钢企业的镍铁稳定供给提供了有效保障,促进了全球镍资源要素更加合理有效流动,对带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深度融合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印度尼西亚塔岛铁矿项目
印尼塔岛铁矿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北马鲁古省Taliabu岛,于2016年1月铁矿选矿厂开工至今,期间陆续落地了采矿工程、尾矿库一期工程、尾矿库二期工程、重油电站扩建工程等工程项目,是集采矿、选矿、运矿、尾矿处理系统及新建码头、堆场、发电站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在这一座年产212万吨铁精矿的现代化工厂建设期间,其招聘本地员工施工占比达65%,为本地长期提供300-500个就业岗位,项目正常投产后为本地提供1000多个稳定就业岗位,有效增加了本地居民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攀华菲律宾综合钢铁项目
攀华菲律宾综合钢铁项目位于菲律宾萨兰加尼省马阿西姆市,中国十九冶承建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包括2座630立方米高炉及热风炉等炼铁配套系统;2座70吨转炉炼钢、板坯连铸及配套系统;2×126平方米烧结机及配套系统;2×600吨石灰窑系统;原料场、煤气柜、发电、制氧及全场公辅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座千万吨级大型综合钢厂,形成千亿级的产业园区,对促进菲律宾钢铁产业发展、带动菲律宾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十九冶党委书记、董事长潘必义在中国十九冶2023年海外工作会中指出,开放是公司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走出去”开展海外业务就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式发展,我们要坚定“走出去”的信心和决心,坚持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海外作为公司未来增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中国十九冶有幸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与世界同呼吸、共发展。过去不辱使命,未来更加精彩。中国十九冶将继续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在海外市场的战斗力和竞争力,以更多海外精品工程,为携手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繁荣新图景贡献中国企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