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非洲大选选情前瞻
本文聚焦2024年非洲国家的大选。2024年非洲有17个国家将选举出新任领导人,预计多数国家现任总统或执政党候选人将胜选并保持国家局势稳定,少数国家大选存在不确定性,还有个别国家大选可能延期推迟。当选的领导人均将不同程度地面临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以及政治安全局势等方面的挑战。
2024年是非洲选举大年。按照既定计划,非洲有17个国家将选举出新任领导人,接近非洲国家总数的1/3。其中,科摩罗、塞内加尔、乍得、南非、毛里塔尼亚、卢旺达、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突尼斯、毛里求斯、纳米比亚、几内亚比绍、阿尔及利亚、南苏丹等国现任总统或执政党候选人可能将胜选连任,权力格局得以延续;加纳等国反对派可能将胜选上台,出现新一轮政权交替;利比亚、几内亚等国大选可能将延期,组建民选政府仍然存在现实难度。此外,原定于7月举行的布基纳法索大选已确认无限期推迟,国内局势动荡持续。
图源:African Arguments
1月
1月14日:科摩罗
选情预测:选举结果已公布,现任总统阿苏马尼胜选连任
科摩罗原先采用轮替制选举总统,由科摩罗国内主要三大岛屿昂儒昂岛、大科摩罗岛和莫埃利岛轮流派人出任总统一职。2018年7月,科摩罗举行宪法公投,改为采用两轮选举制选举总统,如果首轮投票中无候选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则将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展开第二轮投票。此外,2018年宪法公投还将总统不得连任修改为可连选连任。
1月14日,科摩罗举行全国大选。1月24日,科摩罗最高法院公布结果显示,执政党科摩罗复兴大会党领袖、现任总统利阿扎利·阿苏马尼在首轮投票中获得57%的选票,直接胜选连任。由于阿苏马尼曾在1999-2002年和2002-2006年两次出任总统,因此本次胜选后,阿苏马尼将开启其第四届总统任期。选举结果公布后,科摩罗国内反对派声称选举存在遗漏选票、提前关闭投票站以及恐吓选民等现象,并在首都莫罗尼等地组织抗议示威活动,引发局部骚乱,导致科摩罗安全部队于1月18日起开始实施全国范围内夜间宵禁并关闭互联网,以维护局势稳定。鉴于阿苏马尼在科摩罗执政地位稳固,且本次以压倒性优势取得胜利,因此预计一段时间内科摩罗局势将保持稳定。值得一提的是,阿苏马尼连任将有助于新一届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资金支持下继续推动国内经济改革。
3月
3月24日:塞内加尔
选情预测:总理阿马杜·巴可能将胜选上台
塞内加尔总统通过两轮选举制产生,如果首轮投票中无候选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则将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展开第二轮投票。自1974年确立采用多党制以来,塞内加尔形成了国内多党派相互竞争的政治格局。2012年3月,现任总统马基·萨勒击败意图寻求连任的前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上台,并组建名为“团结希望”的政治联盟,在2012年7月的议会选举中,该联盟击败瓦德领导的民主党,成功获得议会多数党地位。2019年,马基·萨勒以58.26%的绝对优势,击败Rewmi党候选人伊德里萨·塞克和爱国者党候选人奥斯曼·松科,再度胜选实现连任。
鉴于已满两届任期且面临国内的强烈反对,马基·萨勒已宣布不再寻求新一届任期,而是指定总理阿马杜·巴为执政党候选人。尽管执政联盟“团结希望”仍然具有相对优势,但从现有局面上看,阿马杜·巴在本次选举中将面临多方挑战,包括2019年失败的竞选者伊德里萨·塞克、奥斯曼·松科,以及达喀尔前市长哈利法·萨尔、新任总理西迪基·卡巴(3月6日上任)、前总理穆罕默德·迪翁、前能源和内政部长阿里·恩迪亚耶、塞内加尔最大家禽公司负责人安塔·恩戈姆等十余人。值得一提的是,2月2日,塞内加尔曾宣布将本次大选延期至12月15日,但此举引发国内大规模抗议,随后被宪法委员会裁定“违宪”。3月7日,宪法委员会宣布将大选日期提前至3月24日举行,选举日期频繁变动,不仅对选举最终结果增加了不确定性,而且还使塞内加尔局势趋于紧张,因此大选前后塞内加尔国内有可能将发生安全事件,值得持续关注。
