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经营面临诸多风险,比如公共安全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等,而不熟悉、不遵守国内外相关规范导致的合规风险,日益成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突出问题。正确认识、有效预防海外经营中的合规风险,成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争创世界一流企业所迫切需要承担的任务。

合规经营的意义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与数量激增,合规问题不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大范围事件,合规管理不当常常为企业带来沉痛代价,天价罚单层出不穷。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和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叠加后疫情时代影响,当前和今后,我国企业海外业务面临强监管、高风险、重处罚的违规风险陡增。

合规管理依然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短板和弱项。截至2023年5月,因涉嫌欺诈和贿赂等原因,而被禁止承接世界银行资助项目的企业名单达到179个,其中不乏大型国有企业。根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19年)》披露,近三成受访“走出去”企业表示,在东道国投资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过合规问题。遭遇的前8类合规问题依次是:劳务用工(31.2%)、税务(25.9%)、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25.9%)、海外工程建设(23.4%)、环境保护(21.5%)、数据保护(12.7%)、反洗钱(12.7%)、国家安全审查(12.7%)。

商务部2014年公布的《贸易政策合规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界定了合规经营的范围和主客体,切实对企业海外贸易形成指导。国资委在2018年11月初出台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对央企合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8年12月底,发改委、国资委、商务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对开展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等走出去相关业务提出具体要求。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的相关要求。

海外经营合规风险分析

合规的基础是要搞清楚有哪些“规”需要 “合”。企业需要遵守的规范可以分为法律法规、行业惯例、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公序良俗等4个层次。根据规范的来源,除了企业自身的规章制度,中国企业受到的合规监管既包括了中国政府的监管,也包括项目所在国的监管,通过第三地投资的,还会受到第三地政府监管。此外,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制裁机制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法律的长臂管辖机制也会增加我国企业海外合规经营的风险。

一、企业自身规章制度的约束

企业自身规章制度可能是国内外法律法规、行业惯例的内部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可能在中国国内制定,也可能在东道国形成,甚至语言表述形式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会反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商业行为准则、职业操守准则和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失去企业自身规章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企业不仅可能走向无序经营的轨道,导致企业无法持久存续和高效率运转,甚至还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工具。

二、中国政府机构的监管

现阶段,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受到多个国家部委的监管,例如项目核准需要经过发改委、商务部、外汇管理局、国资委、外交部等多部门的审核。涉及军工领域的,还需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的审核。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还要面临外汇管理、进出关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种监管要求。

三、东道国政府机构的监管

中国企业开展海外经营不仅需要满足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也需遵守项目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惯例。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外商经营的管理政策差异较大,在本地化经营、外资准入、劳动用工、外汇管制、产业限制、双重征税、环保标准、隐私与数据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可能引发的监管风险也值得我国企业重点关注。

四、国际组织的监管

近年来,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透明国际等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倡导企业加强合规经营管理,分别出台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内控、道德与合规的良好做法指引》《诚信合规指南》等相关规定。目前,中国已经加入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亚太地区反腐败行动计划》《国际商务交易中打击勒索和贿赂行为准则》,作为成员国所属企业,中国企业必然要顺应全球合规治理加强的大趋势。

五、长臂管辖国家的监管

当前主要是美国及其盟友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监管,这些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利用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霸权,强制他国企业接受该国的长臂管辖。例如,违反了美国的《国际武器交易条例》《武器出口管理法案》《对敌交易法令》《国际紧急经济权利法》《海外反腐败法》《出口管理法案》《出口管理条例》《境外账户纳税合规法案》《伊朗交易监管法》《伊朗制裁法案》等出口管制法规,相关企业及责任人将受到监管部门严厉制裁,主要包括进出口限制、民事罚款、刑事罚款或个人长期监禁。

海外经营合规风险应对

海外经营合规面临来自国内外各类主体的合规监管风险,如何防范和应对这些合规风险,不仅是各类对外经营主体的责任,也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的责任,因为任何单独一家企业不可能有效识别所有市场的经营合规风险,只有政府指导、行业联合、多方合力,才能解决海外经营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构建风险识别机制

对外经营企业需要政府机构持续进行合规指导,例如我国驻各国经参处组织编撰的《国别投资指南》、税务总局组织编撰的各国《投资税收指南》等文件,为我国企业识别国外法律法规环境提供了有益指导。除此之外,企业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各项法律法规条文,结合企业的日常经营内容,查明涉及自身的法律风险问题。并以此为根据,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规避方案,可以有效规避合规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使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商业形象得以维护。企业还可以通过聘用专业的国际律师,为企业构建专属性的风险识别机制,来帮助识别经营过程中的合规风险,防止企业触碰法律红线,确保企业活动依法合规。

二、加强风险评估分级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国别、不同的业务面临的合规形势可能完全不同。为了保障企业海外合规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应加强对当地的各项风险评估分级工作,可以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一般风险、较低风险4个等级或重大风险、一般风险两个等级,做到有的放矢,集中企业优势资源预防和应对重大风险。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科学有效地进行合规管理。由于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比如出口管制合规风险、知识产权合规风险等,如果有的企业实力有限,就要注意加强沟通,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借助外力外脑开展风险评估分级工作。

三、提升合规管理能力

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按照《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规定,设立合规委员会、首席合规官,明确合规牵头部门和各部门合规管理职责,配备合规管理专兼职人员,建立合规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根据适用范围、效力层级等,构建分级分类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针对涉外业务重要领域,根据所在国家法律法规等,制定专项合规管理制度。建立常态化合规培训机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将合规管理作为管理人员、重点岗位人员和新入职人员培训必修内容。引导企业全体员工自觉践行合规理念,遵守合规要求,接受合规培训,对自身行为合规性负责,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合规文化。

四、完善合规运行机制

企业应建立合规管理的三道防线。业务部门作为合规管理第一道防线,遵循“管业务必须管合规”原则,将合规管理嵌入业务流程,构筑事前预警防线;法律、财务、人力等部门组成合规管理第二道防线,对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要决策开展合规审核,确保3个100%,构筑事中管控防线;审计、巡视、纪检作为合规管理第三道防线,通过评估检查,过程管控,构筑事后监督防线。通过建立合规风险从识别、评价、防范、预警、控制、化解、监督的全过程的运行机制,以及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分工,使企业合规管理能够高效运转,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应对措施,有效避免风险损失。

五、培育合规生态系统

除了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推进合规管理,还需要借助整个行业的力量,比如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等,一方面行业协会加强引导,推动行业内企业从“要我合规”到“我要合规”的经营理念转变,促进企业切实做好依法合规经营;另一方面行业内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提升风险把控能力。充分利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咨询机构,重点突出的进行合规风险研判和处置,构建起政府指导、企业投入、智库助力的合规生态圈。

结语

我国企业应当吸取以往海外合规经营的经验教训,对国内外受管辖的法律法规、国际惯例,长臂管辖国家的相关规则等进行细致入微地了解,全力识别各类合规风险,做好风险评估分级,有重点地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建立健全合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构建企业合规三道防线,培育内化为自身行为的信誉型、集约型合规文化,全面提高企业合规风险管理能力,培育良好合规生态系统,保障企业海外合规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