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水资源匮乏,人均可再生水资源量远低于警戒线且持续下降,而工业、人口和农业发展使水需求大增,供需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海水淡化成为保障供水安全的关键途径。摩洛哥海水淡化目前主要由 ONEE 和 OCP 两大实体负责,技术从热法 MED 转向反渗透(RO)工艺,政府加大投入规划建设更多海水淡化厂。但现有的海水淡化能力仍不足,预计到 2050 年仍存在约 40 亿立方米用水缺口,需建设大量新厂。摩洛哥海水淡化领域蕴含机遇,现阶段部分中国企业已成功进入,未来持续深耕有望收获更多利益。

01

摩洛哥水资源匮乏且用水需求显著增加

摩洛哥地处非洲的西北角,降雨量少且降水分布极不稳定,导致其地表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严重依赖水坝蓄水,自1960年以来,摩洛哥经历了显著的变暖趋势,持续的干旱导致水坝蓄水率从2018年的61.1%下降到2023年的29.1%,地表水资源严重紧缺;且由于地下水补给有限和过度抽水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匮乏,还面临一系列包括海水入侵、硝酸盐污染和自然盐度变化等地下水水质恶化的问题,地下水也难以作为可靠的淡水来源。图片

摩洛哥境内地下含盐水层和苦咸水河流分布图

(来源:Mohammed Hssaisoune)

2023年,摩洛哥人均可再生水资源量从1960年的每年2560立方米锐减至600立方米,远低于世界银行设定的人均可再生水资源量每年1000立方米的水资源短缺警戒线。据预测,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下降至每年500立方米以下。

然而,随着工业活动的加速、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农业的集约化,共同导致了水需求的显著增加,使得摩洛哥的水需求与水供应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摩洛哥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面对传统水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摩洛哥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且超过一半的城市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在传统水资源供给的脆弱性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海水淡化成为确保国家供水安全的唯一途径。

02

摩洛哥正规划建设更多海水淡化厂缓解用水需求

摩洛哥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探索历史悠久,早在几十年前,为满足沿海城市居民饮用水和当地工业(主要为磷酸盐产业)的用水需求,摩洛哥便开始探索建设并运行海水淡化厂。

摩洛哥的海水淡化厂项目主要由两大实体负责:

1.市政-国家电力与饮用水办公室(ONEE):摩洛哥海水淡化项目的主要执行者和推动者,ONEE直接负责大型市政海水淡化厂的规划、招标、建设与运营,旨在保障全国居民的饮用水供应。

2.工业-摩洛哥磷酸盐集团(OCP):摩洛哥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和全球磷酸盐及衍生品市场的领军者,OCP集团的业务涵盖磷化工全产业链。为满足其自身巨大的工业用水需求,OCP主要建设并运营海水淡化厂,同时这些项目也对周边城市的饮用水供应起到补充作用。

图片

PNAEPI规划的海水淡化厂(图片来源:Dr. Siham Laraichi)

摩洛哥最初的淡化项目采用热法MED工艺,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反渗透(RO)工艺逐渐成为主流。最早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建于1995年的拉尤恩(Laâyoune),初始日处理能力约为7000立方米/日。经过2005年、2010年和2022年的三次改造和扩建,该厂的日处理能力已提升至62000立方米/日。

近年来,摩洛哥政府迅速加大了对于海水淡化项目的投入。政府于2020年实施了“国家水计划”(PNE),承诺向水务部门投资超过400亿美元。2020-2027年国家饮用水供应和灌溉计划(PNAEPI)中,摩洛哥规划了更多的海水淡化厂项目,并全力加快其实施进度,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水安全。

图片

摩洛哥海水淡化厂分布(部分)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5年初,摩洛哥拥有18家海水淡化厂(包含苦咸水淡化厂),年总产水能力超过2亿立方米,另外有5个海水淡化厂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年总产水能力将会达到约8亿立方米/年,其中包括威立雅在拉巴特承接的PPP项目,年设计供水量为3亿立方米/年,建成后将成为非洲最大的海水淡化厂,能够满足近930万居民的用水需求。

03

预计到2050年还存在约40亿立方米的用水缺口

尽管摩洛哥近年来在海水淡化方面有所发展,但其海水淡化能力仍相对较低,现有淡化产能远不足以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断增长的水需求,距离摩洛哥政府设定的到2030年实现年产17亿立方米淡化水的目标,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摩洛哥国家层面的水需求与供应缺口已达18亿立方米/年,根据水务部的预测,2050年,摩洛哥的总水需求将从2020年的162亿立方米/年增至185亿立方米/年。考虑到水需求持续增长、水库淤积等因素,2050年水需求缺口将会扩大至40亿立方米/年,如果考虑到极端的气候变化等相关因素,这一数字可能会到达70亿立方米/年。

图片

2010-2050E 摩洛哥的水需求(百万立方米/年)

面对迫在眉睫的水危机,摩洛哥水利部长Nizar Baraka明确指出,到2030年,该国超过50%的饮用水需求将依靠海水淡化满足。这意味着,2030年摩洛哥需确保通过海水淡化生产至少14亿立方米的淡水,2050年摩洛哥需要确保通过海水淡化生产至少30亿立方米的淡水。

为实现上述目标,摩洛哥须不断建设新的海水淡化厂,以大型海水淡化厂年产2亿立方米,中型水厂年产0.1亿立方米进行估算:到2030年前,摩洛哥预计还需要建设约3个大型海水淡化厂,以及超过15个中型海水淡化厂。2050年前,则至少需要建设超过5个大型海水淡化厂,以及超过80个中型海水淡化厂。

04

中国工程建设和设备销售企业将在摩洛哥海水淡化项目建设中受益

摩洛哥在海水淡化领域蕴含着巨大的投资与建设机遇,参与该领域建设的大多是国际水务企业,这也将为中国环保水处理领域的企业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出海”发展的良机。

目前,部分中国企业已成功进入摩洛哥市场,且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例如,上海电气电站成功签约了日产60万吨的OCP SAFI WAVE II海水淡化项目,并为该项目提供核心技术;中国轻工业下属的中国海诚长沙公司签署了摩洛哥纳祖尔海水淡化项目的总承包合同;中国建材总院下属的乐普实业中标摩洛哥某大型海水淡化项目,并为其配套供应分离膜外壳产品。

图片

Agadir海水淡化厂(图片来源:Coxabengoa)

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已积累了大量建设、运营和管理大型海水淡化项目的经验,具备从项目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到施工、调试和运营的全方位EPC能力。同时,中国企业生产与供应链成熟,在产品和工程服务方面,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国际企业,能够提供更高效、更具成本竞争力的解决方案。若中国企业持续深耕摩洛哥当地市场,必将从当地海水淡化项目建设中收获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