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盟就气候议题的合作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的典范。自2003年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共签署了十多项多边环境合作协议。2005年,双方明确就应对气候变化建立了气候变化合作伙伴关系。然而,近年来全球化进程中单边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加大,接踵而至的新冠世纪大疫情和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无疑给气候变化合作带来巨大冲击。

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框架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启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阶段。每年一次的缔约方大会成为各国共同协商应对气候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核心平台。作为大会的核心议题,缔约方代表就气候行动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以及各国的减排责任等相关议题进行审议和谈判。由于国家间利益协调十分困难,相较于气候危机日益走向失控的紧迫性,气候协议经历多年漫长而艰难的谈判仍然裹足不前。直至2015第21次缔约方大会(COP21)才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

2015年12月12日,196个国家参加的COP21最终通过《巴黎协定》,为未来几十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持久框架,同时也标志着向净零排放世界转变的开始。《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截至2022年12月,共195个国家签署加入,承诺共同致力于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旨在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以内,同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的措施,提出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巴黎协定》的核心内容还包括国家自主贡献(NDC,即各国每五年提交一份最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以及明确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

然而,近年来全球化进程中收入不平等程度上升,极右翼思潮和单边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加大,接踵而至的新冠世纪大疫情、俄乌冲突冲击下,世界经济在衰退和高通胀中步履蹒跚,同时,地缘政治也在经历深刻调整和重塑。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进程无疑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影响。2017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停止执行《巴黎协定》,是该协定签署以来遭遇的最大挫折。虽然2021年美国重返《巴黎协定》,但造成的缔约方间的信任裂痕短期内难以完全弥合。

二、促成和维系巴黎协定

中国和欧盟就气候议题的合作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的典范。自2003年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共签署了十多项多边环境合作协议。双方明确就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始于2005年建立起的气候变化合作伙伴关系。当年双方发布“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明确了双方就清洁能源技术搭建高层对话机制和合作框架。在此框架下,中欧双方领导人峰会每年举行一次,双方合作议题也从能源,逐步扩大到碳封存、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转型等更多元的领域。

此后,中欧双方的合作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军力量,和多方共同努力促成了《巴黎协定》的达成。2010年,在哥本哈根缔约国会议(COP15)谈判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背景下,中欧双方再次签订“中欧气候变化合作和对话联合声明”(EU-China Joint Statement on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on Climate Change),宣布建立中欧领导层间的“气候热线”,以便在日后的国际多边气候谈判中协调双方的立场,并在国内政策、双方合作项目的运营和管理上保持更为密切地沟通。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COP21)前夕,中国和作为会议主席国的法国保持密切沟通,注重落实中国和欧盟共识,为巴黎会议做好了准备和铺垫。同时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签署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US-China Joint Presidential Statement on Climate Change)。作为世界上排放量最大的三大经济体,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的决定性力量,中美欧三国的积极合作对于《巴黎协定》的签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针对2017年美国单方面宣布将退出《巴黎协定》,中欧双方均表示了加强合作,坚定不移履行《巴黎协定》承诺的意愿。法国总统马克龙专程到访中国,并表示:“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气候合作是至关紧要的。”  2018年,中欧双方领导人签署新的合作协议,即“中欧领导人就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的联合声明”(China-EU Leader’s Statement on Climate Change and Clean Energy),重申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以及共同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意愿。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遭遇重大挫折的关键时期,中欧双方成为持续推动履行气候协定的稳定力量和支撑力量 。

此后,中欧双方分别宣布了具有高度共识的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先是2019年上任的新一届欧盟委员会颁布《欧盟绿色行政》,设定了更为激进的碳中和目标进程,明确在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5%,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欧双方的表态产生了积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随后,韩国、日本等国也纷纷提升了自主贡献减排目标。在全球气候合作步履维艰的时刻,这一积极行动无疑为《巴黎协定》的维系和推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中欧就气候议题的持续合作,体现了中欧合作的高度韧性。2021年2月1日,欧盟委员会和中国国务院通过线上方式举行了第一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级别对话,这一新的对话机制是迄今双方在气候和环境事务方面最高级别的合作。[2]

[2] 更多信息参见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官网:

https://www.eeas.europa.eu/delegations/china/%E7%BB%BF%E8%89%B2%E8%BD%AC%E5%9E%8B_zh-hans?s=166.