5月
5月6日:乍得
选情预测:军事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代比预计将当选总统
乍得总统通过两轮选举制产生,如果首轮投票中无候选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则将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展开第二轮投票。总统任期六年,可连任。2021年4月20日,乍得公布选举结果,执政超过30年的前总统伊德里斯·代比再度胜选,但结果公布后不到24小时,代比在与反政府武装势力作战过程中身亡。4月20日当天,乍得军方宣布接管政权,解散国民议会并组建了临时过渡政府,由前总统之子穆罕默德·代比出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同时军方承诺在18个月内重新举行总统选举,组建民选政府。2月27日,乍得国家选举管理机构宣布,将于5月6日举行总统选举,3月6日至3月15日开放候选人提名。候选人最终名单将于3月24日公布。
鉴于前总统伊德里斯·代比遗留了丰厚的“政治遗产”,且穆罕默德·代比目前仍获得乍得军方的一致支持,因此在本次选举过程中,穆罕默德·代比预计将击败其他候选人,以民选总统身份继续执政,实现乍得政权的交接。尽管如此,由于过渡期间乍得军政府与其他政治派别频繁爆发冲突,因此不排除本次大选可能将成为引发乍得国内新一轮骚乱的导火索。
5月29日:南非
选情预测:现任总统拉马福萨预计将实现连任
南非总统由南非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在选举时必须为国民议会议员,因此每次大选基本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总统。南非国民议会目前共有400个席位,根据2023年4月通过的《选举修正案》,200名议员通过全国选举分配,200名议员通过省级选举分配,独立竞选者可通过省级选举当选议会议员。
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是南非主要执政党,自1994年以来,南非历任总统均来自于非国大党。尽管如此,近年来由于非国大频繁出现腐败丑闻,加之政府治理能力不善,导致国家经济陷入衰退,非国大在南非国内的支持率呈逐年下滑趋势,在2019年大选中仅得票57.5%,创历史新低。根据最新民调显示,非国大支持率虽仍排名第一,但正面临来自于民主联盟、经济自由斗士党等反对党的激烈竞争,因此在本次选举中有可能首次失去议会绝对多数席位,从而被迫与其他政党组建联合政府以维护执政地位。现任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于2017年当选非国大党领袖,并在2018年前总统祖玛因腐败问题辞职后出任总统,2022年12月顺利连任非国大党领袖,因此预计其将在大选中实现连任,但如何有效打击腐败、缓解电力短缺、扭转经济颓势,将成为其新一届任期的重要难题。
6月
6月22日:毛里塔尼亚
选情预测:现任总统加祖瓦尼预计将胜选连任
毛里塔尼亚总统通过两轮选举制产生,如果首轮投票中无候选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则将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展开第二轮投票。总统任期5年,只连任一届。1978年独立后,毛里塔尼亚长期由军政府执政。2008年,以前总统穆罕默德·阿齐兹为首的军政府与反对派达成妥协,随后于2009年7月举行大选,阿齐兹胜选成为毛里塔尼亚首位民选总统,并在2014年成功连任。2019年,现任总统穆罕默德·加祖瓦尼以52%的得票率当选新一任总统,实现了毛里塔尼亚历史上的首次和平权力交接。
由于铁矿、黄金和海上油田三大矿业部门的出口收入增加,加之政府财政改革举措初见成效,因此毛里塔尼亚经济近年来呈现出加速复苏态势,使得加祖瓦尼的执政能力得到了毛民众的普遍认可。不仅如此,在2023年5月的议会选举中,由加祖瓦尼领导的执政党争取共和联盟赢得了176席中的107席,加祖瓦尼执政地位愈发巩固。目前,可能对加祖瓦尼形成竞争的候选人为毛里塔尼亚著名反奴隶制运动人士比拉姆·达赫·阿贝德,其曾在2019年大选中得票19%位居第二。但考虑到加祖瓦尼在执政经验、党派势力、竞选资源和军队支持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此阿贝德的参选预计不会影响最终结果。
