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第三方市场合作

上外中东研究所   2024-06-05 10:19:03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中国与沙特基于各自比较优势、政治共识和共同利益,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开展了第三方市场合作。两国政府在战略规划上的对接,共同打造物流运输枢纽的意愿,以及合作的溢出效应,赋予了中沙双方共建中巴经济走廊的动力。中国与沙特开展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提升国际信誉,形成聚旗效应,吸引更多国家参与;有助于推动以中巴经济走廊为枢纽的广大南亚—西亚中间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有助于丰富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内涵,向世界树立合作典范。中沙共建中巴经济走廊存在合作潜力,但也面临分离主义、恐怖主义威胁和党派斗争等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和政治风险、经济安全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中国应采取充分调研、谨慎评估、提高投资项目分配的均衡性、加强安保等措施来应对各种风险,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采取更多举措以增信释疑,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关键词

第三方市场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中巴经济走廊;沙特阿拉伯

作者简介

刘宏松,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陈荒拓,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吕泽宜,剑桥大学政治学与国际问题研究系 2022级硕士研究生

正文

近年来,第三方市场合作已成为中国开展国际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已同法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实施了多个合作项目,为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推广发挥了示范作用。2015年6月,中法签订《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并在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多个重点领域达成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2018年10月,在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上,中日双方探讨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发展方向。同年,双方签署《关于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并设立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工作机制和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机制。中国同其他发达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中国铁建与英国AFL、澳大利亚Aurecon等20余家第三方国家企业在卡塔尔共同完成了卢塞尔体育场的建设,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与意大利建筑承包商CMC公司合作建设黎巴嫩贝鲁特供水隧道项目,中、英、马耳他三国企业合作运营黑山莫茹拉风电项目等。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 “一带一路”倡议六大走廊中投入最高、收益最显著的先行先试项目,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共同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提供了平台和环境。阿拉伯国家不仅在陆路上起到了联通中国—中亚—西亚的重要作用,还影响着海上贸易的运行。一些阿拉伯国家还具备资金优势。在此背景下,阿拉伯国家也成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对象。同中国开展第三方合作,有助于阿拉伯国家打通新的市场,摆脱对能源的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阿拉伯国家也普遍看好中国,愿同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目前,中阿第三方市场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在能源合作领域,中国与沙特在巴基斯坦、不丹、伊拉克等国建设炼油和石油化工综合设施;中国与埃及就坦桑尼亚鲁富吉水电站项目开展了合作。在产能合作和农业加工领域,中国与阿联酋在埃及合作建立制糖厂并带动了当地就业。

2018年9月,时任巴基斯坦总理的伊姆兰·汗在结束其对沙特的访问后对外表示,已邀请沙特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首个第三方合作伙伴。沙特对此予以积极回应,并于当月派团访问巴基斯坦,签署了为中巴经济走廊道路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提供资金的赠款协议。中方对此予以积极评价,时任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欢迎沙特作为第三方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使中巴经济走廊为区域经济合作作出贡献。此后,沙特持续加大投资,于2019年和巴基斯坦签署了价值210亿美元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投资协议,涉及中巴经济走廊的项目包括价值100亿美元的瓜达尔港炼油厂项目和10亿美元的石化综合设施建设项目。这意味着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项目的中沙第三方合作逐步展开。

当前,针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分析第三方市场合作兴起的国际背景。相关研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企业和政府合作搭建了平台,第三方市场合作作为一种新型多边国际合作机制为全世界各国拓展了合作空间,提升了合作水平。第二,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概念进行定义和解释。相关研究认为,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体引导本国企业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的合作模式,其全新内涵表现为以优势互补、共同利益和共识为基础,以政经互动、国家战略规划和干预为动力,以战略战术配合、利益协调和项目点面结合的模式开展合作。这一模式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研究中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中的实践路径和经验。相关研究以中国与西班牙、日本、欧盟、法国等国家开展的第三方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合作成效、潜力及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发现合作有助于精准对接需求,具有重大潜力,但同时也面临贸易结构差异、国家战略冲突、新冠疫情等等因素的制约。第四,探究第三方市场合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随着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已经具备在能源投资、产能合作、农业加工、跨境电商等不同领域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条件。然而,这一合作模式也面临针对透明度,竞争公平性和可执行性等外部质疑。

