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能源转型:2025年的机遇

电力国际汇epintl   2025-03-03 16:46:03

亚太地区的经济、人口和能源需求蓬勃发展,这使得其清洁能源转型成为全球能否按照《巴黎协定》成功削减碳排放的关键所在。202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更新以及亚太国家展示的雄心将成为今年最为关键的进展之一。

亚太地区各国的能源转型情况极为极端。尽管亚洲仍拥有全球82%的燃煤发电量和最大的天然气扩张计划,但它也是唯一一个有望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增加两倍的地区。

根据惠誉评级的数据,到2025年,亚太地区的电力消费将占全球的一半。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大部分电力需求将由可再生能源满足,各国将优先发展更大、更复杂的混合及全天候可再生能源项目。

然而,如果该地区要走上符合《巴黎协定》的能源转型轨道,就需要展示出更大的雄心和进行充分的政策准备。2025年预期开展的国家自主贡献更新工作为此提供了绝佳契机。

中国

中国政府于2024年10月公布了一项新的清洁能源计划,设定了2025年和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目标包括: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消费量增加到10亿吨标准煤当量,较2023年增长30%;到2030年增至50亿吨标准煤当量,较2025年增长36%。重点将放在太阳能和风能上,以及对电网扩建与现代化、电动汽车和新兴绿色技术的投资。

中国正朝着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的目标前进。专家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峰值,或将于2025年迎来峰值。此外,从2026年开始,中国计划逐步减少煤炭使用。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中国将在2024年至2026年间通过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满足所有的电力需求增长。虽然在此期间中国每年将新增4000-5000万千瓦的煤电装机容量,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将减弱,转而更多地用于补充可再生能源并增强能源安全性。到203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在全球总量中占比近60%。

日本

日本计划继续恢复核能,当前目标显示,2024年至2026年间在运核电装机容量将稳步增加,到2030年,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20%。

2025年初,日本将正式确定其第七个战略能源计划。该计划为显著加强日本的减排目标、增强能源安全性和可负担性以及改善其在七国集团(G7)中作为气候行动落后者的形象提供了契机。国际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团体已经敦促政府承诺制定宏伟的国家目标,不仅要实现碳排放的大幅减少,更要推动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显著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规模。

该计划的草案显示,日本将致力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重点发展核能(到2040财年占20%)和可再生能源(到2040财年占40-50%)。

韩国

韩国正在起草其《第11次电力供需基本计划》,展望至2038年。工作版本显示,韩国计划大力依赖核能,建设多达四座新的核反应堆。到2038年,韩国计划运营30座核电站。液化天然气作为供热和发电的重要能源是另一个重点领域。大多数燃煤电厂预计将转换为液化天然气发电厂,但其中12座将改建为抽水蓄能水电站或氢能发电站。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韩国计划将装机容量从2022年的2300万千瓦扩大到2030年的7200万千瓦。到2038年,韩国计划建设高达1.155亿千瓦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机容量,以及约400万千瓦的水电和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

该草案因缺乏雄心而受到批评,专家指出,这些目标缺乏力度,它们既无法助力韩国提升偏低的可再生能源部署比例,也难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无法加快淘汰化石燃料的进程,而在这些领域,韩国均落后于其他国家。

尽管政府最初计划在2024年底完成该计划的审查,但戒严令和弹劾危机推迟了这一进程。2025年初,韩国的民主党批评该计划过于关注核能而忽视了可再生能源。作为回应,1月7日,政府决定减少新建核电站的数量,并增加太阳能发电的规模。

印度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燃煤发电仍将是印度的主要能源供应方式,但到2026年,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的占比将达到25%。政府还将优先发展水电、核能存储和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并改善国家电网和电力市场设计。

到2030年,印度计划拥有3.19亿千瓦的太阳能、1.1亿千瓦的风能和8000万千瓦的水电、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届时,这些能源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42%。然而,尽管印度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大展拳脚,但政府仍计划到2030年将煤炭产量翻一番,且老旧和低效燃煤电厂的淘汰率仍接近于零。

印度的国家自主贡献提交将是2025年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政府需要在减少煤炭依赖和加强电力行业以外领域(如交通和工业)的减排目标方面展示更强的雄心。

孟加拉国

由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气候变化使孟加拉国每年损失其年度预算的6-7%,这不仅增加了成本、推高了通货膨胀,还因空气质量恶化导致了高昂的健康支出。与此同时,该国可以立即在屋顶和其他可用区域部署约1250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

该国领导层已经认识到化石燃料对其经济和社会福祉构成的威胁,并将可再生能源视为潜在的解决方案。2024年11月,孟加拉国公布了一项为期10年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税收减免计划,适用于在2025年7月1日至2030年6月30日期间开始商业运营的发电厂。

印度尼西亚

2024年,印度尼西亚做出了其最强有力的气候承诺之一。首先,总统宣布该国将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煤炭。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期间,其特使确认印度尼西亚的目标是到2040年增加7500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在总电力结构中的占比达到65%。同时,该国正在开发其碳税框架,并计划在今年内实施。