7月
7月15日:卢旺达
选情预测:现任总统卡加梅预计将胜选连任
根据2015年卢旺达新修订宪法,总统由全民普选产生,任期自2024年起由7年缩短至5年,可连任一次,但2024年之前的任期不进行计算。现任总统保罗·卡加梅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结束后上台执政,在1994-2000年同时担任副总统和国防部长职务,但被外界普遍视为卢旺达政权的实际控制人。2000年,卡加梅出任代理总统,并在2003年大选中以95.1%的得票率正式当选总统。随后,卡加梅分别于2010年、2017年以绝对优势获得连任。在其任内,卢旺达经济实现长期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其实施的民族团结政策也使卢旺达走出了大屠杀的阴影,因此卡加梅及其所领导的执政党卢旺达爱国阵线(RPF)长期在卢旺达国内享有广泛而稳定的民众支持。
卢旺达国内至今尚未出现能与卡加梅竞争的政治对手。尽管卢旺达议会中存在民主绿党和社会党两个反对派别,但仅在议会80席中占据4席,所拥有的话语权十分有限,其中民主绿党提名的弗兰克·哈比内扎是卢旺达国内目前唯一一名正式宣布参与2024年大选的候选人,而其在2017年大选中只获得了不到1%的选票。从当前形势上看,基本可以确定卡加梅将在今年大选中顺利实现连任。
10月
10月9日:莫桑比克
选情预测:执政党候选人预计将胜选上台
莫桑比克总统通过两轮选举制产生,如果首轮投票中无候选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则将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展开第二轮投票。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1994年以前,莫桑比克现执政党莫桑比克解放阵线(“莫解阵”)与主要反对党莫桑比克全国抵抗运动(“莫抵运”)曾发生长达15年的内战,随后两党达成和解,莫桑比克于1994年开始实行多党制。自1994年以来,执政党莫解阵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历任莫桑比克总统也来自于该党。
近年来,莫解阵政治势力不断巩固,而莫抵运党内出现分裂,所以导致莫桑比克政治格局开始逐渐由两党对峙向一党独大的方向演变。2023年10月,莫桑比克举行市政选举,莫解阵宣称赢得了65个城市中的64个城市,其中包括多个莫抵运据点,这引发了莫抵运一方的强烈反弹,并造成莫桑比克国内爆发持续一个多月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11月,宪法委员会做出裁决,确认莫解阵赢得60个城市,莫抵运赢得5个城市,但双方争议并未就此平息。目前,由于现任总统菲利佩·纽西已满两届任期,莫解阵将在今年4月的党员大会上另行推举一名总统候选人,考虑到莫抵运的实力差距,莫解阵候选人预计大概率将胜选上台。尽管如此,不排除本次选举将加大两党分歧,从而加剧莫桑比克国内动荡。
10月底前:博茨瓦纳
选情预测:现任总统马西西预计将胜选连任
博茨瓦纳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最多可连任两届,国民议会是博最高立法机构,由总统、61名民选议员、6名特选议员、总检察长和议长组成,每届任期5年,其中民选议员按选区由区内选民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特选议员由总统提名,议会表决后产生。
博茨瓦纳是非洲最稳定的国家之一,自1966年独立以来,执政党博茨瓦纳民主党长期在国民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博茨瓦纳现有的5名总统均来自于该党,其中有2人连任2届,2人连任1届。现任总统莫克维齐·马西西在2018年以副总统身份替任期届满的伊恩·卡马出任博第5任总统,并在2019年10月的大选中胜选上台。
马西西在第一届任期内的执政表现不尽如人意,博茨瓦纳虽实现了经济增长,但也面临青年失业率高、基础设施条件恶化等诸多显示问题,因此博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对于执政党的不满声音。但考虑到博茨瓦纳民主党在博茨瓦纳国内的强大政治根基,预计在今年大选中博茨瓦纳民主党仍将维持议会多数党地位,从而保证马西西将在国民议会中选举中获胜并开启新一届总统任期。