总体而言,既有研究对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关注较少。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与沙特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为研究对象,对中沙共建中巴经济走廊的动力、潜力和挑战展开实证分析。在结构安排上,本文首先说明中沙在中巴经济走廊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动力,然后分析中沙第三方合作的发展潜力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基础与动力

优势互补、政治共识和三方共同获益构成了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中沙双方形成了寻求溢出效应、打造物流运输枢纽、对接战略规划的合作动力。

(一)中沙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基础

首先,中沙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制造业超级大国,根据经合组织2023年数据,中国制造业总产量占全球35%,超过后续的八个国家的总和。这使得中国能为包括沙特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种类全面的工业产品,完全满足各国需求。中国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比如人工智能、5G电信网络、超高压电网和高铁等。先进的技术可使沙特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快速实现技术跃迁,加快技术应用,推动项目落地,促进在中巴经济走廊技术项目上的数字基础设施开发和人工智能部署。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运输方面,中国具有高效可靠的基建能力,完备的港口、运河和铁路运营经验,成熟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中国还是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稀土和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通过与中方的技术合作以及对中方上述相关领域的投资,沙特可加速落实其《2030愿景》,实现石油以外的收入来源多元化。而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之一。欧佩克数据显示,沙特拥有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约17%。除石油外,沙特还拥有其他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天然气、铁矿石、黄金和铜。优势互补成为中沙两国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沙特对瓜达尔港炼油厂和石化设施的投资就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第三方合作的重要范例。两国的人民币原油交易也日趋成熟,人民币原油期货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此项合作不仅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助于沙特分散美元汇率波动和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带来的风险。此外,沙特还拥有大量的主权财富基金,是全球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沙特基金的交易总额从2022年的207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316亿美元,超越新加坡,跃居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支出榜首位。这可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各项目提供资金,有效缓解中方资金压力,推动各项目落地。

其次,中沙双方达成广泛政治共识。2022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期间,两国发表联合申明,重申了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承诺,努力协调沙特《2030愿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衔接,加速各自发展项目的整合,在多个不同领域签署了多项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包括在氢能、司法、教育、住房、直接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了中国的技术经验对沙特大型项目的支持,以及沙特对中国的进一步投资。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部长班达尔·阿尔霍拉耶夫(Bandar Alkhorayef)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的深度对接,将为沙特带来先进科学技术和理念,促进沙特经济社会发展。中沙还在巩固能源合作的基础上,将合作扩展到传统石油和天然气之外,包括低碳技术和石化工业发展。两国在2022年的联合声明中还提出,将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发展;双方将敦促发达国家正视历史责任,履行减缓气候变化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挑战。此外,中国支持沙特发起的“中东绿色倡议”和“沙特绿色倡议”,沙特也十分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两国在减少碳排放和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秉持共同信念。这既符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战略,也满足了沙特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目前,中沙双方已就简化双边投资和项目执行流程展开行动。双方共识有利于减少行政障碍,使两国企业更容易在对方市场开展业务,加速相关项目启动和落地。基于共识,两国还进一步承诺在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论坛或组织中协调债务处理和税收政策等问题的立场。此外,在利雅得举行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发表了《利雅得宣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达成共同构建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共识,沙特对中方提出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表示了坚定支持。作为峰会东道主,沙特积极参与这些倡议,对这一共同体概念的认可符合其维持区域和平、发展和更公平的国际秩序的目标

