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境外工程新增鲁班奖1项,总计43项!
近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2022~2023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由中铁二局建设的新建中老铁路磨丁至万象段工程成功入选,中铁二局累计获得鲁班奖43项。
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至老挝万象,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见证中老友谊的标志性工程。线路全长1035公里,其中新建磨丁至万象段长422公里,为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单线电气化铁路。
中老铁路穿越众多山脉和水系,沿线地质结构复杂,具有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和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等特点,修建难度极大。自2016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开工建设以来,中铁二局认真落实中老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努力将中老铁路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和“廉洁之路”。中铁二局全体建设者始终坚持以安全和质量为核心,克服地质环境复杂、气候条件不利、环保水保压力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资源紧缺等难题,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展现了中铁二局“新时代的开路先锋”的施工实力。
友谊隧道:中老铁路唯一的跨境隧道
中铁二局承建的友谊隧道是中老铁路唯一的跨境隧道,我国境内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磨憨经济开发区,国外段位于老挝最北端的原始森林地带,全长9595.407米,中国境内长7170.407米,老挝境内长2425米。老挝段约1.4公里穿越盐岩,局部段含盐量高达80%以上。盐岩具有易溶性、强腐蚀性、蠕变性等特殊工程特性,地质环境特殊,若处理不当将对隧道结构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设计和施工难度均属国内外罕见。
中铁二局朝着建设精品工程的目标,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联合国内生产厂家共同研发了65米长自行桁架式全液压仰拱栈桥、全封闭抗浮模板、隔水层二衬二合一台车等多项盐岩隧道专用设备,从工装和工艺上对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给予了最大保证。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9月13日,友谊隧道胜利贯通,成为世界上首座贯通的高盐岩地质隧道。中铁二局基于该隧道主持完成的《中老铁路盐岩地层隧道建造关键技术研究》技术成果也被评选为2023年度中国建筑行业十大技术创新。
楠科内河特大桥:承载畅通梦想的大桥
中铁二局承建的中老铁路楠科内河特大桥全长7.5公里,从首根桩基浇筑、首个桥墩施工、首个涵洞基础施工到施工局面完全打开,中铁二局建设者陆续攻克了天气炎热、语言不通、交通不便、运梁通道不畅等困难,顺利完成了T梁架设、铺轨施工等一个个节点,为中老铁路如期通车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楠科内河特大桥在修建期间就已成为中老铁路上的一道绚烂长虹,多次接待中老各部门代表团,以及泰国铁路总公司、大湄公河区域铁路联盟等参观。如今建设完成后,也将承载着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梦想,中老友谊随着中老铁路继续延伸。
万象制梁场: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2018年,中铁二局历时5个月成功缔造了“一带一路”首座梁场——中铁二局万象制梁场,它是中老铁路全线进场最快、建成最快、启用最快的梁场。在这里,中铁二局顺利打造了“一带一路”首片T梁,圆满完成了“阿速坡”抢险救援任务,并同步实现了CRCC首次海外认证及中老铁路桥梁首架。受到中老两国各界广泛关注,先后吸引了中老两国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团体等近2300人次参观调研,不仅成为“中国铁路”“中国标准”的国家名片,还成为中老文化交流、专业交流的重要窗口。
2018年6月30日,中铁二局万象制梁场成功打造了中老铁路的第一片梁,这是万象制梁场独有的“混血梁”,其钢筋、粉煤灰、水泥和砂石料分别来自中国、泰国以及老挝当地。2018年12月2日,万象制梁场正式通过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认证工作,这是首个以中国标准认证的海外铁路制梁场,昭示“中国标准”走向了世界。
生态之路:一条绿色的跨国走廊
中铁二局本着“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建绿色友好环保工程”的理念,在建设中始终坚持施工进度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积极打造风景与铁路融合共存的美丽中老铁路。
中铁二局参照国内杭黄铁路设计经验,按照“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乔灌结合、错落有致,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安全可控、科学管养”的绿化原则,区间路基充分利用线路两侧老挝原始植被,进行最大限度生态修复,每个站场根据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专门设计绿化方案;万象车站及万象北车站采用种植花灌木的方式,以间距为50cm×50cm的梅花形布置,对车站边坡进行绿化施工,以保证良好的观赏性,使其达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的绿化美观效果,实现绿化效果与周边景色的融合统一,打造了中老铁路标志性车站建筑,为后续老挝旅游和站场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海外工程的先行者,中铁二局以“就地取材”为主要思路,充分利用好原生植被,将生产区影响功能设置的绿色植物,移植至办公区和生活区加以利用,增加办公区部分绿植,完善施工废水的净化系统,最大限度的保护周边环境,坚持进场便道永临结合的原则,少占耕地,造福当地居民,营造了“玉瓦朱檐草木芊,一曲碧水绕青营”的整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