11月
11月24日:突尼斯
选情预测:现任总统赛义德预计将胜选连任
突尼斯总统通过两轮选举制产生,如果首轮投票中无候选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则将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展开第二轮投票。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2019年,法学专家凯斯·赛义德以独立候选人身份竞选总统,并以首轮18.4%、第二轮72.7%的得票率成功当选。上台后,赛义德在突尼斯国内发起了一系列激进改革。2021年7月,赛义德宣布突尼斯进入紧急状态,将议会休会,并解除了总理希赫姆·梅奇奇职务,打破了突尼斯2014年宪法所建立的半总统制,即由议会选举总理,然后由总理推举部长并领导政府;9月,宣布暂停实施2014年宪法,并要求启动新宪法公投程序;10月,任命纳吉拉·布登为新总理,直接向赛义德本人负责;2022年2月,解散最高司法委员会,并成立临时机构取代其职能;3月,赛义德宣布正式解散突尼斯议会;7月,完成新宪法公投,赋予总统广泛执政权力;2023年12月,突尼斯在新宪法下举行首次议会选举。
自2021年以来,赛义德实施政治改革,并将突尼斯所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归咎于往届政府的失败领导和缺乏透明、效率低下的政治体制,从而成功转移了国内民众矛盾。因此,虽然突尼斯国内反对派和国际社会强烈抵制赛义德的改革举措,并称其统治破坏了“突尼斯通过‘茉莉花革命’获得的民主成果”,但并未对赛义德的执政起到显著影响。目前来看,突尼斯国内各反对党在赛义德的打压下已基本丧失广泛号召力,因此难以对赛义德形成有效竞争,这意味着赛义德预计将在今年大选中顺利实现连任。
11月30日:毛里求斯
选情预测:现任总理贾格纳特预计将实现连任
毛里求斯是议会制国家,总理行使国家行政权,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总统为礼仪性国家元首,由总理提名并由议会批准后产生,国民议会为毛里求斯最高立法机构,由70名议员组成,任期5年,其中62人由选举产生,8人为“最佳落败者”,通过综合考虑落败者票数和各民族、各党派在议会力量等因素后产生。在此情况下,政党一般需要在议会选举中获得绝对多数席位,才能确保顺利提名总理并组建政府。
现任总理普拉温德·贾格纳特出身于毛里求斯两大政治家族之一的贾格纳特家族,于2017年从其父阿内罗德·贾格纳特(曾6次出任毛里求斯总理)手中接任总理。2019年,普拉温德·贾格纳特带领执政党联盟“毛里求斯人联盟”赢得国民议会38个议席,超过议会半数席位。目前来看,鉴于普拉温德·贾格纳特在任期间执政表现良好,且反对党工党、毛里求斯战斗党与执政党联盟存在一定的实力差距,因此预计本次选举中,现执政党联盟仍将获得多数席位,从而使普拉温德·贾格纳特获得连任。
11月底前:纳米比亚
选情预测:副总统南迪-恩代特瓦可能将胜选上台
纳米比亚总统通过两轮选举制产生,如果首轮投票中无候选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则将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展开第二轮投票。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自1990年独立以来,受到纳米比亚最大民族奥万博族支持的政党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党(“人组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不仅在两院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而且自独立至今的4任总统均来自该党。前总统哈格·根哥布于2014年代表人组党以76%得票率胜选上台,并在2019年以56.3%得票率获得连任,但在今年2月4日,根哥布因罹患癌症病逝,由副总统南戈洛·姆本巴接替其职务出任总统。接任总统后,姆本巴明确表示:“只是在已故总统哈格·根哥布的原任期内任职,不会参加选举。”因此,人组党已推选姆本巴的副手,现任副总统内通博·南迪-恩代特瓦参与本次总统竞选。