虽然中欧双方在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和减排路径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但双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相同的,本质上都希望发展绿色经济,同步推进脱碳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2023年,中欧将迎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二十周年。二十年来,建立在这一符合双方长期利益基础上的合作促进了相关技术进步和普及,刺激了双方绿色经贸的增长,并产生了协同效应和放大效应,鼓励了绿色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双方各自的能源转型和绿色经济发展。

表4-5 中欧气候议题合作协议或声明一览

640?wx_fmt=png&from=appmsg

资料来源:欧盟委员会,作者整理制表。

三、新阶段的竞争与合作

进入后疫情时代,中欧间的气候合作迎来新的考验。全球新冠疫情、地区冲突等诸多因素开始冲击双方信任的基础。先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增强了欧盟对于一些核心技术和原材料依赖海外供应的危机感。特别是俄乌冲突触发能源危机,让欧盟更加紧迫意识到能源转型过程中减少对能源、技术和原材料进口依赖的重要性。

此外,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生产应用规模的扩大,以及各国政府利用税收和补贴的推动下,以化石能源为基础实现增长的模式可能出现拐点,减排不再是以经济增长为代价,相反将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一背景下,欧盟和中国都在力争成为绿色技术和经济的领导力量,双方在绿色经济领域的竞争不可避免。

欧盟一直以来都走在世界绿色经济的前沿,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最为积极且坚定的领导者。建立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相对最为完善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在能源转型方面的步伐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在2020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对电力的贡献已经达到40%。欧盟也是较早开始搭建支持经济绿色转型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法规的经济体,至今已经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善的制度框架。欧盟也一直致力于成为绿色技术和标准的制定者和领导者,在绿色经济领域奠定竞争优势地位。

中国近年来在低碳技术,特别是光伏、风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飞跃令世界瞩目。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最大和最为活跃的市场,贡献了世界新能源投资总额的30%,美国以20%,欧洲19%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中国还在风能和太阳能设备的安装和出口上占世界主导地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十家风力涡轮机生产企业中,有五家来自中国;中国生产的太阳能光伏板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在电动汽车方面,2019年中国拥有的电动汽车数量占到世界总量的约47% 。

中国在低碳技术领域的崛起,欧洲也从中受益,增强了其绿色技术的可替代性。由于中国市场提供了廉价且高质量的设备和原材料,欧洲的能源转型才得以低成本快速发展。2022年,为了尽快降低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欧盟历史性地在一年内安装了40GW的太阳能板,其中绝大部分从中国进口。当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板数量就实现翻倍增长,从而实现了能源转型进程的加速。

然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引起了欧洲的警觉,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强调在关键技术和原材料上减少对于中国的依赖。欧洲寻求保护自身的竞争力,并希望在绿色原材料和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加之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加剧了地缘政治矛盾,欧盟选择对中欧间的合作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义,将中国视为经济领域的竞争者,制度模式的竞争对手,以及协商伙伴。这一“三重定位”的提出,标志着中欧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而在气候议题上,也不再可能是简单的合作伙伴关系。

随着绿色新政进一步重塑欧盟经济,中欧上方在相关问题上的经济利益将日益凸显,在技术、市场份额,以及标准制定方面成为竞争对手。2023年初,为了应对来自美国的大规模绿色补贴,以及来自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绿色经济领域的挑战,欧盟出台了《净零工业法案》,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40%的清洁能源实现由欧盟内部完全供给。并且,该法案还规定参与公共招标或申请获得绿色补贴的公司,必须保证所使用的设备中至少有40%在欧洲生产;如果供应链涉及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第三方国家材料,例如使用中国进口的太阳能板,将很可能无法成功获得竞标或补贴。从欧盟的角度,限制绿色进口虽然出于保护本国绿色经济并创造就业的目的,但当前拒绝质量更好且成本更低的技术和材料,无疑将减缓欧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也将提高转型的成本。从世界范围来看,也不利于全球绿色经济转型的发展。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格局下,气候议题也无法避免受到地缘政治和逆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欧的合作领域收窄。尽管如此,中欧双方都充分意识到双方合作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再气候议题上,欧盟仍然寻求将中国作为协商伙伴,共同维系《巴黎协定》,敦促国际社会履行气候承诺,并携手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绿色经济转型。未来如何构建建设性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促进双方自身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将是对双方的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