最后,中国、沙特和巴基斯坦可以共同获益。中国已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投入大量资金,但资金缺口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巴基斯坦也无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巴基斯坦经济增长势头放缓。2019/2020财政报告显示,巴基斯坦国民收入损失约3万亿卢比(约合409亿美元),经济生产总值损失3~3.5个百分点。该财年经济增长目标为3%,但实际表现为-0.4%。巴基斯坦外部债务规模为765亿美元,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至88%。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重要节点的瓜达尔港建设运营也面临诸多困境。在此背景下,中国明确表达了与其他国家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共建瓜达尔港及中巴经济走廊的意愿,中国驻巴大使姚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方不反对将沙特等国纳入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沙特的参与将为瓜达尔港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截至2024年4月,沙特主权财富基金规模约为9,250亿美元。沙特正通过其主权财富基金和其他投资工具,积极寻求其全球投资组合的多元化。该战略旨在减少沙特对石油收入的依赖,并促进经济增长和多元化,以符合其《2030愿景》目标。中巴经济走廊对沙特而言是一个投资机会,这与其实现国际投资多元化的更广泛目标一致。对于中国而言,沙特的加入不仅能分担中国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部分风险,还能缓解中巴两国的阶段性资金压力,同时也将加强与沙特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关系。对于沙特而言,通过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能够加强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经济联系,促进沙特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增强其作为全球投资者的地位,获取来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投资回报。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借助中国和沙特的背书,可以增强其投资吸引力,吸引更多国际投资。

(二)中沙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动力

首先,中沙第三方市场合作具有溢出效应。中巴经济走廊有四个关键支柱,包括电力等能源设施,公路、铁路、航路、油路、信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瓜达尔港港口,以及卡拉奇出口加工区等五大开发区。沙特希望在瓜达尔港建立一个区域物流枢纽,并计划在港口、铁路、公路和机场建设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以促进该地区的互联互通。投资瓜达尔港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不仅可以通过多元投资提升沙特投资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助于促进陆海联运并巩固沙特的亚非欧物流枢纽地位。此外,中沙共建瓜达尔港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中沙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多贸易机会。对中方而言,中巴经济走廊一方面将在中国西部和巴基斯坦沿海海港之间建立起交通和电信通讯网络,大幅提升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能力。其成功建设将体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承诺,并进一步加强中国同邻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油气管道建设有助于重振巴基斯坦经济,进而助力其内部稳定。巴基斯坦是中国与中亚、南亚和中东之间的重要桥梁。巴基斯坦的安全和稳定有助于中国与这些地区国家各领域合作的开展。与沙特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能有效扩大双方共同利益,通过双方经济利益上的联系,进一步扩大政治上的共同利益,形成正效应,为未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加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其他潜在领域项目合作的伙伴关系。将沙特纳入中巴经济走廊等关键项目也是中国对外发出的一种强烈信号,表明中国愿意与其他阿拉伯国家进行更深入的接触,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更广泛的阿拉伯世界的伙伴关系。此外,沙特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成功典范,证明这一模式可以在其他国家复制。其他国家可以由此认识到,这一合作模式可以使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风险分担并提高项目可行性,从而增强“一带一路”项目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

其次,中沙双方可以共同打造物流运输枢纽。沙特在瓜达尔港建设的大型炼油厂和石化生产企业价值100亿美元,日产量将达到10万桶,将成为沙特阿美国际投资组合中最现代化、规模最大的炼油厂之一。能源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运输的发展布局并带来运输方式的转变。能源运输在交通运输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瓜达尔港的道路建设并提升其运输能力,有助于实现瓜达尔港与全国公路网大动脉的连结,保障进出口货物、中转货物物流运输畅通。除建造公路外,沙特还可以助力巴基斯坦物流业。物流运输对重塑空间经济有重要影响。沙特的物流产业具有先行优势和地理优势,同时有国家财富的强力支撑。中国物流产业则处在上升阶段,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攻坚能力。中沙双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在第三方市场共同打造物流运输枢纽的可能性,打造陆、海、空运输网络。中国与沙特在5G、信息技术、电商等高新科技领域已开展了实质性合作。2019年3月,浙江执御在中沙投资合作论坛上与沙特投资总局签订谅解备忘录,支持沙特加速数字化转型并提升经济多样化。沙特投资总局将为浙江执御提供全方位的市场支持。浙江执御在沙特的电商业务辐射到第三方市场,成为中东地区综合排名第一的移动电商。借助已有合作基础,沙特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有助于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光缆、5G通讯配套设施、数字中心建设,提高数据传输能力,为中巴经济走廊数字化转型打好硬件基础。物流运输枢纽如成功打造,将服务于加强整个地区基础设施联通这一更广泛目标,从而重塑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