南迪-恩代特瓦曾在根哥布执政期间出任纳米比亚副总理、外交部长、信息部长、旅游部长等多个要职,且自2017年起任人组党副主席,是纳米比亚国内有名的女性政治家,在执政经验和党内声望方面均已具备了担任总统候选人的资质。考虑到纳米比亚的政治延续性,南迪-恩代特瓦大概率将在本次选举中胜选上台,成为纳米比亚首任女总统。但近年来人组党在纳国内的支持度呈持续下降趋势,2019年大选中前总统根哥布与反对党领袖潘杜莱尼·伊图拉的得票差距较往届选举已明显缩小,因此本次大选中最终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变数。
11月底前:几内亚比绍
选情预测:现任总统恩巴洛可能胜选连任
几内亚比绍实行半总统制,总统通过两轮选举制产生,如果首轮投票中无候选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则将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展开第二轮投票。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1次,但自1974年独立以来,几比国内政局长期处于动荡状态,至少发生有10次军事政变,导致至今尚无总统完整完成两届任期。2020年,现任总统乌马罗·西索科·恩巴洛曾在2016年至2018年担任总理,并在2019年第二轮大选中以53.5%对46.5%的得票率击败国民议会议长多明戈斯·西蒙斯·佩雷拉,成功当选总统。
在本次大选中,新一任总统将在恩巴洛与佩雷拉两人之间角逐而出。综合来看,恩巴洛在2019年大选中曾击败过佩雷拉,且恩巴洛与几比军方关系密切,因此本次大选中恩巴洛赢面相对较大。但不可否认的是,恩巴洛将面临来自于佩雷拉的激烈竞争,原因在于恩巴洛所领导的政党“15人集团”在2018年才正式组建,在几比政坛资历尚浅,在2019年议会选举中只获得了27个席位,难以与佩雷拉所领导的几比第一大党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拥有议会47席)相抗衡。为摆脱这一现状,恩巴洛已先后采取了成立名为“总统顾问”的影子内阁、解散国民议会、解除由议会提名的总理杰拉尔多·马丁斯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试图削弱议会对几比国家行政权力的控制,但上述举措无疑打破了总统和议会的权力分享平衡,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矛盾,并为本次选举走向产生了难以预测的影响。
12月
12月7日:加纳
选情预测:前总统马哈马可能将胜选上台
加纳总统通过两轮选举制产生,如果首轮投票中无候选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则将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展开第二轮投票。总统任期4年,可连任一次。近年来,加纳政局表现为由新爱国党、全国民主大会党两党交替执政,两党在党员规模、议会席位等方面的实力也较为相近。现任总统纳纳·阿库福-阿多为新爱国党领袖,在2016年大选中以53.85%得票率首轮击败全国民主大会党候选人、时任总统约翰·马哈马(得票44.4%),成功当选总统,随后阿库福-阿多于2020年再度击败马哈马实现连任,并使新爱国党自2017年至今长期保持执政党地位。鉴于阿库福-阿多已满两届任期,因此在本次大选中,新爱国党提名现任副总统马哈穆杜·巴乌米亚为总统候选人。
巴乌米亚是加纳知名经济学家,曾任加纳央行副行长,被视为典型的技术官僚。阿库福-阿多执政期间,加纳经济表现不尽如人意,宏观经济增长低迷,通货膨胀情况严重。不仅如此,加纳还成为新冠疫情爆发后第二个主权债务违约的非洲国家(第一个国家为赞比亚)。因此新爱国党推举巴乌米亚竞选总统,是期待巴乌米亚能利用专业经验扭转加纳经济颓势。尽管如此,考虑到前总统马哈马及其政党的政治号召力,以及现任政府失败表现引发的民众广泛不满情绪,因此本次大选中马哈马可能将击败巴乌米亚重新上台,全国民主大会党也可能将击败新爱国党重新成为执政党。
12月底前:阿尔及利亚
选情预测:现任总统特本预计将胜选连任