国际能源署指出,到2026年,印度尼西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每年增长约8%,相比之下,煤炭和天然气的增长率分别为5%和6%。根据《综合投资和政策计划》,在获得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的财政支持下,印度尼西亚将迅速扩大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规模,预计到2025年发电量达到730万千瓦,到2030年达到7200万千瓦。

在新领导层的带领下,印度尼西亚致力于成为电动汽车电池的镍矿中心和全球碳捕集与封存中心,并加大对生物燃料和自然资源开发的关注。

越南

越南已成为东南亚的绿色领军者,这主要归功于它在东盟区域内为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和支持性的环境。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新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将使非水可再生电力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16%增加到2026年的19%。天然气的占比将从9%增加到11%,而煤炭的占比将从46%下降到43%。

2024年10月,该国签署了一项关于屋顶太阳能市场的政策指导法令,以刺激太阳能的自产自用。通过该法令,政府希望为外国投资者在越南可再生能源领域创造有利条件,并开辟可行的商业机会。同时,该国努力为一半的办公楼和住宅配备屋顶太阳能板,这将推动当地太阳能板制造业的发展。

此外,越南还计划利用其稀土储量世界第二的优势,增加国内产量,并成为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与此同时,越南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间进入其排污交易制度的试点阶段,并计划在2028年正式实施该制度。

菲律宾

到2026年,菲律宾预计将有约350万千瓦的新型煤电投入使用。由于国内外努力推动天然气作为过渡燃料,包括为天然气开发提供税收优惠,2024年至2026年间,燃气发电量预计增加近9%。

根据《2020-2040年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菲律宾的目标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达到35%,到2040年达到50%。近年来,菲律宾政府推出了各种激励措施和政策措施,以鼓励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其中包括竞标机制、20年固定支付的上网电价、净计量、税收假期和豁免制度等。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2024年东南亚能源展望》,到2030年,菲律宾将在东南亚地区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中展现出最高的增长率。

2025年,菲律宾将举行中期选举,现任总统和前任总统最有可能胜出。政治分析家预计该国未来的政策方向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泰国

国际能源署指出,出于能源安全考虑,到2026年,泰国将增加国内天然气的产量。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预计将上升两个百分点,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则会略有增长。然而,2025年,泰国政府计划开征碳税。

2024年9月,泰国发布了更新后的《电力发展计划》。该计划目标是到2037年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之前的36%提高到51%,特别聚焦于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的发展。此计划还提议在数据中心等能源密集型行业签订可再生能源购电协议(PPA),以方便外国投资者进入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

该国还在推进电动汽车转型,最近推出了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国内制造的补贴。

然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观点,为使泰国的能源转型取得更大进展,该国需要加大对电网系统灵活性的投资,且必须简化新项目开发商的审批程序。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在部署清洁能源方面落后于东盟其他国家。其太阳能和风能在发电中的占比为1.5%,远低于该地区4.4%的平均水平。

《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旨在通过增加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到2026年,燃气发电将超过煤炭发电,而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将主要由水电主导。

马来西亚也在推进引入企业客户的直接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服务。2024年,马来西亚政府推出了第三方接入计划,允许可再生能源生产商使用国家电网向区域买家输送清洁电力。政府正在考虑或已经实施的其他措施包括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税收激励和优惠贷款。

根据预计今年将正式确定的《国家碳市场政策》,该国旨在支持强制性和自愿性碳市场机制。最近,马来西亚政府提议为实施碳捕集与封存(CCS)的公司提供税收激励。

2025年:加速亚太地区能源转型的机遇

从全球范围来看,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占比将从2023年的30%上升到2025年的35%。清洁电力发电量也将超过煤炭发电量。然而,亚洲国家将继续依赖化石燃料,这会推动202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的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虽然中国的煤炭需求将减少,但印度和东盟国家的煤炭需求将继续增长。不过,该机构还发现,亚洲在清洁电力领域的投资大幅超过对化石燃料的投资,且煤电增长正在放缓。

这将进一步增强2025年亚洲能源转型的动力。为了响应《巴黎协定》的目标,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估计,亚太国家需要88.7万亿美元的投资。然而,毕马威(KPMG)

发现,过去两年中,大多数能源转型投资者(54%)将东亚作为首选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有利的投资条件和监管进展提高了清晰度和透明度。

然而,标普全球(SPGlobal)指出,短期内,政府在未来必须在定义整个地区的能源转型进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在2025年即将到来的发展中尤为重要。首先,唐纳德·特朗普将重新上任,这将撼动地缘政治局势,并显著影响亚洲的绿色技术市场和能源转型速度。

其次,各国必须在2月前提交其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概述直至2035年的气候行动。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观点,亚洲国家应在新的国家自主贡献中展示出更大的雄心,并提高其目标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此外,专家警告各国政府,为了加速其能源转型,应优先考虑可部署的、成熟的绿色技术,而减少对成本高昂、无法大规模应用或脱碳效率有限的解决方案的关注。

阅读2818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