最后,中沙双方可以实现战略规划对接。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沙特实现其《2030愿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战略选择。沙特决策层一直希望推动《2030愿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具体而言,共建中巴经济走廊,一直是沙特与中国政策协商的焦点。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期间针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合作共建达成一致,沙特亦表示愿意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可见,沙特将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视为推动双边发展战略对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沙特致力于寻求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发展的新机会,并向一体化的市场经济体系迈进。根据《2030愿景》,沙特希望最大限度地提升其投资能力,深化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强化债务市场的作用,以形成一个向世界开放的先进金融市场。在此背景下,同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第三方合作有助于沙特启动一个持续和包容性的市场一体化框架。另一方面,中巴经济走廊将缩短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距离。经济走廊建成后,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新的贸易路线。一旦沙特与西亚,南亚、东南亚、非洲、欧洲和中国市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就很可能成为多元化的经济体。沙特《2030愿景》的一大支柱就是要凭借其特有战略位置转型成为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洲的国际枢纽。而中国也可凭借与沙特的战略愿景对接,催动两国经贸合作的强劲势头。在过去27年中,中国对沙特的出口额以年均14.7%的速度增长,从1995年的9.04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365亿美元。除经济利益外,沙特的地缘战略位置和能源生产大国地位还有助于巩固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增强中国在这一对全球能源市场至关重要的地区的地位。

二、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潜力

随着中国与沙特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推进,发展潜力将逐渐释放,合作成效也将逐渐显现。具体而言,中沙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提升国际信誉,形成聚旗效应,吸引更多国家参与;有助于推动以中巴经济走廊为枢纽的广大南亚—西亚中间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有助于丰富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内涵,向世界树立合作典范。

(一)提升国际信誉,形成聚旗效应

长期以来,对于中巴经济走廊的反对、质疑和污名化就一直伴随着项目的进行。即便在巴基斯坦国内,也存在对中巴经济走廊的质疑。2016年,以巴基斯坦参议院计划与发展常设委员会主席塔希尔·马什哈迪(Tahir Mashhadi)为首的部分参议员就将参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中方企业比作“新东印度公司”,他们抱怨巴基斯坦国家利益并未得到保障。在资金上,项目资金是通过借贷融资筹集的,这使得该国地方政府和人民背负“沉重”债务压力。在电力费用上,中方报价远高于巴国预期。在项目收益方上,各类项目只会惠及中国和旁遮普邦政府,不会惠及当地其他地区。同时,中国“债务陷阱”论也时常出现。这种论调表现为,虽然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特别是在能源和交通方面,能帮助巴基斯坦克服包括长期电力短缺和改善连通性等经济挑战。但这也增加了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影响力,使中国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债权国。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也指称中巴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雄心面临着现实的考验,包括项目停滞不前、腐败和安全挑战。项目债务的增加,引发了巴基斯坦国内对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利益平衡的批评。

沙特的参与具有重大的象征性意义,能够吸引更多国家参与,使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项目具有更高的国际信誉,从而消减来自外部势力的污名化压力。沙特参与中巴经济走廊,投资包括瓜达尔的石油城和炼油厂等项目,标志着该项目的范围扩大到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双边合作之外。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总额约200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将沙特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增加到1,000亿美元以上。这不仅凸显了巴基斯坦和沙特之间牢固的双边关系,也凸显了中巴经济走廊为该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的潜力,鼓励中东其他产油国效仿沙特,在巴基斯坦和中巴经济走廊投资。一旦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形成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激发巴基斯坦经济活力,并有可能稳定该地区的经济。沙特的参与超越了单纯的投资,已扩及政策协调和战略伙伴关系,这将提高项目的可信度,进而可能吸引海合会国家、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投资,将它们与中国的全球贸易和投资网络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一发展趋势有望提高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可信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和合作伙伴。