阿尔及利亚总统通过两轮选举制产生,如果首轮投票中无候选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则将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展开第二轮投票。在阿尔及利亚1962年独立以来,执政党民族解放阵线虽然在议会中的席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长期处于执政地位,6任正式总统中有5任来自于该党。现任总统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曾在阿重要政治人物、前总统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时期出任总理,并在布特弗利卡下台后胜选成为新一届总统并领导民族解放阵线继续执政,实现了执政党内部的权力延续。
目前来看,特本在本次大选中实现连任基本已成定局,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特本执政地位稳固且获得军方支持,民族解放阵线在阿尔及利亚国内政治影响力仍然存在,因此国内难有其他政治势力能与之抗衡。二是在阿尔及利亚现有政治制度下,总统对于行政部门、上议院和选举机构具有绝对影响力,因此现任总统在大选中具有显著的连任优势。三是近年来受俄乌冲突影响,以意大利为首的欧洲国家纷纷寻求能源多元化转型,因此加大了与阿尔及利亚的天然气领域合作,在此“蜜月期”内,特本寻求连任势必将获得西方国家的一致支持。
12月底前:南苏丹
选情预测:现任总统基尔预计将胜选连任,但选举可能延期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并组建过渡政府,原南方自治政府主席萨尔瓦·基尔出任过渡政府总统,并于独立当天签署《南苏丹过渡期宪法》,该法规定南苏丹总统每届任期4年,但未对任期限制和选举方式进行规定。2021年5月,南苏丹启动永久宪法制定工作,但至今尚未正式颁布。独立后,南苏丹政治格局继承了内战前的政治势力分布,现总统、执政党领袖萨尔瓦·基尔与第一副总统、前反对派领袖里克·马夏尔实现权力共享,保持了脆弱的权力平衡,但在2013年平衡被打破,南苏丹国内再度爆发内战。2018年,冲突双方签署和平协议并重新组建政府,基尔与马夏尔的权力对峙局面恢复。
目前来看,本次大选不大可能改变南苏丹现有权力格局,现任总统基尔预计将连任,马夏尔仍将出任第一副总统对基尔形成制衡。尽管如此,本次大选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第一,南苏丹自独立以来尚未举行过正式的民主选举,此前多次举办大选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当前南苏丹新宪法尚未正式颁布,且包括选举机构设立等诸多准备均尚未完成,因此南苏丹能否按期举行大选尤未可知。第二,南苏丹虽于2018年结束内战,但国内局势长期不稳,过渡政府对于其他地方武装压制能力有限,各地零星交火不断,而在苏丹爆发提格雷地区冲突后,南苏丹边境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因此很难判断南苏丹是否具备举行全国举行的能力。第三,基尔与马夏尔两人近年来权力斗争不断,2023年3月,基尔宣布解除国防部长安吉丽娜·特尼和和内政部长马哈茂德·索罗门职务(两人分别为马夏尔之妻以及基尔政党成员),并要求与马夏尔交换两部长的提名权,此举被马夏尔一派视为严重违反和平协议,双方关系一度陷入紧张,可以预见,本次大选可能将成为引发双方冲突的导火索。
12月底前:利比亚
选情预测:大选预计再度延期
自2011年前总统卡扎菲倒台后,利比亚因各方权力斗争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局面,得到联合国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与支持它的武装力量控制以首都的黎波里为核心的西部地区,而于2014年接替利比亚议会的权力机构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则与由将军哈夫塔尔领导的利比亚国民军结盟,控制以班加西为核心的东部地区,与民族团结政府形成了割据对峙之势。2021年3月,民族团结政府与国民代表大会共同批准成立新的民族团结政府,由阿卜杜勒·哈米德·德贝巴出任总理,并约定于2021年12月举行总统大选,此举被外界视为利比亚和平进程的重大突破。但由于竞选人资格等问题,2021年大选被无限期推迟。2022年2月,国民代表大会举行投票,选举法西·巴沙加为新总理,接替民族团结政府总理,但德贝巴拒绝卸任并称本届民族团结政府将继续执政至选举出新的利比亚总统,这使利比亚再度出现两个政府并立的局面。
