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进口光伏电池新限价之影响
2025年7月17日,土耳其贸易部公告将光伏电池的进口参考价格自每公斤85美元调升至每公斤170美元,调幅高达100%。新规将于公告后60天正式生效,这也是继2024年由每公斤60美元调整至每公斤85美元后,再次大幅调涨。
电池限价制度下的价格情境解析
以目前中国出口至土耳其的183N电池片为例,其CIF价格约为每瓦0.041美元,皆明显低于土耳其所设限价标准。
由于官方尚未明确说明在限价制度下20%增值税(VAT)的具体课征方式,InfoLink提出三种可能的课税情境作为参考,并以183N电池片每片克重10.14克换算每瓦重1.197克作为计算基准。
情境一:对进口价格课征20%税金。
情境二:对进口CIF价格课征VAT20%,导致税金显著上升。
情境三:对限价与进口电池CIF价格的差额课征VAT20%。(如表)
在情境三中,InfoLink以限价与实际进口电池CIF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课征增值税的计算依据,作为简化测算的评估逻辑。不过需特别留意,此处计算是以纯粹电池本体的CIF价格推估,并未纳入实际报关时所涉及的包材重量。
实务上,各家厂商柜重存在差异,电池毛重除电池本体外亦包含包装材料等,由于整体货重的增加将影响限价与CIF价差的计算结果,实际应税金额普遍将略高于本测算情境,预估最终税后价格可能比本情境高出约每瓦0.003–0.005美元。
根据InfoLink调研,以限价与实际进口电池CIF价格之间的价差作为课征基础的第三种情境,应更贴近目前实务上的报关操作模式,也更能合理反映不同厂家因单柜包装配置与重量差异所导致的实际税负变化。考虑到当前因限价与实际进口价格差距极大,预期厂商为了符合限价而提高售价的机率较小。
综观上述三种VAT课税情境,即便在严格的"以限价每公斤170美元作为课税基准"的第二种情境下,中国出口至土耳其的光伏电池价格,含税后仍显著低于当地本土产品,展现出强大的成本优势。随着新限价将于60天后生效,市场预期可能出现一波短期备货潮,带动进口价格与需求同步上升。
除价格因素外,土耳其本土的电池供应紧张,也进一步强化了对进口电池的需求。尽管土耳其持续推动供应链本土化,并在招标项目中明定需使用一定比例的本土硅片、电池与组件,但截至2025年底,预计仅有约5.7GW电池产能落地,至2026年最多增至14.2GW,与同期超过20GW的组件产能相比,供给明显不足。受限于电池产能扩建速度,短期内部分组件厂商势必仍将仰赖进口电池以维持产能。此外,土耳其市场中大量非招标类型的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并未受到本土化政策限制,也为中国等海外电池片留有进口空间。
整体而言,虽土耳其正逐步建立更具保护性的市场制度,包含反倾销税率征收、进口限价与本土化政策等,但在当地电池产能尚未完善之前,短期内中国电池仍将凭借其价格优势扮演关键补位角色,未来市场变量仍须持续关注政策执行细节与本土产能落地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