除沙特外,阿联酋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伙伴,它的加入有助于将与中巴经济走廊相关的主要港口瓜达尔港巩固为外国投资的一个稳定机会。阿联酋参与开发物流、港口、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以及瓜达尔的重大炼油厂项目,进一步凸显了中巴经济走廊的商业和战略重要性。预计这种参与将把全球的注意力从围绕巴基斯坦债务和经济危机的争议上转移开来,从而改善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具有重大区域利益的商业努力的形象,进一步凸显中巴经济走廊的商业和战略重要性。此外,印度、伊朗等周边国家也对该项目高度关注。巴基斯坦政府在2019年时就尝试邀请伊朗加入该项目建设,驻伊斯兰堡的西方外交官也透露,印度有兴趣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有。2022年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记者会时表示,巴方欢迎土耳其参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建设。因此,沙特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仅能加强该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形成聚旗效应,吸引更多国家放心参与投资,还能打破质疑,使各种污名化自然消失。

(二)促进区域合作与互联互通

近二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然而在广阔的南亚—西亚中间地带,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水平仍然较低。尽管已存在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SAARC)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Cooperation Council for the Arab States of the Gulf, GCC)等区域合作组织,这些组织也一直在努力实施加强经济和贸易互联互通的重大区域项目,但内部政治分歧限制了其有效性。区域合作机制缺失导致高关税、繁琐的海关程序和非关税壁垒,不一致的监管政策和缺乏贸易便利化措施也使企业难以有效地跨境经营,这又进一步限制了南亚—西亚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虽然沙特、阿联酋、科威特、伊朗、印度等国家或是拥有丰富的石油和自然资源,或是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新兴经济体,但夹在两块区域之间的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属于农业国家,尚未解决贫困问题。为自身发展计,巴基斯坦加入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经济合作组织(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ECO)等区域组织,致力于在该地区建立更牢固的经济联系。并且,中巴经济走廊本身也有通过统一标准和促进货物和人员流动来促进跨境贸易的目标,旨在加强巴基斯坦内部的连通性,强化其与中亚其他国家的连通性。

中国与沙特在中巴经济走廊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推动该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沙特是海合会主席并且在阿拉伯世界扮演领导者角色,也是伊斯兰教圣地的守护者。考虑到南亚西亚地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宗教环境,沙特是唯一适合推动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的主导力量。沙特既可以借助海合会主席身份及其在海合会中的话语权,推动相关议题设置和资源配置,又可以通过宗教相似性降低话语融合和项目实施难度,还可以凭借其与西方国家灵活的外交关系减少政治障碍。2023年,沙特成功主办第一届海湾和东南亚国家峰会,推动了海湾六国与东盟十国在能源和粮食安全、物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货物、人员和服务自由流动,促进了海湾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这表明,沙特具有实现各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的能力和意愿,这种能力和意愿同样可以在南亚—西亚复制,实现以中巴经济走廊为纽带的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同时,中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巴基斯坦协调区域内其他国家一起走上区域一体化的轨道。

(三)丰富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内涵,向世界树立合作典范

中国和沙特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内开展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向世界各国展示了如何在第三国共同努力实现互利共赢,进而丰富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涵。在经济上,这种合作模式扩大了经贸机遇,为多维经济合作创造了一个框架。合作各方可以通过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贸易、物流运输、数字化转型、金融合作等为突破点,以点到面,逐步深化经贸关联性。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的结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伙伴关系,也使两国贸易大幅增长。2022年中国与沙特的贸易额同比增长33.1%,达到1,160.4亿美元。由此,中沙第三方市场合作向世界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新机遇和广阔前景。