目前来看,在西部地区民族团结政府内部权力斗争持续,而在东部地区国民代表大会与支持其执政的利比亚国民军的矛盾日益严重,因此未来利比亚政局前景仍然迷雾重重。根据最新消息,3月10日,利比亚总统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门菲、高级国务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塔卡拉以及国民代表大会议长阿吉拉·萨利赫共同发布声明,呼吁组建新的统一政府并在2024年内举办总统大选,三位领导人还邀请联合国特派团和阿盟参与此进程,但各方并未提出明确的路线图及时间表。考虑到利比亚国内各势力尚未就选举资格等根本问题达成一致,因此利比亚在今年年内顺利举行选举的可能性不大。
12月底前:几内亚
选情预测:大选可能出现延期
几内亚总统通过两轮选举制产生,如果首轮投票中无候选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则将在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展开第二轮投票。总统每届任期6年,无任期限制。2020年,前总统阿尔法·孔戴胜选连任,但其执政期间几内亚经济表现不佳,政府腐败现象严重,且民众面临巨大生活压力,因此孔戴的继续执政在几内亚国内面临大量反对声音。2021年9月,几内亚特种部队上校马马迪·敦布亚因不满政府削减军费开支而发动军事政变,解除孔戴职务并组建临时过渡政府。同年10月,马马迪·敦布亚宣誓就任临时总统。2022年10月,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与几内亚军政府举行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设立为期24个月的过渡期,几内亚需要在过渡期结束前举行总统大选。
2023年12月31日,马马迪·敦布亚在发表年终演说时再度重申,几内亚将在2024年内制定新的宪法,并组织全国大选,恢复民选政府。尽管如此,军政府在年内按期举行选举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原因在于,几内亚军政府虽然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但是政府机构中仍有大量来自于前总统孔戴与前总理塞卢·达莱因·迪亚所在政党的官员,因此军政府并未实现对于几内亚政局的完全控制,因此若在现阶段举行选举,马马迪·敦布亚可能难以在大选中获胜,从而失去执政合法性,这无疑极大降低了军政府举行大选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2月19日,总统秘书长阿马拉·卡马拉宣布解散现政府并称军方将组建新政府,但未公布具体原因,此举引发了外界对于几内亚政局将出现新一轮洗牌的猜测。
已推迟
布基纳法索
选情预测:原定于7月举行选举,目前已被无限期推迟
自2022年以来,布基纳法索陷入轮番政变的“死循环”,2022年1月中校保罗-亨利·达米巴发起政变,罢黜前总统卡博雷,由达米巴本人出任临时总统,并承诺将在“条件合适时恢复宪法秩序”。2022年9月,军官易卜拉欣·特拉奥雷再度发起政变,罢免达米巴,随后于10月出任布基纳法索临时政府新一届领导人。2023年9月,临时政府称挫败一起未遂军事政变,有4人被捕,2人在逃。上任之初,易卜拉欣·特拉奥雷曾承诺将在2024年恢复选举,以确保布基纳法索民主制度的延续,但在2023年10月,其宣布由于面临伊斯兰恐怖武装的安全威胁,布基纳法索将无限期推迟总统选举。
有分析认为,无限期推迟选举表明易卜拉欣·特拉奥雷计划长期执政,从而使布基纳法索退回2014年前的军政府统治时代。而这还将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其一,激化军政府与国内政治党派矛盾,目前布国内已有至少15个工会和社会团体集体谴责推迟选举。其二,军政府通过扩大军队规模的方式维持国内秩序,目前特拉奥雷已通过紧急状态令授权强制征兵至少5万人,此举反而加剧了布国内社会动荡,同时还使政府财政压力日益紧张。其三,推迟选举使西方国家切断了对布基纳法索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支持,导致布政府在应对打击伊斯兰国武装等重要问题方面愈发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