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国际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暨战略研讨会

京能国际   2025-08-03 09:57:38

8月1日,京能国际2025年年中工作会暨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公司董事会主席张平,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刘国喜,总裁朱军,副总裁刘东升、黄慧、贾耕、王六虎、吴潮科、金鑫,纪委书记朱升波出席会议。

640?wx_fmt=jpeg&randomid=xi89pe0i

会议全面总结了京能国际2025年上半年及“十四五”阶段的发展成果与经验,分析研判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任务。与会人员立足当前形势,围绕公司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畅谈思路建议,筹划工作举措。

BJEI NEWS

领导讲话

640?wx_fmt=jpeg&randomid=i54uogpt

京能国际董事会主席张平作题为《坚定发展信心 深化战略转型 探索发展路径,开启公司轻资产运营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讲话。

张平指出,当前正值“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规划启动的关键期。我们要主动适应变化,积极开拓进取,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围绕年度目标分解任务,压实各级主体责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在不确定性中锚定确定性,以底层资产质量为根基,以“轻重结合”的资产管理运营模式为路径,以合规管理为生命线,全体同仁戮力同心,共同助力京能国际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围绕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落地以及未来发展整体思路,张平提出六点意见:

一是聚焦项目质量,

锚定战略重心。

坚定推进战略转型,核心聚焦高质量项目落地。集中优势资源攻坚“吉电进京”、“蒙电进京”基地项目,优先保障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项目开发,坚定项目开发信心,严控新增项目综合开发成本。对存量项目实施“一企一策”精准盘活策略。坚定不移推进轻资产运营,全面加强售电管理,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二是深挖效益潜能,

筑牢核心根基。

将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益深挖,全方位夯实核心竞争力。在安全生产前提下,向生产环节要效益;基于精细化交易策略,向售电市场要效益;通过高效推动资产出表和轻资产运营,向财务管理要效益;严格落实成本管控措施,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多措并举,确保经营效益最大化。

三是优化制度流程,

激发管理活力。

持续推动全面管理提升,重点落实分子公司降本增效工作,总部要加强对重大项目招投标管控与全过程审计监督。推动管理思维向市场化运营转变,提升员工队伍专业能力、增强各部门、各分子公司协同效率,全面激发组织效能。

四是筑牢合规底线,

保障稳健运营。

严守廉洁纪律,确保流程刚性执行、操作阳光透明。将合规风控要求嵌入各业务流程,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构筑坚实防线。

五是狠抓重点任务,

明晰发展路径。

高效推进核心任务清单落实,重点做好服务首都项目开发,科学制定“十五五”发展规划,明确存量资产盘活的具体路径,确保各项战略部署有序落地。

六是淬炼团队文化,

驱动高效执行。

持续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效能,要不断降低沟通成本。坚决推行差异化绩效考核,摒弃“大锅饭”思维,紧密围绕资产效益提升与重大战略贡献进行考核,打造高绩效团队。

640?wx_fmt=jpeg&randomid=rmfwgwpa

京能国际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刘国喜在讲话中强调:

一是强化规矩意识,狠抓精细管理。

针对发展中的管理短板,各部门、各分子公司负责人要切实担责,将规矩意识融入各项工作,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堵塞漏洞,筑牢发展根基。

二是强化经营意识,聚焦提质增效。

在建项目需严控成本,存量项目要深挖潜力。全力突破售电业务,在保障发电基础上,必须深入研究市场策略,将产能高效转化为收益。

三是强化危机意识,激发拼搏动力。

面对挑战,需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发不畏艰难的精神,保持锐意进取的斗志,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640?wx_fmt=png&randomid=l3drtthd

京能国际总裁朱军结合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强调五点要求:

强化经营管理,

年度经营目标不退不让。

要聚焦提升发电量、聚焦提高结算电价水平、聚焦成本压降、聚焦亏损企业治理。

推进基地项目,

确保高效落地实施。

要高效推进“吉电进京”、“蒙电进京”项目,做好首都绿电保障,坚持以项目效益为核心导向,严控成本与风险。

强化基建项目管理,

确保按期投产运营。

要按照里程碑进度计划,有序推进在建项目工程建设,按期实现并网发电;要积极推进项目竣工验收和竣工结算工作。

有效落实折子工程中的

重点工作任务。

针对进度滞后的年度关键任务,各部门、各分子公司要强化责任意识,科学制定追赶路径,明确时间表与责任人,集中资源突破瓶颈,全力保障全年经营与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确保项目经得起后评价。

项目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域内新增装机及送出线路的情况,认真研究对于项目限电率、结算电价、辅助服务考核情况,合理判断未来的经营情况;要做好敏感性分析,提高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保证项目运营期间的收益率满足投决要求,确保项目经得起后评价。

阅读2487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