在外交关系层面,中沙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以展示参与国如何通过协调行动应对共同面临的挑战、深挖合作潜力,从而彰显多边主义。在定位上,沙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作方,而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重要投资者和战略合作方。沙特对投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兴趣被视为其除石油以外实现经济多元化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其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此外,中沙第三方市场合作为外交接触和解决冲突提供了一个平台。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有助于提升沙特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从区域安全角度出发,巴基斯坦是沙特在该地区维持与伊朗的战略平衡的重要支点,两国在地区安全事务上有广泛合作。沙特是巴基斯坦陆军总司令卡马尔·贾维德·巴杰瓦(Qamar Javed Bajwa)上任后访问的首个国家。通过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投入,可以为沙特与巴基斯坦加强伙伴关系奠定基础,提升其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影响力。

三、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挑战

尽管中国与沙特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源于巴基斯坦的国内安全和政治风险、后疫情时代的经济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上述风险会对中沙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进一步拓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和政治风险

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开始,巴基斯坦国内就一直面临着各类安全和政治挑战,如分离主义、恐怖主义的威胁和党派斗争。

在分离主义方面,俾路支解放军的存在对中巴经济走廊造成了重大威胁。中巴经济走廊的重点项目瓜达尔港就位于巴基斯坦偏远的俾路支省,处在巴基斯坦的不安全地区,该地区存在俾路支解放军、俾路支解放阵线、俾路支共和军等多支分离主义势力。这些分离主义势力是袭击参与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企业和人员的主要团体。俾路支省有独特的文化认同。俾路支民族主义者认为联邦政府忽视该地区的发展,因此对联邦政府产生了憎恨情绪并抵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项目建设,导致涉及瓜达尔港建设的恐怖事件接连发生。尽管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有利于当地发展,但仍有一些恐怖主义团体通过袭击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项目的工人来发泄不满。一些参与走廊建设的中国公民也不幸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2017年6月,两名中国人在俾路支省奎塔真纳镇被武装分子绑架并杀害,之后又有11名中国公民被扣押。同年,两名骑摩托车的枪手杀死了10名中巴经济走廊公路项目建设的负责人并另外造成2名工人受伤,俾路支解放军声称对袭击负责。俾路支解放军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会加剧该地区的贫富差距。恐怖袭击并未随着建设项目的推进而停止。2021年7月14日,一辆载有中巴建筑工人的大巴车遭遇袭击,造成9人死亡,28人受伤。2023年8月,俾路支解放军再次在瓜达尔港附近袭击了一辆载有23名中国工程师的车辆。

在恐怖主义方面,中巴经济走廊周边长期活跃着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基地”组织巴基斯坦分支、“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及其附属机构等恐怖组织。2023年,巴基斯坦塔利班就曾发出威胁说,除非巴基斯坦向他们缴纳5%的建筑税,否则就要攻击“一带一路”项目。2023年12月,中巴经济走廊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喀喇昆仑公路发生了针对公交车的袭击事件,此次袭击的幕后黑手再次指向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该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安全的担忧。2023/2024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分支呼罗珊省也加大了在巴的恐怖袭击,2023年前11个月的袭击次数同比增加了67%。该组织严厉批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指责中国通过对巴基斯坦的各种投资和贷款掠夺巴基斯坦的财富。2024年以来,中国成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分支呼罗珊省宣传的主要焦点,该组织指责中国试图在中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扩大影响力。

在巴基斯坦国内,中巴经济走廊已成为不同党派政治斗争和利益博弈的议题。一方面,中巴经济走廊的路线选择起初就受到巴基斯坦党派政治的影响。时任总理谢里夫及其政党为赢得中期选举,选择优先发展信德省和旁遮普省的项目。而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则对中巴经济走廊持怀疑态度。虽然2018年执政后,该党并未明显偏离前任巴基斯坦政府制定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计划,但仍批评前任政府的路线选择,并声称穆斯林联盟的政客从中国的投资中受益。另一方面,自项目启动以来,巴基斯坦国内总是有政治人物发表消极言论。例如,时任巴基斯坦参议院中巴经济走廊特别委员会召集人、参议员雪莉·雷曼 (Sherry Rehman)称“中央集权的中国政府与巴基斯坦新生的民主党派和治理结构之间的程序分歧是实施中巴经济走廊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后疫情时代的经济风险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巴基斯坦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其国内通胀造成了短期和长期影响。世界银行报告称,由于灾难性洪水和高通胀,预计2023~2024财年巴基斯坦实际GDP增长率仍然无法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疫情也使得中方的项目工程师和工人无法自由流动,导致某些项目延误和成本增加。同时,瓜达尔自由贸易区出现了资金周转难题,近10家公司面临延迟开工、订单数量下降等问题,这将导致企业难以负担员工工资、租金、和债务。因所在国疫情防控要求等原因,部分项目不能按期履约,直接带来项目运营成本增加,影响公司经营效益。各国持续的封城、封国等措施,造成在途交货产品受疫情影响,无法到港或者长时间滞留港口以及无法运输到现场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设备受损风险加大。此外,各国的出入境管制措施还造成了多国市场无法派员前往,技术、服务、施工人员无法及时抵达项目现场开展工作。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也使得沙特对外投资意愿和能力减弱,投资变得谨慎。2019年12月,沙特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沙特石油巨头阿美在其国内的利雅得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总市值约1.9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石油价格战和新冠肺炎疫情,沙特阿美风光不再,股票市值下跌了6%,被苹果公司赶超。2020年8月9日,沙特阿美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为66亿美元,同比下滑73%。2021年,沙特宣布将原定的炼油厂项目从瓜达尔港迁至卡拉奇。该项目是沙特投资中巴经济走廊规划中的重要一项,这一搬迁计划对瓜达尔港的发展造成了沉重打击。这从侧面反映出沙特方面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更多地考虑本国利益,甚至可能背离既有协议。

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巴基斯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债务压力,正处于金融违约的边缘,这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投资放缓。2022年,巴基斯坦一度无法按期偿还30多家中国企业总计约3,000亿巴基斯坦卢比的项目款项,给中国投资者造成了经济损失。与此同时,美国在2021年提出了“重建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 B3W)计划,旨在为中低收入国家的基础设施发展提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方案。虽然“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没有详细的财务和运营项目。但巴基斯坦仍认为“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是一个投资机会,认为中美各自提出的战略规划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机遇和多样化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旦美国等西方国家给予巴基斯坦可观的援助,巴基斯坦并不会排斥美国方面的计划。

(三)地缘政治风险

首先,由于瓜达尔港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美国一直关注该港的发展状况。对于美国而言,一旦控制了瓜达尔港,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牵制中国和印度在该地区的战略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在中东和南亚的军事地位。因此,美国对瓜达尔港建设的干扰不断显现。美国对该地区的干涉手段主要是通过媒体舆论施压以及在该地区施加影响力。特朗普政府曾无端指责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基建计划。2019年11月,美国国务院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最高级别官员爱丽丝·威尔斯(Alice Wells)大使在华盛顿特区威尔逊中心发表演讲时,对中巴经济走廊进行了指责。通过将特朗普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总体评估引申到巴基斯坦,威尔斯提出了美国对中巴经济走廊的若干担忧:成本相对较高,债务负担会对巴国经济产生长期影响,招标程序不透明引发腐败,以及为该国工人创造的工作机会极其有限。此外,美国通过不断在该地区宣扬其教育制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并通过设立富布莱特奖学金,资助成千上万的巴基斯坦年轻人前往美国学习来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其次,沙特与伊朗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可能带来地缘政治风险。恰巴哈尔港地处伊朗阿曼湾沿岸,是连接中亚和阿富汗的重要港口。印度同伊朗共建恰巴哈尔港,将瓜达尔港视为竞争对手,并且对第三国投资中巴经济走廊持反对态度。印度与西方国家的几乎所有陆上贸易路线都要经过巴基斯坦。通过恰巴哈尔港建立一条通往西亚和中亚的海上贸易路线将使印度能够绕过巴基斯坦并与这些地区的国家建立贸易网络。目前,由于瓜达尔港的道路建设尚不完善,吸引的运输量少于恰巴哈尔港。但随着中沙共建瓜达尔港的推进,瓜达尔港有超越恰巴哈尔港的发展潜力。

再次,恰巴哈尔港自身发展也陷入了困境。尽管美国重启对伊制裁以来豁免了对印度在伊朗恰巴哈尔港投资项目的制裁,但印度仍然担心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殃及本国的投资项目。印度财政部在2019/2020财政年度预算中大幅削减了对恰巴哈尔港项目的拨款,从以往15亿卢比(约合2,190万美元)减少到4.5亿卢比(约合660万美元)。同时,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损害了印度与伊朗之间的贸易,也导致很多企业不敢通过恰巴哈尔港开展贸易活动。在此形势下,尽管伊朗始终将瓜达尔港视作竞争对手,但也清楚瓜达尔港的经济价值。伊朗已表明在瓜达尔港建立炼油厂的意愿并开始向俾路支省供电。

虽然印度是伊朗恰巴哈尔港项目的主要投资方,但伊朗也邀请了中国和巴基斯坦建设恰巴哈尔港,并寻求将该港同瓜达尔港连接起来。伊朗正试图让中印相互竞争,避免受这两个大国中的任何一个支配。然而,伊朗的这一平衡策略很可能使地缘政治局势变得更加复杂。随着中国同沙特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推进,沙特正在成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并拥有了更大的影响力。沙特在巴基斯坦经济中获得的利益越多,采取介入政策的伊朗就愈加不满,巴基斯坦与邻国伊朗关系受损的风险就越大。巴基斯坦对这一风险的担忧可能影响中沙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推进。

最后,印度认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部分地区属于印度领土,中国在这些地区的活动是对印度主权的直接侵犯。印度将中巴经济走廊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唱衰该项目,并四处宣扬许多“一带一路”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并追随美国脚步传播“中国债务陷阱论”。印度还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将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现在印度西部,这会对印度的战略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同时,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可能将阿富汗等第三国纳入其中表示担忧,已公开警告第三方不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

由于存在上述风险,巴基斯坦政府内阁已批准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于2019年9月12日正式成立。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管理层由一名主席、两名执行董事、六名执行委员组成,管理层任期为四年,由总理直接任命。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主要负责跟踪和保障中巴经济走廊协议的实施状况并及时同中方就新项目保持密切联系。此外,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还开展协调工作,成为联系不同政府部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纽带。该事务局还将为政府的决策提供调研支持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将继续宣传走廊对当地民生改善的积极作用,及时澄清涉及走廊的不实报道。鼓励两国媒体、影视、出版界加强涉及走廊题材合作,通过增进与两国智库、专家和学者就走廊建设开展对话与交流,共同扩大走廊影响以应对风险。

四、结语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遇。沙特《2030愿景》的一大支柱是要凭借其特有的战略位置转型成为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洲的国际枢纽,这正好可以对接“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目标。基于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中国与沙特以瓜达尔港建设为重点,共同开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积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的各类产业投资项目,提升了瓜达尔港的竞争力。这使中沙共建中巴经济走廊取得了实效。中沙共建中巴经济走廊不仅为沙特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使走廊建设更具可持续性和获益前景,提升了该项目的国际信誉,形成聚旗效应,吸引更多国家的投资,如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开始参与走廊建设的建设。中沙两国在中巴经济走廊的合作丰富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内涵,向世界树立合作典范,未来随着合作的深入,可能进一步促进该南亚西亚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中国正持续推进同包括沙特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三方市场合作。这种新型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水平、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发挥差异化优势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

中沙能够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基础是双方充分认识到各自的比较优势。两国政府高层也通过互访充分交换意见形成政治共识,进而明确共同利益。基于此,中沙双方积极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战略规划对接。尽管中沙共建中巴经济走廊已取得初步成果,但仍面临恐怖主义袭击风险、经济安全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沙特经济易受能源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在后疫情时代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基于此,中国应在投资布局之前做到充分调研,谨慎评估。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中国应同沙特等合作方进一步加强协调,提高投资项目分配的均衡性;同时,中国需要引导本国企业加强安保措施并就安保人员的选择进行整体评估。此外,中国还应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采取更多举措以增信释疑,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3619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